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分析前因素对临床生化日常检验项目的影响研究

2016-01-26 15:24穆孜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3期
关键词:生化标本血液

穆孜智

常见的分析前因素对临床生化日常检验项目的影响研究

穆孜智

目的探索常见分析前因素对于临床生化日常检验项目的影响。方法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 运用全自动生化反应分析仪进行生化检验。结果血液样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的谷氨酸(GLu)、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有显著影响, 对血尿素氮(BUN)影响不大;溶血样本的血糖(GLU)、肌酸激酶(CK)、总胆红素(TBIL)、乳酸脱氢酶(LDH)、ALT、AST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样本,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样本的放置时间、溶血与否都会对生化日常检验项目的结果造成一定影响, 必须严格控制分析前因素, 确保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分析前因素;生化检验;影响;溶血;样本放置时间

生化检验是临床上诊断疾病、观察疗效的重要辅助手段,但是临床上也有很多因素影响到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1]。分析前因素主要指的是采集标本时的状态、标本采集保存方法等, 其对于生化检验结果具有重要影响[2]。本研究旨在研究分析前因素对于临床生化日常检验项目所产生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检验科接受生化检验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42例, 女58例, 年龄24~56岁, 平均年龄(43.9±11.4)岁。

1.2方法 全部患者均于清晨空腹进行静脉抽血, 采集5 ml血量, 将血液样本放置在采血管中, 将血液样本分成几份,分别放置1、2、3 h进行生化检验, 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其中有29例溶血血液样本, 71例正常血液样本。

运用深圳迈瑞BS-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常规生化项目的检验, 主要检验项目为:GLu、BUN、TBIL、AST、ALT、GLU、LDH、CK等。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不同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放置时间为1、2、3 h的GLu指标值分别为:(4.9±1.4)、(3.6±1.1)、(2.7±1.0) mmol/L;AST指标值分别为(26.9±6.4)、(30.2±5.2)、(18.2±5.5) U/L;BUN指标值分别为(4.3±2.8)、(4.4±2.9)、(4.1±2.8) mmol/L;ALT指标值分别为(14.8±6.1)、(18.2±5.8)、(20.0±4.9) U/L;经过临床检验对比分析发现, 随着血液样本放置时间的增加, 样本中的GLu、AST、ALT的变化就越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UN指标的变化则不明显(P>0.05)。

2.2不同血液样本的检验结果对比 正常血液样本的GLU(mmol/L)、CK(U/L)、TBIL(μmol/L)、LDH(U/L)、ALT(U/L)、AST(U/L)指标值分别为(2.4±0.6)、(160.3± 45.9)、(10.1±3.0)、(162.3±40.5)、(15.0±3.4)、(19.2±3.5);溶血血液样本的各个指标值分别为(4.1±0.5)、(237.8±39.4)、(17.8±3.5)、(196.8±38.7)、(34.8±4.6)、(32.0±2.9), 溶血样本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样本,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血液标本分析前因素非常多, 如药物因素、妊娠、年龄、采集部位、采集时间、标本状态等, 这些分析前的因素都会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一定影响[3]。因此, 必须做好对分析前因素的控制, 检验人员需要结合受检患者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血液采集部位、时间、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等, 有效降低分析前因素对于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目前, 加强临床生化检验分析前因素的控制成为实验室工作的重点之一。采集标本时, 根据所需要检验项目的不同分成血清、血浆、全血等, 一般的检验标本为血清。为有效控制分析前标本的污染, 确保标本保存和运输的安全性, 在临床上采用真空采血管进行血液标本的采集。

在本次研究中, 着重分析标本放置时间和标本状态(溶血标本/正常标准)对于临床生化检验中检验项目结果的影响。标本在分离前放置时间过长容易导致溶血, 而且, 随着标本放置时间的延长, 在葡萄糖酵解作用和细胞对葡萄糖利用的作用下, 标本的血液葡萄糖浓度会逐渐降低[4]。有研究报道显示:全血标本在室温下, 其葡萄糖约酵解5%/h。此外,标本放置时间的延长还会导致其水分的蒸发。在本次研究中,随着标本放置时间的延长, 生化检测中谷氨酸、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的含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在采集血液标本后应尽快进行检验分析, 若无法立即进行检验分析的样本应密封放置在4℃的冰箱中储存。

溶血是生化检验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现象, 其直接导致多个检验项目的重大误差。临床生化检验中造成溶血的因素很多, 如:注射器不干净、采血时针头过小、止血带使用时间过长、抽血后未取下针头直接将血液注入采血管中等。溶血对生化检验的干扰机理[5]为:①溶血导致血细胞中高浓度组分溢出, 使得某些项目的检测浓度比实际血浆中的浓度高,如:AST、ACP, 就算只是轻微的溶血, 也会对检验结果造成重要影响。另外, 血清被稀释导致的溶血现象会导致K+、Cl-、Na+等指标的浓度比实际值低。②血细胞成分进入血清后发生化学反应会使得血液中的某些成分浓度发生变化。例如:溶血样本中的红细胞磷脂进入血清中会被磷酸酯酶水解, 从而导致无机磷浓度上升。③血红蛋白颜色对生化检验造成干扰。当血红蛋白颜色在431 nm、555 nm附近时, 比色法、比浊法的吸光度会升高, 从而使得检测的总胆红素高于实际值。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溶血样本的AST、ALT、GLU、LDH等指标的浓度明显高于正常血液样本(P<0.05)。

综上所述, 在临床生化检验中, 必须合理控制分析前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1]陈美舟, 蔡啸.常见分析前因素对临床生化日常检验项目的影响.内蒙古中医药, 2012, 31(7):92-93.

[2]李树荣.分析前因素对生化检验质量的影响.大家健康(下旬版), 2015(2):58.

[3]杨晓红.影响血液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分析前因素.医学信息, 2015(24):274.

[4]夏乐欢, 夏勇.加强分析前生化检验质量控制.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2, 9(1):73-74.

[5]朱华山.血液生化分析前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中国当代医药, 2011, 18(32):157-15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3.039

2015-10-12]

124000 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辽河分院检验科

猜你喜欢
生化标本血液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侨商徐红岩:生化科技做“抓手”奋力抗疫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力量训练的生化评定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