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2016-01-26 15:24陈杰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3期
关键词:医嘱神经功能优质

陈杰英

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陈杰英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8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 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评定遵医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 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遵医情况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患者的遵医行为, 提高患者对护理干预措施的满意度, 临床效果显著。

老年急性脑梗死;优质护理;满意度;遵医

优质护理是对护理措施的进一步优化, 是进一步对护理质量的提高。急性脑梗死严重损害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优质护理服务除了更好的为患者提供细化护理服务外, 同时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内容的满意度[1]。本文选择本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 观察优质护理对此类患者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共80例(均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2])为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上述患者年龄均>60岁, 且无脑出血病例, 无精神障碍。所选患者家属均积极支持临床治疗和护理干预且患者均意识存在。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0例。观察组中男、女分别为21、19例, 平均年龄(66.9±6.7)岁。对照组中男、女分别为22、18例, 平均年龄(67.1±8.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急性脑梗死护理干预, 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 具体包括:①心理情绪优质护理。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前要充分了解患者不良情绪, 每例患者的心理情绪存在差异, 针对心理情绪特点实施优质心理干预措施,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提高患者配合医护操作的积极性, 提高治疗效果。②康复训练优质护理。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病情稳定情况尽早实施。制定康复训练方案后, 护理人员要针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特点及肢体运动障碍情况实施优质护理干预, 在康复训练过程中要进行一对一指导和协助, 从被动训练到主动训练, 护理人员要进行详细指导, 教会患者家属或患者训练方法[3]。③饮食方面优质护理。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食, 进食过程中避免速度过快, 饮食要以低脂、低盐、高蛋白及高维生素为主, 长期卧床患者要增加纤维性食物摄入,利于大便通畅而避免便秘。④用药优质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用药进行详细指导, 鼓励患者正确对待医嘱并能够严格遵守医嘱, 通过说服教育等方式让患者其了解遵医的重要性, 提高患者遵医行为程度。⑤家庭支持方面的优质护理。对患者家属进行脑梗死方面的知识讲座, 让其了解积极支持和参与对患者功能改善的重要性, 对患者家属进行安慰和鼓励, 使患者感受到家属的温暖及支持, 提高患者预后。

1.3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采用NIHSS神经功能缺损量表对患者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进行评定。评定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完全遵医(患者能够完全遵守医嘱且严格执行)、部分遵医(患者对医嘱不能完全遵守, 执行过程中有遗漏)、不遵医(患者不能根据医嘱执行或随意自行改变医嘱)。自行设计护理满意度量表评定两组护理满意度, 评定项目包括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服务技术水平、护理服务效果等, 总评分为100分, 分为满意(>80分)、基本满意(60~80分)和不满意(<60分)。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NIHSS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干预前后NIHSS评分分别为(29.3±4.1)、(11.2± 3.3)分;对照组分别为(29.1±3.8)、(17.5±2.8)分。护理干预前观察组NI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遵医和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观察组中完全遵医26例、部分遵医12例、不遵医2例, 完全遵医和部分遵医所占比例为95.0%;对照组中完全遵医19例、部分遵医11例、不遵医10例, 完全遵医和部分遵医所占比例为75.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满意24例、基本满15意、不满意1例)为97.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满意19例、基本满12意、不满意9例)为77.5%。观察组遵医情况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发生后, 患者除了存在神经功能缺损外, 其生存质量也严重受损。临床干预急性脑梗死措施中, 临床治疗和康复治疗是重要干预内容, 而积极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预后[4,5]。优质护理干预是对护理干预措施的进一步优化, 目的是提高服务质量, 促进患者康复。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后, 观察组在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方面、遵医行为方面、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这与优质护理服务的特点分不开的, 优质护理目的是提高服务质量, 对护理措施的进一步精细化, 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需求得到充分满意, 使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得到充分体现[6,7]。

总之, 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 提高患者对护理干预措施的满意度, 效果显著。

[1]姜鸿, 赵海霞.护理干预对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康复的影响.临床护理杂志, 2011, 3(4):25-26.

[2]黄庆萍, 农礼荣, 赖增桥, 等.系统化护理干预模式对脑梗死患者身体功能恢复的影响.当代医学, 2013, 7(11):111-112.

[3]胡云静.循证护理在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中国卫生产业, 2013, 10(25):49-50.

[4]徐世英.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影响.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10(11):243-245.

[5]成巧梅, 宋葆云, 李玮.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伴抑郁症状患者康复效果研究.护士进修杂志, 2010, 6(2):103-105.

[6]颜雅玮.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焦虑抑郁的影响.中国现代医生, 2010, 5(33):75-76.

[7]罗小英.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2, 3(2):26-2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3.215

2015-09-21]

473000 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监护室

猜你喜欢
医嘱神经功能优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静脉用药调配室不合理医嘱分析及对策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