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第一大茶园

2016-01-18 13:57王洪林
中国茶叶 2016年12期
关键词:巴蜀茶园

□ 王洪林

世界三大饮品茶第一,人文茶以园为先,四川幸有文豪传真中国西汉乃至全球第一大茶园。茶三用:药礼饮,解毒、礼神、醒脑。

一、药茶

《神农本草·木部》“茗,苦荼”和《草部》“苦荼,一名荼”。草木混叫,异物同字,秦汉同物异名把人害苦了。

西周战乱,巴蜀军需茶叶入药,防疫消毒。狗监杨得意推荐司马相如陪汉武帝,作《凡将篇》:“乌啄桔梗芫华,款冬贝母木蘖蒌,芩草芍药桂漏芦,蜚廉雚菌荈诧,白敛白芷菖蒲,芒消莞椒茱萸。”荈、诧都是茶,他常用药治疗糖尿病,竟使嶻嶭语流嵯峨,王褒《甘泉宫颂》嶻嶭音变近茶叶,促进关中茶事相沿成习。历代药典多有茶引,李时珍《本草纲目》详细论述茶的药理药效。

二、礼茶

西南乔木、灌木野茶首屈一指,祭献佳品。小农采集野茶,淫祀鬼神。祖先崇拜,四时八节离不开《山海经·南山经》所载“祝荼、桂荼”。天府八城遗址、三星堆和成都金沙、十二桥青铜茶皿酒器出大型祭祀坑,采叶放陶罐一煮就茶祭。

西周设掌荼之官,领贡品苦荼、苞茅治丧。巴蜀参与灭商,茶叶进贡周王室祭祖祀神。祭祀周成王,《书·顾命》“王三宿,三祭,三咤”,咤通诧,茶祭,即周康王前进三次,祭酒三下,敬茶三洒。秦汉仍贡,公元前141年汉景帝葬茶。

民间也茶祭不断。四川《盘歌》哭丧忆秦茶:“一本吹在茶园去,取名叫做《采茶歌》。”资阳南乡《王氏宗谱·祭法》:“献茶歌,点茶诗。”司仪抿茶,通明神主,族人分饮。东乡《塾师录·祭文》:“滴以酒,献以汤。”2009年3月10日,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孙前一行以蒙顶茶祭王褒墓。

唁死荣生,都靠一茶。唐宋聘礼下茶,受聘者称受茶。种茶树必下子,移植则不复生,聘妇递茶礼,昵称为女儿茶。641年文成公主入藏,嫁妆有茶。《宋史·礼志》王妃聘礼“茗百斤”,陆游《老学庵笔记》、吴自牧《东京梦梁录》均载有婚嫁用茶。汤显祖《牡丹亭·圆驾》:“俺俺俺,逗寒食吃了他茶。”《红楼梦》第二十五回王熙凤送暹罗贡茶给林黛玉:“你既吃了我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家作媳妇儿?”

三、饮茶

采集狩猎占有经济是掠夺经济,挖掘植物根茎块、采摘叶花果充饥。神农决不是第一个生嚼茶叶的人,只是先民邈远无名,把他符号化了,集中代表人类走出蒙昧时代。

汉字茶各体演变

夏商索贡、交易、征伐,活络地域经济,北方奴隶主建苑囿,巴蜀也兴园。甲骨文园、圃、囿具备园林性质。巴蜀苑囿因地制宜,是人工茶娘家,种茶三千余年,汁方国、巴方国、青衣羌开辟茶园,卖茶换回陇西马、秦川牛。商时栽园茶,野味变人文茶。巴蜀助周伐纣,献茶抽身。常璩《华阳国志·巴志》载:“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于巴……茶、蜜……皆纳贡……园有芳蒻、香茗。”园茶贡周王室,香茗更有风味。蜀王开明氏十二世封二弟葭萌于汉(今陕西省汉中市)号苴侯,汤沐邑葭。杨慎《郡国外夷考》“蜀人谓茶曰葭萌”说的是以茶定人名、地望。

谈中国茶,秦是个分水岭,先秦剑门、夔门一关喝茶,剑外一无所知。公元前316年,秦灭苴国为葭萌县(今广元市元坝区南),守葭萌关(苍溪县)。川西北置湔氐道(都江堰市),玉垒山别名茶坪山。秦并巴蜀,中原初学茗饮。

战国时期,秦楚交往,楚茶繁荣,必有种植。公元前202年置茶陵县,《元和郡县志》载:“因南临茶山,县以为名。”长沙国汉墓在马王堆,公元前168年茶陵栽培茶殉葬,1972年马王堆一、三号墓出茶一箱有“槚一笥”竹简、木片,四号墓文帝时石质荼陵官印。在长安,汉景帝陵亦有茶。《汉书·诸侯王表》作荼陵,《地理志》依朱赣、王莽作茶陵。苏敬、唐玄宗、陆羽接力,确立茶字写法。

《僮约》记载武阳买茶,王褒杨池担荷,隐含什邡边茶通过湔氐走私白马氐,渗透藏羌;明定奴不得有奸私,自然反对走私。扬雄提茶、陇西牛羊虽没说卖茶,但蜀人早和西域、南亚通商了,边贸讲究互市,所以汉茶易马比宋朝茶马贸易早千年。马是国家战略物资,《津关令》载禁马出徼外。公元前192年,官军进讨湔氐道,茶马停市。汉武帝晚年休战务农,休养多年,茶马些许走私。

