试论浅议企业审计管理实践

2016-01-15 00:15胡健
商场现代化 2015年29期
关键词:企业审计管理实践现状

摘 要:企业发展俨然转入至科学化时代,在此背景下势必要对一系列管理工作开展有效创新,特别是针对企业审计管理来说更是如此。文章通过分析我国企业审计工作现状,对企业审计管理实践展开探讨,旨在为相关人员基于我国企业审计工作现状的企业审计管理实践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企业审计;现状;管理实践

企业审计管理工作在强化企业经营管理、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现阶段很大一部分企业仍旧没有意识到企业审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把审计工作放置在企业管理中一个无关紧要的位置,使得企业审计管理工作无法有效发挥其自身作用。近些年来,伴随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发展、完善,对我国会计工作的要求亦不断提升,特别是针对企业的会计审计工作,更是有着更高的要求。由此可见,研究企业审计管理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企业审计工作现状

1.审计规范体系建设欠缺

相关研究人员指出,设计规范化体系应当涵盖了职业道德规范、基于审计准则的技术以及质量控制规范等。现阶段,一些企业构建了相应单项的审计工作制度,就好比审计档案管理办法、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基建科研审计及经济责任审计等相关方面的特定审计制度,并且为了确保组织机构的有序运行,还构建了好比特派组管理手段、考核手段等各式各样内部审计的规章准则,然而此类组织规章组织同审计工作规定还没有构筑出技术规范体系,企业还没有生成基于技术规范的审计工作手册。此外,一些企业建立了对审计质量予以规范的一系列制度,就好比审计报告质量评审办法、审计质量控制办法、审计结果公示准则以及后续审计准则等,然而还没有把审计质量准则、质量控制结构构建、质量评定奖惩准则等构筑为质量控制体系,审计质量控制手册仍旧处于起始建立阶段,企业内部审计规范体系建设还不十分健全。

2.审计方法单一落后

伴随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企业不断将计算机、通讯等高科技引入至企业内部审计中逐步促进审计管理实践创新。然而,就国内企业来说,很大一部分审计方法、技术仍旧处在尚待规范阶段,现阶段企业内部审计主要方法多以静态审计、现场审计及事后审计为主,此类审计方法显然难以跟上现代企业审计发展趋势。此外,为了快速达成预想的审计目标,就应当拥有科学合理的审计方法,对不同审计方法进行综合应用。然而在企业审计管理实践期间,在一系列诸如人员、时间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下,面对各式各样的审计内容,审计人员往往选取单一的审计模式开展审计工作,一方面不仅未节约时间,还导致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损耗。

3.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企业审计管理工作属于一项相对繁杂的系统性工作,不仅需要相关人员要具备多种不同知识技能,还需要对企业一系列经济互动拥有明确的认识。另一方面,瞬息万变的企业外部环境同样要求企业审计管理人员需要逐步充实全新的知识。然而,现阶段我国很大一部分企业审计人员却存在业务水平不足的问题,如此很大程度上对内部审计工作效能发挥造成负面影响。再加上,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审计人员并没有对财会信息技术相关运用手段进行充分的掌握;在现阶段企业中,缺乏对审计工作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引入的重视程度,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企业审计管理工作难以有序展开。

二、企业审计管理实践

近些年来,伴随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发展、完善,对我国会计工作的要求亦不断提升,特别是针对企业的会计审计工作,更是有着更高的要求。整个企业在时代发展新形势下,要与时俱进,大力进行改革创新,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理论不断强化企业会计审计。如何进一步强化企业会计审计可以从以下相关对策着手:

1.健全财务审计制度

企业应提升对健全财会审计一系列规章准则的重视程度。

(1)财会审计工作要想实现有序、健康开展,离不开完备的制度体系,鉴于此,应当强化对制度体系的构建。企业对自身财会审计工作,可构建起不同方面的制度体系,包括内部审计执行制度、集中会计核算制度以及财务预算制度等,尽可能保证构建制度体系的全面综合性,进而促进财会审计工作的系统完备性。

(2)健全财务审计制度应当关注企业自身特点,通过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对相关财务落实制度予以健全,进而有效促进生成的财务审计制度适用于企业自身特点,并能够于实际工作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2.转变企业审计观念

