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合作国际班《C语言程序设计》全英语教学心得

2016-01-21 10:37卢菁徐伯庆陈家琪孙国强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40期
关键词:国际合作C语言程序设计

卢菁 徐伯庆 陈家琪 孙国强

摘要:目前上海高校国际合作的项目越来越多,高校中留学生数目越来越大。在这样的背景下,为国际合作班级开设全英语教学课程势在必行。本文阐述了在工科大学中德合作班级中加入留学生进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实践心得,采用分组教学法提高了教学水平,增强了知识理解的效果,也促进了多文化融合。

关键词:全英语教学;国际合作;留学生教学;分组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0-0215-02

一、引言

2001年教育部在颁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金融、法律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2002《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要求“用双语授课课程指标采用外文教材,并且外语授课课时达到该课程课时的50%以上”。在这种导向性的背景下,普通高校由部分课程采用英语教学到实行全英语教学,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热点。

二、课程教学背景

德里克·博克,美国当代著名的法学家和高等教育专家,1971—1991年博克任哈佛大学校长。博克认为,高等学校是开展国际合作和学术交流最为有力的场所,大学和学院必须承担起这方面的责任。他指出:“像美国这样一个在科技发展建筑与海外学生和学者贡献基础上的国家,没有理由拒绝培养到我们大学寻求教育的有才华的外国人。任何限制外国学生在我们大学中研究科学的努力都是自我败阵的错误之举。”

上海理工大学和德国科堡应用技术大学联合举办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中德双方分别授予“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和“应用物理”专业的学士学位。本专业贯彻宽口径、光电结合的国际化教学理念,依托德国的优秀师资和现代化教学模式,定位为培养具有国际化能力的企业高级工程师,并且为去国外继续深造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本专业采用国际化混班教学合作教学模式。一年级,中方学生在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的同时侧重强化英语教学,二年级,德方加入我方实现混班全英语专业课程教学。《C语言程序设计(英)》即是我们为本专业学生开设的全英语基础课程。

三、全英语课程设置介绍

《C语言程序设计》是全校各专业本科教学中的一门重要公共技术基础课,在全校各专业的本科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在计算机教育方面,C语言是为数不多的与国外保持内容同步的课程之一,在本科生教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由于C语言是许多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在本科生教学体系中,C语言教学仅是起点,而非终点。

本着“卓越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结合本校生源情况,着眼未来,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是要努力把C语言从应试课程转变为一种实践工具,不再局限于使学生单纯地了解和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规范,而是要致力于培养学生运用C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编程能力。以C语言为工具,介绍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无论以后使用什么语言编程,都能灵活应用这些思想和方法的能力。

以程序设计方法为主线,以语法和结构为核心,以培养能力和提高兴趣为目标,变应试为应用。摒弃C语言课程以讲述语法为主的落后面貌,重视在新形势下的新方法、新规则和新思想的传授,把程序设计领域最新、最有价值的思想和方法渗透到古老的C语言中,给C语言一个焕然一新的姿态,并让学生从多角度以多种方式去了解和掌握C语言以及程序设计的精髓,让学生在学习程序设计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编程风格。

全英语教学是培养学生“专业+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我国传统的基础外语教学基本上不涉及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课的教学无论是从教材还是授课上基本是汉语一统天下,因此,我们要尽快提高学生“专业知识+英语听说阅读”的综合能力,而进行专业课全英语教学无疑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

教学共64学时,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如下:

第1章 C语言介绍(Introduction)(2学时)

第2章 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 (Data Types,Operators and Expressions) (理论4学时,实验2学时)

第3章 简单的C程序设计(Simple C Programming)(理论4学时,实验4学时)

第4章 程序的控制结构(Controlling Structure of Programs)(理论6学时,实验4学时)

第5章 函数(Functions)(理论6学时,实验4学时)

第6章 数组 (Arrays)(理论6学时,实验4学时)

第7章 指针 (Pointers)(理论4学时,实验4学时)

第8章 结构体和共用体(Structures and Unions)(4学时)

第9章 文件操作(File Operation)(理论2学时,实验2学时)

复习总结(Review and Summary) (2学时)

