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研究

2016-01-21 10:37杨燕杨伟钧陈援峰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40期

杨燕 杨伟钧 陈援峰

摘要:本文基于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内涵,分析高职院校现有人才培养环境。通过探讨高职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研究高职创新人才培养的策略。结合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汽修专业、电子专业与企业校企协同合作的开展,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实践研究,阐述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内涵,提出优化人才培养的新方案。

关键词: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现代学徒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0-0249-02

一、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内涵

德国学者Haken于1971年最早提出了协同的概念,发表于《系统论》一书中。在2006年,英国学者Geuna和Nesta,认为:“大学通过与企业的协同创新,可以获得企业的经济支持、推进研究成果的应用性,以及从实践出发,来发现和探索新的研究领域以此获得更多的学术成果”[1]。国外教育目标和理念,处处体现出对人类创造力的重视与培养,比较注重人才的创新培养。德国心理学家韦特海默,于1945年出版《创新性思维》一书,对创新性思维的过程进行深入细致地论述,开始了创新教育。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于1948年开设“创新性开放”课程,大学教育内容正式出现了“创新”[2]。上世纪70年代以后,心理学界和教育学界越来越重视创造性的研究,国家教育议程开始涉及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在教育目标中,美国、日本、德国都先后具体的提出培养创造性。

“协同创新”理念的提出,给国内高职院校的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同时也赋予高职教育以新的使命。新的方向,是指高职院校在科学技术关键领域,要与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等建立战略联盟,开展深度合作并取得实质性进展,显著与持续提升高职院校的创新能力。新的使命,是指作为人才第一培养与科技生产力结合点优势的大学,发挥独特作用,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3]。

我国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论述,是两千年前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提出“因材施教”、“举一隅不以三隅返,则不复也”的思想。在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创新宣言》一文中宣传“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思想,是创造教育观点的提出。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研究创新人才,王通讯于1979年最早提到了创造型人才的相关内容,发表在《科学家成功的奥秘》一书中,很多学者之后称为创新型人才。2008年在《冲破创新人才培养壁垒——以创新评价体系引导创新人才的创生》一文中,张武升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问题进行研究,并指出过于重视认知考试的现行教学评价体系,是“不能挑战和衡量出学生的创造潜力和水平”。因此,现行的教学评价体系和制度应进行改革,增加创新能力的评价[4]。

二、高职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协同创新是指围绕同一个创新目标,多个独立主体通过知识、专业技能、技术等多因素的协作,最终形成成果共创、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创新机制[5]。实施协同创新策略,围绕市场就业岗位,制定教学课程模块,是解决人才培养存在难题的有效方法。协同创新对于高职院校,是要围绕市场岗位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把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等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人才需求直接对接,让校企合作等各种创新教育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利用,提高办学质量,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很有必要的。

我国高职院校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必须从创新理论出发,从科学角度进行分析。西方国家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有较好的经验,我们可以借鉴并提出一个好的策略,用于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一方面,协同创新理论和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以及我国高职协同创新环境,有利于高职院校、科研机构发挥协作效用,培养创新人才;另一方面,国家创新体系的子系统,深层次的揭示了高职的社会职能和作用,为完善高职的社会职能、完善创新型国家理论有一定理论意义。

三、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新尝试

为了实现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在校企合作平台上,开展了“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现代学徒制”是指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推进的一项创新育人模式,教育对象可以是高职院校的学生,也可以是企业本身的员工。在这种教育模式之下,入学即就业,一部分时间在学校安排课程学习,另外一部分时间安排在企业工作[6]。因此,教育对象在学习相应知识的同时,都可以从企业领取劳动所得。但是,作为一种新模式,需要校企合作双方专门制定相应的人事政策进行支持。

首先,明确协同单位、工程师和教师等人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所承担的具体工作,以有效发挥协同创新的作用。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联合协同单位(合作企业)广州绿谷柴油机科技有限公司,以面向市场需求的项目开发、产品创新为载体,构建两个专业的教师、企业工程师为主体,专业学生共同参与的团队。企业方负责整理产品资料,提出市场应用需求,联合相关技术人员协同开发产品,开展校企合作协同创新,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结合学院校企合作协同创新的实践研究,以应用电子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两个专业作为试点,企业广州绿谷柴油机科技有限公司为依托,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研究:以就业为导向,制定“学徒”职业生涯规划;突破制约培养创新人才的瓶颈,构建协同创新机制;提高岗位能力与素质,优化课程模块与体系设置;构筑协同创新平台,加强外部创新主体合作。企业方提供相应的岗位需求,安排学徒参与部分岗位的工作,包括参与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安排企业的技术人员,指导学徒,有效发挥协同创新的作用。

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实施

1.课程设置:根据汽车维修、应用电子专业建设规划和社会需求的发展,进行整体课程体系改革尝试,并在实践中对其逐渐完善。每一门专业课的开设,都具有明确的实践应用对象和技能培训目标,对应相应的技能岗位。调动相关专业的教师参与,企业相关技术人员指导,每一门专业课程都落实课程负责教师,以人力保障加强课程建设。

2.实践技能培养:基于校企合作开发新产品、新工艺的平台,让学生参与学徒制的培养,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学院与企业在汽车检测维修、应用电子技术方面已经开展多年的校企合作,开发了几款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发明了一些新的工艺。双方合作的项目涵盖嵌入式技术、汽车检测技术、机电技术,由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及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师与校外企业联合开发,两个专业分别选拔一些优秀的学生,参与到项目的研发中来。在开发产品的过程中,汽修专业的学生,负责柴油机油嘴的测试,供油电路的分析与数据的收集;应用电子专业的学生,负责电路板的设计,控制算法的研究。不同专业学生在实际产品开发过程中,由实践动手引发的感性认知与浓厚兴趣,激发了潜在的积极性和动力,并通过各自专业所长,发挥自身技能优势,开发了一套高压共轨柴油发动机系统检测设备,并于2013年授权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3.职业技能竞赛:通过国家或地区的职业技能竞赛,促进现代学徒制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进一步发展。校企合作项目的开发能带动“学徒”的积极性,而职业技能竞赛的参与,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联合汽修专业、应用电子专业的学生,在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的指导下,基于先前的协同创新平台,共同开发了手持式柴油机共轨管检测仪。这一作品,参加2015“广东省大学生课外活动”科技发明创作类竞赛,已通过初审,并获取了2015年广东省“攀登计划”一般项目的资金资助。在取得竞赛成绩及项目资助下,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更好,自觉性更强,从而进入了良性循环的新状态。

五、结语

通过以协同创新为新内涵,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构建高职类课程与实践教学新体系,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认知和运用知识,使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顺利转换为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两个专业联合企业的校企合作实践研究,可以看到效果是良好的,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都大为提高。珠三角区域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了“高产”毕业生与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匮乏的矛盾,本次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实践经验,如能抛砖引玉更好地促进同类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由此,职业教育将更好的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永康,莫纪平.协同创新,探索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J].高校教育管理,2012,(4).

[2]和学新.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2008,(8).

[3]李祖超,梁春晓.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基于高校创新主体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2,(7).

[4]周继良.大学协同创新的内部现实困境与制度改进[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5]李忠云,邓秀新.高校协同创新的困境、路径及政策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11,(17).

[6]王振洪,成军.现代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新范式[J].中国高教研究,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