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例初发急性心肌梗死室壁运动分析

2016-01-26 15:24李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3期
关键词:收缩期心动图节段

李湛

71例初发急性心肌梗死室壁运动分析

李湛

目的探讨初次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与超声心动图的心室结构改变及所测的室壁厚度与运动的特点。方法对71例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71例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中, 出现典型心肌梗死特征的有59例, 超声心动图所测示的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部位与心电图估测的心肌梗死部位基本相一致。12例患者中左室结构形态及室壁运动均未见出现明显异常改变, 未检测出的几率是28.17%。结论对于初次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超声心动图在诊断中存在一定的不足。

超声心动图;初发急性心肌梗死;室壁运动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 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 导致心肌组织急性、严重缺血, 甚至发生相应的心肌坏死, 且容易并发急性左心衰竭为泵衰竭, 病情凶险, 病死率高[1]。本文总结分析了近两年本院住院治疗的初发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1例, 根据临床发病特点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的相关资料, 探讨初次发生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脏室壁运动及结构改变情况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1例, 所有病例均排除早期心肌再梗死、陈旧性梗死、瓣膜性心脏病, 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等其他影响室壁运动、心功能的心脏疾病。其中男48例, 女23例, 年龄40~55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2001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学分支提出的AMI的诊断标准, 至少具备以下3条标准中的2项, ①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病史, ②心电图的动态演变过程,③心肌酶谱的动态改变。

1.2超声心动图检查 应用Plilips公司HD-11及GE公司的VIVID-S6超声诊断仪, 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24 h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检查方法除常规检测外, 要加强观察心肌回声的强度异常、心脏室壁的厚度变化情况以及心脏各个节段、室壁的运动情况。以左心室壁16节段在心尖四腔切面中将左室壁划分为:室间隔心尖段、室间隔中段、室间隔基底段、侧壁心尖段、侧壁中段, 和侧壁基底段6个节段。测量各个节段的室壁收缩快速射血期最大厚度和舒张期末厚度, 并计算室壁收缩期增厚率(取3个心动周期的平均值), 室壁收缩期增厚率=(收缩期厚度-舒张期末厚度)÷舒张期末厚度×100%。

1.3初发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特征 ①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 室壁收缩期梗死区域所对应的节段心室壁运动明显减弱、消失或呈现矛盾性运动。②室壁收缩期增厚率也现异常, 室壁收缩期梗死区域所对应的室壁节段增厚率明显减低、消失或变薄。③室壁厚度、心肌回声出现异常, 梗死区域所对应的节段室壁明显变薄、心肌回声减弱或增强、心内膜回声不均匀或断裂。

2 结果

71例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中, 出现典型心肌梗死特征的有59例(男39例, 女20例), 超声心动图所测示的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部位与心电图估测的心肌梗死部位基本相一致。12例患者中(男9例, 女3例)左室结构形态及室壁运动均未见出现明显异常改变, 未检测出的几率是28.17%。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 患者在出现比较严重或持久性心肌缺血的情况时, 会出现部分心肌坏死, 出现心绞痛、心动过速、发热、严重情况下伴有低血压休克等症状, 如果心肌缺血>1 h, 就会有心肌梗死的高风险, 甚至产生室间隔穿孔等急性心肌梗死最严重的并发症[2]。

心肌的供血情况与心脏室壁的运动异常有着密切联系,局部性室壁运动异常是造成心肌缺血的主要基础原因。国内学者进行大量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3,4], 急性心脏冠状动脉在血流阻断后, 会即刻引起其供血区、心肌等相应部位出现节段性的室壁运动异常。临床超声检查提示, 冠心病引发心肌缺血时,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节段性室壁运动和室壁增厚率减弱或消失。而收缩期室壁厚度变薄和节段性心室壁矛盾运动是发生心肌梗死时特异表现, 应与一过性心肌缺血相鉴别。

临床上超声心动图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已确诊、疑似缺血性心脏病领域中, 对病情的诊断、临床治疗、并发症的检测以及疾病的预后评估等各阶段均具有重要意义[5], 初发性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可显示, 梗死区域对应的心肌组织回声较正常组织具有明显减低的特点;而心内膜回声也会随之出现不均匀、连续中断等特征, 而病程延长后,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显示梗死区域局部心肌组织回声可逐渐增强, 但室壁厚度变薄, 上述诸多特征对心肌梗死诊断都可以提供充足的客观依据, 并且临床上可以根据室壁运动情况、室壁厚度异常部位、节段等来判断心肌梗死的发生部位及范围。

本文71例患者中, 出现典型的超声心动图的心肌梗死特征的有59例, 超声心动图所显示的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部位与心电图估测的心肌梗死部位基本相一致;12例患者左室结构形态及室壁运动均未见出现明显异常改变, 未检出率28.17%, 对在本次所测的阴性结果中, 可能与心肌梗死的发生范围比较小、非穿壁性、室壁运动异常波动小, 以及室壁厚度改变小等方面有关, 也可能与操作医生对室壁运动异常观察的敏感性不够有关。由此可见, 对于初次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超声心动检查时应仔细扫描, 加强敏感和疑问区域的检查。

综上所述, 超声心动检查可清楚、直观地反应出心脏室壁运动情况、室壁厚度, 在心梗的诊断中有一定的作用, 但在初次急性心梗的检查中, 对于心脏形态结构及室壁运动正常的患者中, 应加强警惕性, 以防漏诊或误诊。

[1]吕云霞, 王增民, 刘东亮, 等.急性心肌梗死冰法急性左心衰竭42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32):115-116.

[2]曲巍, 于波.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57例分析.中国综合临床, 2015, 31(1):1-3.

[3]李治安, 李建国, 刘吉斌.临床超声影像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85-204.

[4]张缙熙, 简文豪.临床实用超声问答.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6:72-79.

[5]杨柳茵, 陈纪言.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室壁运动及心功能损害与发病超声检查时间的关系.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3, 19(5): 552-55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3.045

2015-10-16]

472143 三门峡市第三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收缩期心动图节段
高速铁路节段箱梁预制场规划设计研究
超声心动图诊断Fabry病1例
王新房:中国超声心动图之父
心脏超声在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中的价值
早孕期超声心动图在胎儿严重先心病中的应用
超声心动图诊断Loffler心内膜炎1例
硝酸酯类药物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有益作用研究
波依定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长、短节段融合内固定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并发症分析
桥梁预制节段拼装施工技术发展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