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现状与研究进展综述

2016-01-23 08:47
关键词:研究进展支架冠心病

杨 勇

(广西北流市人民医院,广西 北流 537400)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现状与研究进展综述

杨 勇

(广西北流市人民医院,广西 北流 537400)

冠心病是心血管常见病,其病死率高,危及人们生命健康。临床治疗冠心病有多种方法及手段,其中介入治疗较为常见,其具操作简单、微创、恢复快等优点,于紧急情况下可达到快速重建、开通血管的目的。本文就冠心病介入治疗分析其目前现状,并对其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冠心病;介入治疗;研究进展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其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出现狭窄、堵塞或痉挛所致心肌缺血或坏死引起的心脏病[1]。自1997年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成功后,其标志冠心病进入介入治疗的时代,冠心病以提高心肌血流灌注、开通冠状动脉管腔为治疗原则,有效提高疗效,减少冠心病病死风险[2]。本文先对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现状作如下简要分析。

1 冠心病介入治疗现状分析

1.1 血管介入治疗

对于冠心病患者行血管介入治疗,临床医生利用自身所学到的血管解剖知识,采用1~2 mm穿刺针,经人体表浅动脉行穿刺进入血管系统,通过血管造影机引导,将导管送至冠状动脉开口部位,经导管注入造影剂后可呈现血管情况,于血管内治疗患者病灶。祝瑜[3]研究指出,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经股、桡动脉穿刺介入术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显著,且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少。

1.2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近年来,PTCA手术不断完善,手术适应症扩大,是冠心病介入治疗基本方法。在PTCA手术基础上,有许多新的介入技术兴起,其中有一部分已广泛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疗效良好,主要为以下几种:

1.2.1 溶栓治疗

经冠状动脉注入溶栓剂,如激活纤维蛋白溶解酶原,可用于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促使心肌血流恢复灌注,缩小病灶梗死范围,减小患者死亡率[4]。

1.2.2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采用金属支架在病变血管内壁支撑,以向外扩张塌陷或狭窄血管壁。置入支架后,新生内皮细胞可覆盖支架外表,最终将支架全包于血管壁内,血管保持支撑开放状态。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是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极大进步,其可保护复杂冠状动脉解剖患者安全,适用于预示急性冠状动脉阻塞的危险患者[5-6]。

2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研究进展

2.1 冠心病介入治疗应用范围扩大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适应症扩展表现如下:①各类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从稳定性到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冠心病;②单支到多支的血管病变的PTCA,择期到急诊的PTCA;③简单病变到复杂型病变、不稳定斑块;④病变非完全闭塞到病变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左主干被保护到未被保护等等[7]。总之,过往禁忌症的转变至如今适应症,越来越多的冠心病患者可采取介入方法治疗,促进康复。

2.2 冠状动脉内的支架术发展

近年来,冠状动脉内支架术不断发展,已从初期PTCA并发症的一些急救措施发展为目前重要病变首选介入治疗。支架本身进展主要是材料、类型、形态结构、规格、性能等方面的改进,同时,在应用支架术方面,对于支架的选择、操作技巧、体位投照、预扩张球囊、血管内超声等均作出改进,有效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对保障手术安全、置放支架效果均发挥重要作用[8]。支架的应用以拓宽介入治疗适应症,对于小血管、长病变、分叉病变、静脉桥病变、冠状动脉口病变等各类高危病变患者,均可采用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9]。近年来,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出现两大新领域,一是急性心肌梗死直接支架术,二是未被保护左主干病变支架术,这标志冠心病介入治疗步入成熟阶段。通过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的用药新方案,可显著减少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或血管闭塞的术后并发症风险,缩短病程,降低血栓再发率,将支架术作用扩大化[10]。尽管再置入支架可一定程度减小再狭窄率,但支架置入后再狭窄这一问题仍然存在,所以临床医学者仍致力于研究以解决这一问题。

