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治疗中中药平喘药应用的效果分析

2016-01-20 04:06
关键词:哮喘有效率中药

张 涛

(微山县第三人民医院中医科,山东 济宁 277606)

哮喘治疗中中药平喘药应用的效果分析

张 涛

(微山县第三人民医院中医科,山东 济宁 277606)

目的 分析哮喘治疗中中药平喘药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内收治的哮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的方法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给予中药平喘药治疗方法,并对最终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 (1)两组治疗总体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30例治疗总体有效率为83.3%,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17例、8例、5例;研究组30例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3.3%,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26例、2例、2例。(2)两组治疗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30例出现不良反应5例,不良反应率为16.7%;30例研究组出现不良反应1例,不良反应率为3.3%。结论 中药平喘药在哮喘治疗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效果显著,大大的降低了患者的不良反应率,该治疗方法值得患者的信赖并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哮喘;中药平喘药;效果

哮喘为临床发病率较高的呼吸道疾病,该病发病因素复杂,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的特点,给患者的身心造成极大的困扰,发病时若不给予及时的抢救,严重威胁到生命安全[1]。实践调查研究发现,采用中药平喘药治疗方法,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现本文主要是我院收治的哮喘患者60例为代表进行研究,分析采用哮喘治疗中中药平喘药应用的效果,主要目的为日后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现把具体的研究过程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内收治的哮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的方法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两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下:(1)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1~70岁,平均(36.7±1.2)岁;(2)研究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2~74岁,平均(37.5±1.4岁)。我院收治且符合中医热哮证临床诊断标准、自愿并参与本次调查研究者为本次的纳入研究对象范围;不愿意参加本次调查活动、精神障碍患者、严重肝肾脏疾病患者、孕妇以及哺乳期妇女为本次的排除研究对象范围。

1.2 方法

采用常规的方法给予对照组展开治疗:患者口服10 mg/次顺尔宁(1次/d)[2]。

采用中药清肺平喘汤的方法给予研究组展开治疗,方剂组成如下:蝉蜕15 g、苏子15 g、炙甘草15 g、白果15 g;杏仁10 g;僵蚕25 g;桑白皮25 g;茯苓25 g;陈皮25 g;黄芩25 g;地龙25 g;莱菔子25 g;紫苑25 g;浙贝母25 g;款冬花25 g;炙麻5 g。所有药物与水混合后煎服,1剂/d量,分早晚2次服用[3]。

1.3 效果评价

(1)治疗的效果主要从显效、有效以及无效三个等级来进行划分。若患者临床症状(咳嗽、喘息、胸闷、咯痰、呼吸急促)等基本消失,治疗之后最大呼气的流速增加量范围为 24% ~34%则可视为显效;若患者临床症状(咳嗽、喘息、胸闷、咯痰、呼吸急促)等大部分消失,治疗之后最大呼气的流速增加量范围为14% ~24%则可视为有效;若上述症状(咳嗽、喘息、胸闷、咯痰、呼吸急促)均未发生任何变化,部分患者的情况甚至加重则视为无效。(2)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详细记录研究所得的相关数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总体有效率对比

两组治疗总体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30例治疗总体有效率为83.3%,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17例、8例、5例;30例研究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3.3%,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26例、2例、2例。

2.2 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

两组治疗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30例出现不良反应5例,不良反应率为16.7%;30例研究组出现不良反应1例,不良反应率为3.3%。

3 讨 论

数据调查分析显示,近年哮喘的发病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哮喘是一种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炎症,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多半是因为多细胞因素以及多介质等引发的,患者发病时会表现出咳嗽、喘息以及胸闷等症状,若不及时给予对症治疗,将会严重的威胁到生命的安全[4]。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虽然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缓解症状,但整体疗效不甚理想,且西药容易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患者接受度不高[5]。

近年,中医在治疗哮喘方面疗效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从中医的角度分析,哮喘(哮吼)属于“哮病”范畴,认为肺失宣降、风盛痰阻、痰阻气道以及气道挛急为主要的发病机制,治疗过程中应止咳平喘、清热宣肺的原则[6]。中医诊断中,需要进行辨证分型。热哮证患者一般会表现出气粗息涌以、喘息以及咳嗽等症状,患者在行动的过程中其临床症状会加重,脉象呈现出弦滑或者滑数。在本次研究中,主要给予研究组采用中药清肺平喘汤方法展开治疗,该方剂主要由蝉蜕、苏子、白果、炙甘草、白果、杏仁、僵蚕、桑白皮、茯苓、黄芩、陈皮、莱菔子、地龙、浙贝母、紫苑、款冬花、炙麻等组成。在该方剂组成中,麻黄具有显著的宣肺平喘功效,杏仁、苏子、冬花、浙贝以及紫苑到可化痰降逆,僵蚕、地龙在泻肺祛方面功效显著,黄芩、桑白皮,白果可敛肺气,甘草可起到调和作用。诸葛药合用,疗效增强。

结合本次研究结果1可知:在治疗总体有效率方面(对照组和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分别为83.3%、93.3%),研究组情况要优于对照组(P<0.05), 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提示:对于哮喘患者来说,采用中药平喘药治疗方法,大大的提高了治疗的总体有效率。这与李景花.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进展所得出的结论一致[7]。

结合本次研究结果2可知:在不良反应率方面(对照组和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6.7%和3.3%)。结果提示:对于哮喘患者来说,采用中药平喘药治疗方法,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复发率。这与吴淑红.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研究结果一致[8]。

综合以上所述,对于哮喘患者采用中药平喘药治疗的方法是可行,不但可大大提高疗效,还有利于减少患者治疗中不良反应,安全可靠。为此。 临床治疗哮喘中可在西医治疗不佳的基础上,考虑中药平喘药治疗方法,以此提高治疗的针对性。

[1] 王临江,姜光华.平喘药枕对40例哮喘患者的疗效观察[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6,23(04):990-993.

[2] 杨一中,贾 云,熊济明.麻杏葶苈平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50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5,20(04):888-890.

[3] 宁卫国.自拟活血平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45例临床观察[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16,34(03):118-120.

[4] 夏世澄.丹参合硫酸镁注射液静滴治疗支气管哮喘27例[J].湖北中医杂志.2016,18(03):993-995.

[5] 李景花.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进展[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5,12(03):115-117.

[6] 刘广省.中医药治疗哮喘研究现况[J].中药材.2016,42(12):813-815.

[7] 李景花.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进展[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5,12(03):115-117.

[8] 吴淑红.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4(11):887-889.

本文编辑:李 豆

R256.12

B

ISSN.2095-6681.2016.30.153.02

猜你喜欢
哮喘有效率中药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中药零食”怎么吃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