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环境或可预测胰腺癌患者预后

2016-01-24 10:43孙国根,刘金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9期
关键词:胰腺癌研究者标本

微环境或可预测胰腺癌患者预后

本报讯(通讯员孙国根 记者刘金)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胰腺外科虞先濬教授、王文权博士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胰腺癌患者术后肿瘤标本中CD15、CD206、CD117分子免疫标记和Smad4突变基因的表达状态与患者总生存和无复发生存独立相关,肿瘤微环境或可用于预测胰腺癌术后患者的预后情况。论文6月3日在线发表于《英国外科学杂志》(Br J Surg)。

研究者对79例术后胰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进行了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显示:CD15+中性粒细胞、CD20+B细胞以及CD206+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肿瘤组织中表达水平较高,与患者生存率下降相关;CD4+T辅助细胞、CD8+细胞毒性T细胞和CD117+肥大细胞的表达与患者的良好预后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CD15、CD206、CD117分子免疫标记和Smad4突变基因的表达状态与患者总生存和无复发生存独立相关。研究者又对151例术后胰腺癌患者进行了临床验证,并随机挑选54例患者通过术前超声胃镜穿刺法提取肿瘤组织进行检测,证实了上述结果。

研究者认为,胰腺癌微环境检测或可用于预测术后患者的预后,鉴别出手术潜在获益患者及不能获益的患者,有利于医生更谨慎地选择最佳治疗方案,节约治疗成本。(引自《中国医学论坛报》)

猜你喜欢
胰腺癌研究者标本
CT联合CA199、CA50检测用于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
胰腺癌治疗为什么这么难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吸烟会让胰腺癌发病提前10年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胰腺癌相关糖尿病致病基因表达谱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