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的效果分析

2016-01-26 15:24付迎菊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3期
关键词:溶栓脑梗死静脉

付迎菊

护理干预在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的效果分析

付迎菊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在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效果。方法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0例。均实施早期静脉溶栓治疗, 对照组实施常规神经内科护理干预, 观察组行针对静脉溶栓治疗护理干预措施。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和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 调查护理满意度, 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和护理干预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溶栓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静脉溶栓实施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溶栓的治疗效果, 减少溶栓并发症发生率, 提高护理满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早期;护理干预

急性脑梗死是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急性脑梗死发生后需要有效的临床救治, 其中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有效措施, 能降低此类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在实施静脉溶栓治疗过程中, 护理干预有助于静脉溶栓治疗的实施、提高临床效果、降低并发症[1,2]。本文选择在本院实施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观察护理干预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2013年2月~ 2015年2月在本院实施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均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3], 同时符合实施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相关临床条件。所选患者均无血液系统疾病, 同时排除脑出血、严重高血压、近期颅内手术患者。患者均对静脉溶栓药物无禁忌证。所选患者从发病到接受治疗时间<3 h。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0例。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 平均年龄(62.9±4.9)岁。对照组男22例, 女18例, 平均年龄(61.7±5.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早期静脉溶栓治疗, 同时给予控制血压、血糖等对症处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神经内科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给予针对静脉溶栓治疗的溶栓护理干预措施:①溶栓前护理。护理人员做好溶栓治疗前的相关准备事项, 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初步评定, 让患者了解溶栓治疗相关知识, 消除患者对溶栓治疗疑虑。了解患者药物过敏史, 协助患者检查凝血功能情况。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消除患者溶栓治疗前的不良情绪。溶栓治疗前做好心电监护设备的连接, 建立静脉通道。②溶栓中护理。患者取平卧位。专门静脉通道匀速泵入静脉溶栓药物。溶栓过程中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是否有皮疹、发热等。泵入过程中观察药液是否有外渗等, 溶栓过程中每隔15 min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定1次。③溶栓后护理干预。溶栓后嘱咐患者卧床休息, 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协助护理。定期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定, 如有病情改变及时上报临床医师。观察溶栓后脑出血发生情况, 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呼吸等改变情况。

1.3观察指标和疗效评定标准[4]①观察患者溶栓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 主要观察出血情况及灌注性脑损伤发生情况。②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自设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实施调查), 观察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 本次调查满分为100分, >80分为满意;60 ~79分为基本满意;<60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③对两组干预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定, 治疗和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消失, 患者意识恢复到清醒状态, 为显效;治疗和护理干预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较干预前有所缓解及减轻,意识状态有所恢复, 日常生活活动受到限制, 为有效;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干预后, 神经功能缺损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较治疗前没有改善甚至病情恶化, 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和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评定结果比较观察组治疗和护理干预后显效22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疗和护理干预后显效15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 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出血1例、灌注性脑损伤1例)发生率为5.0%;对照组并发症(出血3例、灌注性脑损伤4例)发生率为17.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对护理满意28例、基本满意11例、不满意1例, 护理满意度为97.5%。对照组中对护理满意19例、基本满意12例、不满意9例, 护理满意度为77.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小结

静脉溶栓治疗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产生了显著临床效果, 有力提高了此类患者预后, 降低了病死率和致残率。在实施溶栓治疗过程中, 护理干预亦十分重要。通过溶栓前护理、溶栓中护理、溶栓后护理能显著提高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效果, 能够显著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程度, 减少静脉溶栓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5,6]。本文结果显示, 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出血及脑灌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 说明针对静脉溶栓治疗实施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 护理效果显著, 值得借鉴。

[1]王秀容, 舒亚梅.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护理体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3(10):315-316.

[2]张焕云.护理干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25):211-213.

[3]魏妮萍, 张弦, 雷久革.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急诊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 7(20):106-107.

[4]高岭燕, 王务萍.东菱迪芙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安徽医药, 2011, 8(12):1619-1621.

[5]覃尚红.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进展.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21):251-252.

[6]周茹.观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护理.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 10(11):126-12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3.213

2015-10-19]

473000 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猜你喜欢
溶栓脑梗死静脉
腰静脉及腰升静脉变异一例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溶栓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近期及远期康复预后的影响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