2.3 冠心病介入治疗影像技术发展

临床介入治疗冠心病时,通过心脏超声检查,可于术前术后详细观察心脏形态、左心室功能及室壁运动,以评估左室功能于介入治疗前后恢复状况,是目前常见检查手段。应用冠脉CT检查,这标志冠心病步入无创诊断时代,冠脉CT诊断具安全、无创、简便及费用低等优点,主要是初步筛查冠心病,其亦可以指导介入治疗CTO病变,以检查有无先天畸形等。龚梅林[11]研究指出,69例冠心病患者行64排螺旋CT检查,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比较,CT诊断的敏感性、特异行、阳性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36%、94.52%、89.51%、95.64%。血管内超声技术的发展,可用于确定冠状内管壁的形态、狭窄程度,在诊断与指导介入治疗冠脉病变方面具重要作用,是一项发展前景较好的技术。蔡星星[12]研究证实,100例临界病变ACS患者中,IVUS显示患者MLA≥4 mm2的经内科强化药物治疗效果等同于介入治疗,建议临界病变患者需行IVUS检查确定诊断,MLA<4 mm2需行早期介入治疗,MLA≥4 mm2可内科保守治疗。同时,在临床介入治疗冠心病中,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显像技术,通过能量束帮助患者进行360°扫描血管腔内,得到血管横断面图像,且分辨率高,观察水平接近组织要求,有利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特征研究,为诊治心血管疾病提供依据[13]。

综上所述,临床有关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方案诸多,医生应结合患者病情合理选用介入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同时,根据目前冠心病的研究进展,可进一步优化介入治疗方法,做好相关辅助治疗工作,以增加冠心病临床治疗有效性。另外,对于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方法,临床医生还需不断予以研究,以为冠心病患者提供更多可选择的介入治疗方案,给予患者更大获益。

[1] 欧发邦.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现状与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6,(4):153-154.

[2] 吴蓝津.冠心病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6,7(11):8-9.

[3] 祝 瑜.两种途径介入术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比较[J].世界临床医学,2015,9(8):29.

[4] 韩雅玲.冠心病溶栓与抗栓治疗的现状与思考[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6,44(2):90-92.

[5] 蒙冬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治疗进展[J].当代医学,2013,19(36):20-21.

[6] 吕恒娟,庄如意,高凤敏,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4,20(14):2567-2569.

[7] 潘广杰.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介入术治疗的新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5,36(2):194-197.

[8] 何 晨,袁晋青.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治疗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6,37(4):350-352.

[9] 王福华,周 江,郭靖涛,等.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相关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21(z2):376.

[10] 陈泽宇,覃 数.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9):163-168.

[11] 龚梅林,杨庆军,李 康,等.冠状动脉CT成像研究及新进展[J].四川医学,2014,35(8):1059-1061.

[12] 蔡星星,潘 闽,朱健华,等.血管内超声在冠心病诊治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9(6):985-988.

[13] 张 蛟,段媛媛,刘惠亮,等.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综合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6):658-661.

本文编辑:刘欣悦

本刊参考文献著录格式①

A.期刊中的析出文献著录格式

[序号]文章作者姓名,文献题目[文献类型标志].期刊名,其他题名信息,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例如:

[1] 周叶平,蒋朱明,孙永华,等.谷氨酰胺双肽改善重度烧伤患者肠粘膜通透性的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1999,79(11):825-827.

[2] 孙天骏,韩焱福,柴家科,等.腺病毒介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因体外转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J/CD].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0,5(2):161-169.

[3] Venter M,Rode H,Sive A,et al .Enteral resuscitation and early enteral feeding in children with major burns-effect on McFarlane response to stress[J].Burns,2007,33(4):464-471.

R541.4

A

ISSN.2095-6681.2016.22.011.02

猜你喜欢
研究进展支架冠心病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MiRNA-145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离子束抛光研究进展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独脚金的研究进展
EGFR核转位与DNA损伤修复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