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阿姨”的爱心视界

2016-01-24 00:20付俊伟
慈善 2015年6期
关键词:华视许国庄河市

付俊伟

2015的8月26日,对庄河市慈善总会华视义工站站长许国华来说,是她来庄河创业5年感到最幸福、最欣慰的日子,因为她结对捐助了19名庄河高考贫困生,被受助学生们亲切称为“眼镜阿姨”。是什么让学生对许国华如此敬爱?是什么让许国华与慈善结下情缘?故事还得从眼镜说起。

讷于言 敏于行

熟悉许国华的人都知道,她是话语不多但严谨,行事低调而干练的人,用行动来证明自己是其一贯的作风。1965年,许国华生于浙江省温州市的一个普通农家,家里兄弟姐妹五人,日子过得清贫。1984年,许国华与弟弟一起怀揣700元钱,从温州来到东北,开始了艰辛的创业历程。当时,许国华没有固定摊位,挑担沿街叫卖,还时常受人欺辱。生在南方的许国华,对北方的生活和气候非常不适应,她不会生炉子取暖,手脚冻得青一块、紫一块,做饭也常常是半生不熟。暗地里,年轻的许国华多次流下辛酸的泪水。当家人得知她的处境后,都劝她回老家,找个有钱的婆家嫁人算了。可性格坚强的许国华,并没有放弃理想,而是沿着自己选择的路坚定地走下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9年,许国华在丹东东港有了一个固定摊位,从事的是温州人最擅长的眼镜行业。她凭着热情厚道,诚信经营,慢慢地有了自己的客户,很快在当地市场站稳了脚跟。经过十年的辛苦打拼,在1998年,许国华创立了东港华视眼镜公司,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门店,迈出华视眼镜的连锁式经营、企业化发展的第一步。在赚得了“第一桶金”后,许国华并没有满足于现状,她开始重新审视和规划事业布局,并将目光落在蓬勃发展的庄河市。2010年,许国华经过认真考察和筹备,在庄河市向阳桥和步行街开了两家华视眼镜连锁店,营业面积达500平方米,员工20多名。正是从那时起,许国华女士与庄河结下了不解之缘。

精于业 立于信

思路决定出路,眼界决定世界。许国华认为,眼镜的技术含量很高,小眼镜有大学问。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她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长眼光,管理向规范化看齐,服务向专业化对位,以精细求精致,以真心出真品。

眼镜行业有句警训: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许国华十分重视专业技术,下大气力引进先进设备和专业人才,认真践行“用专业的心,做专业的事”这一理念。在华视眼镜庄河连锁店,从经理到验光师、配镜师等技术人员,均毕业于天津大学视光学院,具有可靠的专业背景和过硬的专业技术。许国华还注重能力强化和知识更新,她密切关注前沿信息,亲自抓业务培训,带领员工掌握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升终端运营能力和自我成长能力。与此同时,许国华积极与眼视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每年定期邀请眼科专家指导,确保在庄河眼镜行业保持领先的技术水平。

人无信不立,店无信不兴。许国华把诚信视为做人的基本准则,更将诚信作为企业的经营理念。用许国华自己的话说,配眼镜既是“精细活”,更是“良心活”,必须对客户尽责、对眼睛负责。在经营中,许国华要求全体员工必须做到以诚待客,以信留客,把顾客的需求放在第一位。针对不同的顾客群体,根据他们的消费习惯和经济状况,对选配眼镜提出合理建议,推荐最合适的眼镜而不是最昂贵的眼镜,让消费者买得放心,用得舒心。为打造诚信商家,许国华始终坚持“三严三关”:严把产品质量关,严抓验配技术关,严守诚信服务关。华视眼镜庄河连锁店从验光、选架、配镜、检验、取镜以及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都让顾客享受最优质和最专业的服务,用诚信之心擦亮“光明”事业。

善于心 博于爱

心中充满爱的人,眼中才有善意的目光。富有爱心的许国华女士,在关注眼镜行业发展的同时,将更多的目光和精力投向社会弱势群体,用自身的善行书写了一段段感人的真情故事。

有一次,一位农村老大娘来到华视眼镜店,想配一副花镜,但又不时摸摸口袋——因为身上带的钱不多。当许国华给这位大娘验光后,看到老人从兜里摸出皱皱巴巴的一叠零钱,许国华的心都要碎了,她想到了自己年迈的父母和那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许国华当即决定把这副眼镜赠送老人,老大娘听了简直不敢相信,眼含热泪连连道谢。从此后,许国华与这位老人以及多位“大爷大妈”结成了忘年交,这些受助的老人们,有时上街特意到店里看看许国华,只为一解心头惦念之情。而这样的情景,在华视眼镜店是常有的事。

长期以来,很多贫困学子眼睛近视后,受家庭条件所限,不得不选配劣质廉价的眼镜,严重影响了眼球发育和视力健康。针对这一普遍现象,许国华决定设立“华视关爱”慈善项目,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贫困生献爱心。今年8月,许国华牵头成立了华视眼镜慈善义工站,先后为18名庄河高考贫困生免费做验光检查,并结合学生的脸型气质选配优质眼镜。8月26日,许国华向这18名考入一本大学的受助学生每人捐赠一副价值800元的眼镜,总价值15000元。当天,许国华还专程来到庄河市青堆镇孔家村,结对资助今年考上大学的贫困生郭宁,为其捐助了首笔爱心助学金2000元,并鼓励她自强不息,用拼搏书写人生,用知识改变命运。

许国华年少离家,过早地放弃了学业,所以她更加懂得贫困孩子的学习渴望,也更加体会因贫失学的那种无助。许国华多次对自己说,但有余力一定多助学,帮那些孩子们走出困境。十几年间,许国华的脚步走到哪儿,她的好事就做到哪儿,先后资助了几十名贫困学生,助学资金达数十万元。不仅如此,许国华还经常带领员工去庄河城乡的敬老院、福利院,看望那些孤寡老人,并为他们配送花镜,捐助各种生活用品,赢得人们的敬重与爱戴。从“商行天下”迈向“善行天下”,展现了许国华的至善之心和大爱精神。

日久他乡是故乡。从温州到东港再到庄河,在许国华人生旅途的三段坐标上,感情最深的还是庄河。“我和庄河有缘,庄河人朴实热情,对我帮助不少,够交。”这是许国华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她热爱庄河的缘由和动力。谈及未来打算时,许国华说,五年多来,自己的真情和记忆已经融入庄河这片热土,今后还要继续为“第二故乡”做点儿事,尽一份“庄河义工”的绵薄之力。

猜你喜欢
华视许国庄河市
精准扶贫
邓稼先 此身许国 再难许卿
庄河市农村留守儿童福利问题研究
辽宁省庄河市河长制管理制度问题探析
完善农机监理工作?护航现代农业发展
休闲采摘乐陶陶
致许国志书信
有病早查“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