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降低财务风险

2016-01-15 04:46张品
商场现代化 2015年29期
关键词:财务风险控制财务管理

张品

摘 要:根据现代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的实际情况就可以了解到,财务部门对风险管理存在着认识不充分,管理人员不能严格按照规定执行的问题,进而影响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的质量,对企业的良好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因此,财务部门需要做好财务风险防范工作,做好应对各种风险的准备,制定出科学的应对策略,以便能够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本文就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财务管理;财务风险;控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活动越来越多,财务收支项目不断增加,给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风险。企业想要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避免财务风险给企业长远发展带来的影响,就必须对财务管理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并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性。完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体系,有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降低企业发展中财务风险的产生。

一、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概述

财务风险常常指的是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过程中,财务活动由于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造成预期效益与财务收益不一致,使得企业遭受损失的可能与机会。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任何一部分与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财务风险,进而引发损失与转变,使得企业偿债能力与盈利能力降低。通常情况下,可以将企业财务活动分为这么几类:收益分配活动、资金回收活动、投资活动以及筹资活动。而财务风险都是由不同的财务活动引起的。收益分配风险就是指由于不确定分配收益给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产生可能的不利影响,由此而引发财务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则指的是在产品销售出去后,回收货币资金金额与时间的不确定性产生财务风险;投资风险就是因为不确定因素引起投资回报不能与预期目标相一致而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企业借入资金后导致常在能力降低的可能性属于筹资风险。对于企业而言,财务风险与企业的各个生产活动环节具有紧密的联系。对任何企业而言,财务风险是其无法避免的一道难题。

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风险意识淡薄

财务风险的存在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企业经营活动中客观存在的,同时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也就是说只要有财务活动存在,势必就会产生财务风险。基于这种情况,需要财务管理人员与决策人员加强自身的财务风险意识,关注企业日常经营中有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的环节,并予以控制与监督。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就会发现,大部分企业决策人员并不是财务专业出身,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重视日常运行工作,如财务结算、资金管理等,财务风险意识非常淡薄,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对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性。

2.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

传统的财务管理人员在管理思维和管理方式上都较落后,同时其财务机构的设立也不能满足现代企业要求,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思维落后,而且其数据分析方式较为迟缓,因此很难全面的掌握企业财务信息状况。此外传统企业经营模式也制约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责任归属的不明确也造成了财务管理改革的困难重重,完全背离了知识经济时代的根本要求,信息化、知识化理财进程因此而严重受阻。

3.企业财务管理机制不完善

由于受传统管理制度的影响,部分企业财务管理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财务工作人员不按照相关规定执行,财务管理无法有条不紊的进行,给企业长远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在实际运营过程中,部分企业财务管理没有根据实际产生的各项经济活动,建立专门的项目,致使企业财务管理的相关条例得不到真正落实。在进行资金活动情况检查时,无法找到资金项目开销的真正负责人,出现账实不符的情况。财务管理中各种财务漏洞不断出现,导致企业经营最终出现收支平衡失控问题。

4.财务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水平不高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快速提升,企业财务风险不断降低,给企业长远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但是,由于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财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不高,企业财务管理相关人员存在基础知识不牢固、业务技能不强等问题,提高了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管理层对财务管理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不够重视,过于注重当前经济效益,最终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加强财务管理与降低控制风险的有效策略

1.提高企业人员风险认识

必须提高全体员工对财务管理的认识,提升财务风险意识,增强财务管理人员的决策能力。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聘用时,要注重员工个人素质和综合技能的考察,从而为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提供有力支持。不断加强对财务管理的认识,提升企业领导层的决策能力,增强全体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才能提财务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效率,达到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目的,从而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2.制定科学的风险政策

由于企业的投资活动,如更新企业固定资产、扩大生产经营范围等多项高成本,长周期的经营活动,导致企业所得经营活动即使再好,也会造成资金运行非常紧张,进而会对企业财务状况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应当对本企业的财务状况实行实时监督控制,制定出合理有效的防范财务风险政策,将款项及时收回,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资金使用计划,以此最大限度满足企业顺利资金顺利运转与正常经营对资金的需求。

3.加强财务风险的全面防范,健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企业想要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就要不断运用先进的技术,加强财务风险的全面防范,不断健全风险防范预警机制,才能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可靠保障。应根据企业实际发展需求,制定财务管理目标,将财务风险防范落实到每个人身上,不断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最终达到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目的。与此同时,建立有效预警机制,有效监控企业财务风险,才能促进企业长远发展。例如:企业遇到应收账款不能完全收回的情况时,要采取补救措施,通过了解客户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补偿方式,并采用恰当的追债方式对客户进行追债。

4.增强财务管理制度落地

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依据,具有发挥企业融资活动的重要调节作用。在我国,一些企业由于不重视不强调财务管理,使其难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导致资产流失严重,不合理的资本结构。多样化的盲目发展使得一些企业削弱了核心业务,甚至影响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了克服这些问题造成的弊端,要求企业管理应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狠抓制度的落实,促进全面、科学、高效的企业管理,促进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

5.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注重相关对策的落实

在企业发展中,财务监控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企业经营中的各项财务活动中起着重要监督和控制的作用。因此,企业必须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严格按照相关管理制度执行,发挥资金最大经济效益。应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将财务监控真正落实实处,根据企业发展情况安排专门的负责人,确保每一项资金支出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应注重各部门日常工作的管理和监督,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达到降低财务风险的目的。

6.调整融资方式,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修养

企业正常运营过程中,要设立专门的信息收集部门,对市场变化进行有效分析,从而不断调整融资方式,转变结算方式,才能有效控制财务风险。在进行企业融资时,要根据市场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有效控制负债给企业经营带来的影响,达到防范财务风险的目的。例如:交易完成后,企业要加强应收账款的回收管理,注重客户信用度,增强客户的付款意识。与此同时,注重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修养,加强财务工作人员的日常考核,以提高其风险防范能力和处理实际财务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总之,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日常场经营中客观存在的,并且也是无法消除的,会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产生一定影响。要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降低财务风险,企业必须明确各个部门职责,采取有效应对策略,注重企业相关管理制定并真正落实,加强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监督,才能有效防范财务风险,避免企业经济受损情况出现,从而给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郑利伟.关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的探讨[J].中国经贸,2011,24(23).

[2]侯文丽.完善企业财务内控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J].时代金融,2012,(36).

猜你喜欢
财务风险控制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