实验设计的思想:以主要知识点为主线设计实验题目,实验程序兼具趣味和实用特点,以循序渐进的任务驱动方式,指导学生从一个代码较短的程序开始逐渐完成一个代码较长的实验程序的设计。

教材选用的是Cengage Learning出版社出版的Michael Vine著的《C Programming for the Absolute Beginner》,该教材为C语言入门级教材,深入浅出,注重实例,在实际教学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创新——分组教学法

我们在授课阶段是采用授课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教学仍以课堂讲授为主,虽然对学生自学能力要求不高,但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面向实践的教学方式也是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一种举措,既符合我国的国情,也符合国际发展高等教育的趋势。

2014—2015秋季学期,我们在《C语言程序设计》全英语教学班级采用了分组教学法。学生由两大部分组成,其中中德合作国际班学生32人,均为母语为中文的中国籍学生,留学生16人。在分组时,我们本着男、女生结合,中、外学生结合的原则,将学生分为8组,每组由1名中国女生+3名中国男生+2名外国留学生组成。分组教学主要体现在如下教学策略中。

1.分组讨论。Think-Pair-Share(思考—配对—分享)式教学方法。基于教育学中互相学习理论,在分组讨论时,让学生大胆用英语说出自己的见解,并和同组的学生互相交流,通过用英语反复阐述自己的观点,增强了关键知识点英语表述的能力,让学生更多的澄清了对问题、概念、知识的理解。

2.分组总结。Freyer-Model(纸片总结)式教学方法。孔子说:温故而知新。每节课结束后限制时间让学生进行一张纸总结,这样可以清晰地知道学生的掌握情况。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一张纸总结清晰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一组学生中遗漏或写错的知识点可以通过单独交流的方式予以澄清,如果几组学生都会写错或遗漏的知识点教师就应在下一次上课时集中指出。这样的交互式方法极有针对性,提高了教学效率。

3.分组实践。Practice-Oriented(面向实践的教学方法)。欧美等国家的高校在教学方式上多为课程教学与大作业相结合,对实践环节和学生自学能力要求高,考核非常严格,尤其注重实践环节的考核。上机实践时,我们采用分组方法,将一个大任务划分成子任务,由每一组中的成员协作完成,每组成员必须在实验报告中写清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实验的评分由实验水平、所承担任务的难易和实验报告的撰写水平共同决定。通过分组实验的方法,锻炼了学生协同工作的能力,明白了团队合作的必要性,同时也提高了英语的口语能力和英语实验报告的撰写能力。

五、教学视频和课程网站的使用

根据课程建设项目的要求,我们录制了全部理论教学的视频并实现了全部视频可以在线观看。作为教学辅助的重要措施,我们开发了《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网站,包括以下内容:(1)Syllabus(课程教学大纲)。介绍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时数、理论与实验学时分配、考核方法、参考教材、参考书和参考资源。(2)Team(教学团队)。介绍本课程教学团队成员的基本情况,并留有联系方式,供学生与教师联系使用。(3)Slides(教学课件下载)。全部上课用的多媒体课件均实现网上可以下载和观看。(4)Videos(教学视频)。全部章节的上课现场视频已录制完成,并转换成“flv”格式,以便高速下载或在线观看。(5)Experiments(实验)。全部实验项目实现上网,历届优秀实验报告范例均贴出,供学生学习参考。(6)Strategy(教学策略)。每节课后的一张纸总结是本次教学改革的重点,在课程网站上,每一章我们选取最优秀的一组学生的总结并贴出来,以供其他学生学习参考。

六、结语

《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理工类院校的专业基础课,本文总结了我们在该课程在中德合作国际班上引入留学生进行全英语课程建设和教学中的心得,通过全英语教学,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通过和留学生的分组教学实践,提高了教学效率,促进了文化融合。

参考文献:

[1]赵文山,养雪琴,杜普选.“电路分析实验”全英语教学的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3,(10).

[2]苏小红.建设有自己特色的国家精品课程[J].计算机教育,2008,(7).

猜你喜欢
国际合作C语言程序设计
关于北冰洋公海渔业资源管理的国际合作问题探讨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Programs in Software Colleges of China
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背景、风险及应对策略
探析农业类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培养农业人才的路径
基于能力培养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大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建设改革
基于bbw平台中外校企合作背景下职业学校德育内容的实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