企业应当摒弃传统审计观念,推陈出新,把财会审计工作重心结合实情,合理适当下移,提升对基础管理力度,改善效益专项审计能力。

(1)企业应当根据现阶段企业发展形势,自企业管理工作安排、生产经营状况出发,开展风险评估,明确专项审计项目,全力推行内部管理效益专项审计。推行事后专项审计,强化基层基础管理。

(2)把财会审计工作重心结合实情,合理适当下移,严格落实审计制度至基层、一线,有效消除审计管理不足。企业审计管理期间,对各个步骤进行严格核查,对各项工作制度予以落实,就接受审计部门、基层单位,于规范管理、执行制度方面,展开系统评定。

(3)强化企业责任,加大自身建设力度,提升财会审计工作服务水平。企业应当进一步推行全体人员加入审计活动,对诸如思想观念、工作管理、工作作风等方面问题进行重点排查,并对查找出的问题及时制定对策予以处理。改正健全审计管理制定,于审计流程、细节方面开展规范,促使其转变为管理者职工的共同行为准则,促进审计工作的公正高效。

3.调整审计工作方法

就财会审计工作重心转移而言,就应当有计划地对企业财会审计工作重点予以强化。鉴于此,企业在强化审计工作重点期间,应当开展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开展好审计前监管工作,加大重点工程审计力度。企业应当结合各方面工程实际运行状况,有序进行现场审计。

(2)开展好签约审计工作,加大资质、质量审计力度。企业在签约前审计期间,应当对审计环节制度的各方面审计要求进行严格执行,包括工程审计要求、技术服务审计要求及租赁审计要求,通过对每一项的严格审查,保证签约方资格达标、项目计划合理及各项资质完备等。

(3)开展好基础项目审计工作,保证企业效益不流失。就技术服务、设备维修、材料购置等基础项目而言,企业应当尽可能做到质量标准核查准确、数量审计准确、市场价格调查准确,有效保证企业效益不流失。

4.提升审计人员素质

实施各项对策提升审计人员素质。

(1)强化审计人员专业水平。在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背景下,企业审计管理被提出了各式各样全新的要求,为了适应新形势,应当每年不定期组织培训继续教育,系统制定培训学习内容,开展具备一定深度、针对性的理论研究、学术探讨,确保每位审计人员均可参与其中,培训完毕可展开相应的考核,确保学习质量。

(2)强化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现如今,企业会计审计队伍普遍存在综合型人才不足的问题,鉴于此,企业应当逐步强化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使其在开展会计审计工作期间不论面对何种压力、诱惑,始终可保有一颗独立、公正的心,为企业会计审计工作有序开展尽心尽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企业审计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企业审计管理在强化企业经营管理、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为了实现审计工作有效性,相关人员务必要不断专研研究、总经研究,全面分析我国企业审计工作现状,“健全财务审计制度”、“转变企业审计观念”、“调整审计工作方法”、“提升审计人员素质”等,积极促进企业审计管理工作的健康、有序运行。

参考文献:

[1]吕红兵,张松涛,唐行锋,程昊,董瑞群,王海风.试论中央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管理的方法与途径[J].全国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优秀论文集,2013:35-39.

[2]王金凤,冷斌.试论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的整合协同效应——基于张裕集团有限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内部审计,2012,27(02):162-163.

[3]吕红兵.试论中央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管理的方法与途径[J].财政监督:财会版,2013,(05):35-39.

[4]李丽新,张国忱.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基于会计电算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J].商业文化(下半月刊),2011,(07):58.

[5]徐庆章.浅论内部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新型企业风险管理下的价值导向之变[J].工业审计与会计,2012,(04):15-19.

[6]杨素敏.浅议提高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措施和方法[J].公共支出与采购,2011,12(02):55-56.

[7]黄波.浅议内部控制审计与企业战略管理的结合[J].经济研究导刊,2014,(18):129-130.

作者简介:胡健(1981- ),女,汉,中级审计师,本科,淄博市审计局,审计

猜你喜欢
企业审计管理实践现状
浅议“看齐”文化的构建
以企业公民理念为导向的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实践
简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实践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新时期企业审计的创新发展
全球化语境下我国企业审计范式构建
以大数据为核心的审计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