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6-01-21 19:27赵洪涛林石洁
中国有色金属 2016年22期
关键词:收款坏账账款

赵洪涛 林石洁|文

本文从应收账款的含义出发,分析了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应收账款管理不善的危害,并就管理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使企业能够实现持续的发展。

应收账款管理是指在赊销业务中,销售商将货物或服务提供给购买商的债权成立之时开始,到款项实际收回或作为坏账处理结束,授信企业采用相应系统的方式和科学的手段对应收账款的回收全过程进行的管理。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现状及原因分析

1.应收账款管理现状

1.1逾期应收账款所占比例较高

逾期应收账款是指在约定的账面应收回期限到期后,账面现金仍未流入企业的应收账款。逾期应收账款有坏账风险,所以逾期应收账款在超过一定账龄的时候需要对其做出坏账计提准备。

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例高达50%以上,远高于发达国家20%的比重。根据相关部门统计分析,我国企业逾期应收账款占总应收账款的比例已经高达60%以上,而发达国家一般不会高于10%。数据显示,企业应收账款额占流动资产的比例也在不断升高。

1.2企业应收账款金额大,增长快

截至8月31日,剔除数据残缺的公司,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共有2702家公布了2016年半年报。A股上市公司上半年应收账款额为3.42万亿元,相比于上年末增长了16.18%,同比大幅度增长44.99%,占总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1.12%。其中,很多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额大于营业收入额。而且近年来,应收账款额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这增加了上市公司形成坏账的风险,流动资产也很可能变成非流动资产。

2.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分析

激烈的市场竞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程度逐渐加深,不断加剧的商业竞争迫使企业常常采用赊销的方式来扩大市场占有率以获得竞争优势,因此产生了应收账款。应收账款还可以将存货转换为债权,以便减少企业的存货积压,从而减少了存货仓储管理的各项费用。通过销售者对于购买者的赊销行为,购买者相当于获得了一个以赊销期间为期限的无息贷款,容易吸引到购买者,有利于销售者扩大销售。

销售和收款的时间差。对于一般企业尤其是生产和大型企业来说,商品成交时间与收款时间往往不同,这也将导致应收账款的产生。即使是现销时,收入的确认和款项的收回也可能存在时间差。由于销售和收款时间不同而产生的应收账款不属于商业信用的范畴,也不是应收账款的主要内容。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分析

应收账款管理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分析我国企业中应收账款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企业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应收账款风险是指企业应收账款引起的坏账损失、资金成本和管理成本的增加。因此,增强风险意识,对应收账款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制定防范措施,是现代企业经营与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某些企业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为了能够扩大市场占有率而盲目采取赊销的方式,为了追求账面高利润而采用宽松的信用政策,在未正确评估应收账款风险的条件下,就与客户签订购销合同。最终导致大额应收账款不能够及时收回,对于企业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一些企业对于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缺乏规章制度,或者虽然有规章制度却形同虚设。财务部门不能及时与业务部门就应收账款进行核对,核算与销售脱节,导致问题不能及时被发现。更有些企业的应收账款居高不下,账龄老化,存在应收账款长期挂账的现象。

激励机制不恰当。企业为了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规定职工工资只与销售任务完成情况挂钩,而销售人员为了追求利益,只注重提高个人销售指标,盲目采取赊销手段销售商品,往往忽视了货款是否收回,结果使企业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从而增加了应收账款风险。

缺乏有效的信用管理体制。因为应收账款是在销售过程中产生的,销售之前企业要了解客户的信用度,最大限度地避免坏账的产生。许多企业并没有设置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长期处于无信用管理的状态,所以很难有效地收集客户的信用评估资料。因为缺乏有效的信用管理体制,企业缺乏相应的渠道对合作伙伴的信用记录进行调查,或者调查成本过高不便进行。

应收账款管理不善的后果

1.加速企业的现金流出

赊销虽然能使企业利润增加,但是并未真正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入,相反企业不得不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来垫付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税金和费用,这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流出,具体表现为:

流转税的支出。应收账款带来了销售收入,但是并未带来现金流入,而流转税是以销售收入为计税依据的,如增值税、资源税、消费税以及城市建设税等,必然随着销售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企业必须按时用现金交纳。所得税的支出。应收账款产生了利润,但并不是以现金的形式实现,却必须以现金按时支付所得税。现金利润的分配。另外,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和回收成本都会加速企业的现金流出。

2.影响企业的营业周期

营业周期是存货周转天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之和。由此看来,不合理的应收账款延长了营业周期,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循环效率,使大量流动资金沉积在非生产的环节上,导致企业出现现金短缺的现象,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3.降低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

赊销产生了没有销货款回笼入账的销售收入,必然会造成销售业务损益的产生、销售税金缴纳以及年度内所得税预缴;如果涉及跨年度销售收入产生的应收账款,则导致企业用流动资金垫支股东年度分红。而这些将占用大量流动资金,长期来看必然会影响到企业的资金周转,导致企业实际经营状况被掩盖,影响了企业的生产和销售计划等,因而使企业难以达成既定的效益目标。

完善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

1.企业完善信用管理机制,加强风险防范意识

为了使应收账款总额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企业需对应收账款管理机制予以改善,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予以严格地约束,保证在可控制范围内有效降低风险,避免企业因无法收回应收账款而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

2.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

企业应完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不只是把销售数量作为单一的绩效考核指标,还应将应收账款等销售质量指标纳入到考核范围中,并与业务人员的绩效考核结果相联系,从而确保应收账款及时收回。

3.加强应收账款日常管理工作

企业应把每笔应收账款对应的客户输入到应收账款管理系统中,及时记录并与客户对账,核对业务发生的时间、金额、经办人以及客户的经营情况等信息。财务、审计部门应对企业的应收账款进行跟踪调查,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平均收账期。企业可通过这些指标,与以往、现计划以及同行业相比,借此评价应收账款管理中的优劣之处,并修正信用政策,减少应收账款呆账和坏账的发生。

4.健全应收账款催收制度

企业可以通过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及时了解到呆账和坏账发生的可能性,还应制定合理的收款政策;并且针对不同类别的逾期应收账款要采取不同的收款政策。企业应依据收款成本最小化原则,制定有效的收款政策,加强催收管理。对于金额较大、时间较长的逾期应收账款,企业应重点催收。

结论

应收账款在企业财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应收账款管理在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充分掌握客户的信用状况,制定合理的收款政策,防范应收账款风险,尽可能避免产生坏账风险以及其他不必要的损失,有利于企业经营持续地发展,不断提高企业效益。

猜你喜欢
收款坏账账款
No.8 3月1日后,个人收款码可继续使用
中小企业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控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中国农业会计》(月刊)收款凭证
应对民企应收账款上升
《中国农业会计》(月刊)收款凭证
试析应收账款管理中的风险防范与控制
收款像打针
扒一扒 P2P坏账率五大猫腻
巧用公式法计提坏账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