公元前106年,益州巴郡江州、涪陵郡涪陵、广汉郡什邡、蜀郡南安、武阳、牂柯郡平夷县出好茶,彭望山(彭山县仙女山)有茶园。辞赋家王褒笔耕西囿、玄圃,耙耘菜园、涉园,是中国农庄最早命名者,公元前59年2月17日提及武阳茶市,茶艺转精。公元前34年,扬雄《蜀都赋》“秦汉之徙,元以山东”谈移民,他家楚汉居巴蜀,烘托西汉第一大茶园,美文宣传:

尔乃五谷冯戎,瓜瓠饶多,卉以部麻,往往姜栀,附子巨蒜,木艾椒蘺,蔼酱酴清,众献储斯。盛冬育笋,旧菜增伽。百华投春,隆隐芬芳。蔓茗萦郁,万条荧荧,翠藻青黄,丽靡螭烛,若摛锦布绣,望之无疆。

庄园五谷丰登,瓜瓞很多,席草封顶,麻类直生,处处紫姜、黄栀子,香附子、大蒜子,茱萸、花椒、江离,蒟酱叶子、酒料酴醿,凡百土产都在这里。冷天培育竹根待春笋长出,苗圃茄籽育秧越冬,旧园蔬移栽新茄子。春天百花齐放,发散幽淡芬芳。暖风起,豆藤瓜蔓缠树爬樊篱,茶园中茶苗郁郁葱葱,千万根茶芽在太阳下艳姿闪亮,翠绿美嫩,藤蔓攀高绕远,花果翠紫青黄,芳华辉映,光彩流布,相连不绝,好像铺陈锦绣,一望无际。

这篇赋铺陈三蜀万象,追述三县名茶园艺。茶畦一望无际,不止一园,是一片片,连绵几十里。作者少作《绵竹颂》,顺逛什邡茶园。他遣词呈象,25字活现三种物产:豆藤、瓜蔓,间种阡陌边;茶树,艳帜飘园。蔓萦黄螭烛5字灵动藤本植物,顾全豆秧瓜苗从抽茎、韶秀到熟透的一生滴水不漏;剩20字描茶,先与豆瓜同苍,熟透了,豆瓜喊黄,茶叶飞青,色香味毫不含混。蔓儿依附,攀爬萦绕树木竹篱,一熟就黄了。全景主打茶,嫩蔓共用除茗外写茶那19字,都是万条、都曾青幽、都很锦绣、都一眼看不到边,藻是华采,三样都姣。其调度文句、遴选意象、营造共价化合的能力非凡,汉文少而精,白话要学根。

左思《蜀都赋》打哑谜:“神农是尝,卢跗是料。芳追气邪,味蠲疠痟。”从刘逵、李善到网注不知他在写茶,全凭方志找材料,哪有扬雄实景体验深刻啊。

茶园攸关民生,走向世界。毛主席饮茶粤海,《寻乌调查》有它;命名毛尖茶,指示贵州都匀:“今后山坡上多种茶。”垂询四川蒙顶茶,寄望安徽舒茶人民公社。请听《阿瓦人民唱新歌》:“村村寨寨,哎打起鼓敲起锣,阿佤唱新歌。毛主席光辉照边疆,山笑水笑人欢乐。茶园绿油油,哎梯田翻金波。”明春《蜀都赋》问世2050周年,唱罢小农《采茶歌》,喜看茶园坡连坡。

词语解释:

瓠:一作匏,葫芦,可做瓜瓢。冯戎:富盛。

卉:草。部:或蔀之借,蔀为草席,此指编席或盖屋之草;麻:即诸麻。往往:处处;栀:黄栀子,果实作黄色染料。

附子:香附子,乌头块根,入药。巨蒜:大蒜。木艾:茱萸。蘺:江蓠,龙须菜。

蔼:一作蒟。蔼酱:用蒌叶果实做的酱,即枸酱、蒟酱。酴清:酴醿酒。

伽:即茄,盛冬育筍时,茄籽撒种育苗,春筍生,茄秧移栽大田,增加旧有之菜肴。王褒《僮约》别茄,就是冬育苗、春移植,扬雄还当新菜品。

隆隐:一作隆急。隆:盛大。隐:幽、淡。芬芳:芳香味。

蔓:藤蔓植物,指豆蔓、瓜蔓;茗:茶苗。萦:藤蔓缠绕;郁:茂盛。此句以下从《太平御览》卷977:“万条荧荧,翠藻青黄,若摛锦布绣,望之无疆。”

藻:一作紫、蘂。藻,美好。青黄:藤蔓攀高绕远,花果翠紫青黄;茶叶青,瓜豆黄。

丽靡:连绵不断貌。螭:黄螭龙,指老藤蔓。烛:火把照耀。形容芳华辉映,光彩流布。

摛锦布绣:铺陈锦绣。

望之句一作望茫兮无幅,或望芒芒兮于无盐。无疆、无幅:无边。通篇无兮,结尾突然兮起来,疑浅人妄窜,从《御览》卷977。

1.章樵注:《古文苑》,明成化壬寅张世用覆宋刻本。

2.萧统编,李善注:《文选》,中华书局。

3.袁珂:《山海经校译》,上海古籍出版社。

4.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5.班固:《二十五史汉书》,上海古籍出版社。

6.江灏、钱宗武:《今古文尚书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

7.王洪林:《王褒集考译》,巴蜀书社。

8.王洪林:《王氏宗谱》,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9.王洪林:《四川方言会通》,巴蜀书社。

猜你喜欢
巴蜀茶园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川渝两地携手共建“巴蜀电影联盟” 联合打造巴蜀特色电影
巴蜀符号:巴蜀文化的源头与活水
巴蜀少年齐上一堂云团课
茶园飘香
清代巴蜀詩話待訪書目考
周宁生态茶园
金鼓茶园
红六军团威震茶园渡
宋代巴蜀书法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