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老年脑出血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2016-01-26 15:24赵春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3期
关键词:人性化脑出血常规

赵春苗

人性化护理在老年脑出血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赵春苗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在老年脑出血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00例脑出血老年患者, 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 每组50例。常规组采用一般护理方法, 干预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 比较两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干预组满意度为96.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2.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老年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临床意义重大, 值得推广并应用。

脑出血;老年;人性化护理

本文旨在探究人性化护理在老年脑出血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为临床护理提供相关的参考意见, 现将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脑出血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疾病治疗前均经临床确诊为脑出血, 且均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 每组50例。干预组男女比例28:22, 年龄最小56岁,最大82岁, 平均年龄(65.3±5.6)岁, 病程最短1.2 h, 最长7.6 h, 平均病程(3.5±1.3)h。常规组男女比例27:23, 年龄最小59岁, 最大80岁, 平均年龄(65.8±4.7)岁, 病程最短1.3 h,最长7.8 h, 平均病程(3.6±1.5)h。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常规组采用一般的临床护理模式, 包括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相关的注意事项、遵医嘱服药、心理辅导等。干预组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上加用人性化护理模式, 包括病情观察、用药护理、并发症护理、心理护理、脑血管意外护理等。

1.3观察指标 采用本院自拟满意度调查表,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分为满意、不满意, 探究两组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组48例满意, 2例不满意, 满意度为96.0%(48/50);常规组36例满意, 14例不满意, 满意度为72.0%(36/50), 干预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生活方式的改变, 高血压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 该类疾病的病死率较高、病情发展快、预后差,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因此, 对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工作十分关键。本次研究中干预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 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主要包括:①严密观察病情。患者入院后, 应及时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恶心、呕吐、四肢麻木、口齿不清[1]等早期症状, 若出现异常情况应考虑为脑出血的可能因素, 并及时上报主治医师进行对症治疗。对患者意识状态进行观察,主要内容包括:若出血量较少, 可考虑为意识障碍程度较轻;若出现深度昏迷现象, 说明患者的出血量可能较多;体温:患者多为低热症状, 若脑桥[2]的出血量较多, 应考虑是否为持续性高热等。②脑血管意外。若为急性期患者应及时卧床休息, 护理人员可将患者的床头或枕头抬高, 给予冰袋敷患者头部, 可以降低基础代谢情况。③用药护理。护理人员应遵照医生的嘱咐指导患者正确使用降压药物, 且血压应相对稳定, 降压速度不可过快, 防止患者出现脑部供血不足, 造成缺血、缺氧等不良情况。此外, 还应给予适量的甘露醇[3]降低患者的颅内压, 以防出现脑水肿情况。④并发症护理。脑出血患者多伴有泌尿系统感染, 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平常多饮水、多排尿, 以免出现逆行性感染等不良情况。由于老年患者长期处于卧床状态, 身体长时间受到局部压迫, 容易出现压疮, 要求护理人员定时为患者翻身,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 防止出现压疮。同时告知患者家属加强护理, 经常帮助患者按摩受压处, 促进血液循环, 也可用温水擦浴。除此之外,脑出血老年患者容易出现低氧血症、肺部感染等情况, 要求护理人员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及时进行吸痰, 告知患者多咳嗽, 促进排痰;若患者痰液黏稠,可给予糜蛋白酶[4], 并嘱咐患者禁止摄取坚硬、粗糙、刺激性较大的食物, 禁止烟酒等。⑤心理护理。脑出血患者发病后多处于昏迷状态, 清醒后可出现负性情绪, 如情绪异常强烈, 不肯接受现实, 暴躁、极度消沉、抑郁等, 不良情绪会对患者的病情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严重者可再次出现脑出血等恶劣情形。

根据上述情况, 护理人员应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以人性化护理为出发点, 仔细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 并给予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患者缓解或消除不良心理状态,建立对自身疾病的正确认知, 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与信心,积极面对疾病治疗。焦虑型患者容易出现担心、忧虑、紧张等心理状态, 护理人员应及时对患者解释病情, 放松患者心情;抑郁情绪已经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且过多压抑自身的情绪, 护理人员应多关心、鼓励患者, 耐心进行开导, 使得患者能够积极配合疾病治疗。同时告知患者家属多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 帮助患者早日走出心理阴影, 积极面对疾病治疗。

综上所述, 对脑出血老年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临床意义重大, 值得推广并应用。

[1]张凤霞.浅谈人性化护理在老年脑出血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求医问药(学术版), 2012, 10(4):614-615.

[2]武文娟, 孙晓明.个体化人性护理对老年高血压病人并发症的影响.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 8(21):15-16.

[3]朱丹.人性化护理在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脑出血中的应用.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20):599-600.

[4]张秋野, 王洪波, 梁玉侠, 等.人性化护理对脑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中外医疗, 2014, 33(5):136, 13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3.189

2015-10-13]

471800 河南洛阳新安县中医院

猜你喜欢
人性化脑出血常规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常规之外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