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社区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观察

2016-01-26 15:24于潇菡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3期
关键词:血压高血压研究组

于潇菡

高血压社区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观察

于潇菡

目的研究并观察高血压的社区管理对于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掌控效果。方法102例高血压患者, 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51例。对照组实行血压掌控的方式为常规治疗, 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加以实行高血压社区管理方式。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治疗满意程度及生活好转度。结果研究组患者血压的指标优于, 治疗满意度和生活习惯好转度都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照患者的情况, 使用恰当的社区高血压掌控措施, 可以让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得到好转与提升, 增强医治的效果, 使患者的生活习惯得以优化。

社区管理;高血压;血压控制

高血压属于心内科常见病症之一, 在我国有着较高的发生率, 80%以上的患者需终生服用降压药, 其易引发各种并发症[1], 如脑卒中、冠心病、心律紊乱、心肌梗死、肾衰竭、心绞痛等, 对人类健康具有严重危害[2]。对社区高血压患者, 进行有效管理, 可一定程度改善治疗效果, 本文对2009年1月~2014年1月本院社区管理中的102例高血压患者实行研究与探讨, 并对其中51例高血压患者在基础的疗效上加以实行社区管理方式,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2例高血压患者, 按照高血压诊断的标准, 在未服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 舒张压≥90 mm Hg(1 mm Hg=0.133 kPa)或收缩压≥140 mm Hg确诊。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51例。研究组中男30例, 女21例, 年龄42~77岁, 平均年龄(56.3±9.4)岁, 病程2~14年, 平均病程(10.2±1.2)年;有20例合并糖尿病, 31例合并高血脂;对照组中男35例, 女16例, 年龄41~76岁, 平均年龄(55.4±9.2)岁, 病程1~15年,平均病程(9.7±1.7)年;25例合并糖尿病, 26例合并高血脂。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到医院门诊并且给予惯例的血压掌控措施进行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对症给予药物治疗, 并且叮嘱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复诊, 使得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血压的测量和调节药品的剂量。研究组患者提供在对照组医治措施基础上加以使用社区管理的血压掌控方法。

1.3观察指标 1周后, 对比统计两组的血压掌控效果、生活习惯好转度以及医疗的满意程度。采用自拟满意度调查表与满意程度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效果一般、不满意。满分100分, 非常满意为>90分;基本满意为80~90分;效果一般为60~80分;不满意为<60分。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效果一般)/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血压掌控的情况比较 对照组治疗后的收缩压为(150.4±7.0)mm Hg, 舒张压为(90.8±5.3)mm Hg;研究组治疗后的收缩压为(126.7±8.5)mm Hg, 收缩压为(81.5±5.1)mm Hg,研究组的收缩压与舒张压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比较 对照组中满意度评分>60分40例, 满意度为78.4%;研究组满意度评分>60分48例,满意度为94.1%。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生活习惯的好转状况比较 研究组对血压控制使用社区管理的方式, 大部分能对治疗知识和血压控制有着较好的了解(只有1例患者了解较少), 但是对照组患者的了解程度明显少于研究组(有8例患者缺少必要的了解), 此外社区医疗人员对研究组患者实行了科学的指导, 大部分患者开始养成少油少盐, 少酒戒烟的生活习惯, 相对于对照组,得到了显著改观。

3 讨论

高血压可以分为继发性与原发性两种[3]。由于高血压引起的动脉压增高, 使得脑、血管、肾脏和心脏等器官的功能性与器质性发生改变, 使之伴有全身性的疾病[4]。

本文选取本社区收治的102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 其中51例患者到医院门诊处以及常规的方法进行医治, 另外51例高血压患者则在本社区接受常规的社区管理高血压控制。社区的管理在正常的用药情况下, 经过负责的医疗人员对患者建立并且管理其健康档案、做好在规定时间段的记录和血压测量、拟定健康计划与宣传健康的常识、对患者的心理进行疏通、对患者给予针对性且个性化的血压控制医疗服务, 和常规的控制医治方式所对比, 血压指标能得到更有利的控制, 使患者在治疗效果上能更加满意, 从而提升满意程度, 患者和医疗人员的关系也可以得到改善, 在此还可以使患者更为科学的了解高血压以及认知有关的常识, 日常的生活习惯也逐渐良好起来。

[1]姚松梅.高血压社区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观察.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5, 29(2):34-35.

[2]曾新颖, 王丽敏, 王临虹, 等.中国3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的现状研究.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3, 47(11):1014-1019.

[3]樊吉义, 张桂萍, 蔡军, 等.东湖区高血压社区管理效果评估研究.现代预防医学, 2011, 38(22):4635-4636.

[4]刘宇婷, 杜亚平.高血压社区管理研究的进展.中华全科医学, 2010, 8(4):486-48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3.226

2015-11-04]

100031 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血压高血压研究组
《全国高血压日》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