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地下大峡谷景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6-01-15 01:15路纪琼
商场现代化 2015年29期
关键词:营销产品

摘 要: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和游客需求的不断变化对景区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山东地下大峡谷景区存在营销理念落后,景区吸引物单一和员工接待服务不到位等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促进景区发展。

关键词:山东地下大峡谷景区;营销;产品

一、山东地下大峡谷景区概况

山东地下大峡谷景区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由山东龙冈旅游集团投资建设。景区占地32平方公里,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江北第一长洞。以溶洞及地下暗河漂流为特色,洞穴幽深曲折,钟乳石姿态万千,漂流项目长1000米,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记录总部认证为“中国最长的溶洞漂流”项目。针对景区存在的问题研究相关对策有利于拉动客源,促进沂水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二、山东地下大峡谷景区存在的问题

1.营销理念落后,缺乏针对性

山东地下大峡谷景区的营销活动由山东龙冈旅游集团负责,对旗下各景区进行联合营销,针对单个景区的营销开发相对缺乏,各景区之间相似度高,存在一定可替代性;营销关注团队游客,面向散客的营销活动相对较少,营销缺乏针对性,目标市场不明确;营销主题单一,缺乏更新。

2.景区吸引物单一,吸引力不

自2003年正式开放以来,山东地下大峡谷景区的旅游产品和吸引物发展速度及丰富程度难以满足日益多样化的游客需求。目前,景区产品结构单一,吸引物依然以溶洞观光和漂流体验为主,游客只能通过视觉观赏溶洞景观,且观景效果较为粗糙,其他旅游项目以景区交通为主。

3.景区自主权小,员工接待服务不到位

龙冈旅游集团对山东地下大峡谷景区的管理模式是操作管控型,职能管理介入较深,业务上实时指导与监控,及绩效的评估与调整,因此,景区的自主权较小;景区内部通过制度约束、纪律监督、奖惩等进行管理,员工很少参与决策,对景区缺乏归属感;景区大部分岗位为一线岗位,直接面向游客,因此服务态度和接待水平尤为重要,但部分员工服务态度一般,服务不到位,影响游客体验及重游率。

三、山东地下大峡谷景区对策探讨

1.创新营销方式,开展网络营销,丰富营销主题

开展针对性营销,对散客群体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大数据及网络技术形成游客画像,明确主要客源市场及目标群体,如针对临沂市场推出年卡,对家庭游客推出优惠票等;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吸引大量粉丝和群体关注,通过文字、图片、视频、链接等多种方式将景区的旅游资源、特色项目、民俗风情、个性服务等全面展示给旅游者,以此来树立旅游形象,并赢得消费者的良好口碑,推出优惠政策,开展微信支付,发挥集团官网及OTA分销平台的作用。

推出多样化营销主题,深入分析景区特色,打造耳目一新的营销概念。由于景区洞内常年温度在17/18,冬暖夏凉,基于此推出“温暖冬日”口号,推出地下大峡谷景区康体休闲游,观赏溶洞景观的同时,感受冬日里的温暖,并在景区内配套拔河、撕名牌等游客集体运动项目,活跃景区气氛。

2.产品结构多元化,增强吸引力

地下大峡谷景区洞内游览仍以观光为主,产品结构急需丰富。通过“光影、演艺、科学”三方面的策略完善产品结构及吸引物表现形式。利用全新的光影技术,打造出悬崖、危岩或是幽深莫测的景观,呈现两侧石壁如削,巍峨耸立的壮观气势,打造或是刺激、或是浪漫、或是柳暗花明的漂流效果;部分景观的灯光控制可由游客参与设计并现场打照,推出峡谷皮影戏等产品,增强顾客体验。

音乐及演艺形式的应用:在洞内增设音响设备,将音乐、音效与洞内的100余处景观相结合,使游客能够更好地感受景观特点,如在景观“水滴石穿”处配以滴水声;“松山冰雪”处配以陈毅的《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泰坦尼克号”处配以电影悲情音乐等;利用溶洞大尺度空间推出洞穴“激光秀”,精心策划原生态情景歌舞,将沂水原生态文化底蕴与天然溶洞有机融合,延长游客在洞内滞留的时间,延伸旅游消费链,增加景区的经济效益。

增强景区的科学性和趣味性,通过增设科普实验项目,实现对青少年的科普教育,介绍溶洞形成的科学原理,模拟钟乳石生长,邀请游客参与实验。

3.增加景区自主权,加强培训,发挥员工潜能

转变管理方式,集团对旗下景区应采取战略管控型方式,在景区运营和管理方面,给予景区自主权,使得景区的产品开发和整改,游客关系的处理等都能够根据景区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方案并迅速反应;同时,景区内部管理应注重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使每位员工的潜能发挥到极限。管理者应多到一线服务岗位听取基层员工建议,设置建言箱,鼓励员工建言献策。

做好员工企业文化、岗位技能、旅游基础知识的岗前培训,并运用交流会、内部刊物、业务竞赛等多种形式激发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型景区。

四、结语

总之,山东地下大峡谷景区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集团和景区转变发展理念,积极采取有力措施,针对目标游客群体做好市场营销工作,完善景区产品结构和体系,增强景区吸引力,通过完善培训等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旅游职工队伍,提高旅游服务接待工作质量,强化管理水平,发挥员工积极性。相信通过景区内部及对外完善提高,一定能够促进景区游客量的提升和沂水旅游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剑锋,张宝伟.企业集团管控模式探讨[J].财会通讯,2009(08):76-77.

[2]许晓薇.基于微博营销的旅游景区形象推广分析[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6):99-101+110.

[3]汪宇明,马木兰.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的路径研究——以大型天然溶洞实景舞台剧《夷水丽川》为例[J].旅游科学,2007(04):31-35.

作者简介:路纪琼(1991- ),女,硕士研究生,青岛大学旅游学院

猜你喜欢
营销产品
从灵感出发,邂逅好产品
拒绝平凡,如何让你的产品变“有趣”?
网络竞拍模式下的艺术品流通分析
浅析大数据时代对企业营销模式的影响
试论基层电力市场营销策略
《发现海昏侯》出版背后的故事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产品
产品
下一个酷产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