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管理中渗透人本思想的措施探索

2016-01-28 21:05马菊彦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人本思想渗透

马菊彦

摘 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当前各行各业都推崇的理念。在小学教育管理中,渗透人本思想,是新时期、新形势下,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小学教育管理中渗透人本思想,要注重在教职工的队伍建设、学生工作、课堂教学活动、以及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人本思想。本文首先阐述了“人本思想”的的内涵,在此基础上,详细探讨了具体的渗透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育管理;人本思想;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072-01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深化,如何在新课标背景下创新教学理念,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结合学校的实际发展特点,提高教育水平、管理效率,提升教学质量,是当前小学教学管理急需解决的问题[1]。将人本思想渗透在小学教育管理中,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笔者结合丰富的小学教育管理经验,首先阐述了人本思想的内涵,又详细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具体的渗透策略。

一、人本思想的内涵

人本思想是物本思想的对立面,指的是“以人为本”,即把人放在一个根本的位置上,或重要的位置上,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满足人的正常需求,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学校将人本思想渗透到教育管理中指的是,将管理者、教师、学生作为管理的核心,将关心人、尊重人、激励人的思想用于教学管理,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潜能,对教师和学生进行的管理,最终实现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的目的。

二、小学教育管理中渗透人本思想的措施

1、人本思想在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实施

(1)量化评估制度要注重体现对教职工的激励。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深化,当前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已经进入到了量化管理的阶段,具体的管理措施是:制定相关的指标,对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各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计算,对教师工的工作绩效进行考核。这种管理方式,一定程度上,损害了部分教职工的积极性,同时也失去了一定的公允性。单纯的利用这种量化管理,并不能对教师的工作情况进行真实的反馈。据相关调查显示,2015年4月,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课题组对全国17个地区,3000多名教师进行了调查,发现有51.34%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而调查其原因,发现主要是工作压力太大,而纠其真正原因,却并非是教师工作过于辛苦,而是学校管理和评级机制给教师造成了太大压力。这种情形,不利于教职工工作积极性的提高。因而,学校在制定制度时,要加入激励机制,让制度变得合情合理,定期加强和教职工的沟通,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长期以往,才能有效的提升教学质量。

(2)鼓励教师参与管理。让被管理者参与组织的管理,有利于增强被管理者的归属感。学校要鼓励教职工参与到学校管理中,让教师有充分表达个人意见的权利。同时,还要将教职工当做学校的主人,利用定期开展教师座谈会等方式,加强和教职工间的交流和沟通,鼓励教师说出自己的意见,让他们为学校的管理出谋划策。

(3)注重提升教师的素质。高素质的教师,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学校教育管理者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积极向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让教师了解外界的信息,开阔视野,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人本管理理念在学生工作中的应用

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未定型,各方面还处于变动中,有极强的可塑性和发展潜能[2]。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尊严,有一定的人际关系。教育管理者,要注重将小学生当做独立的个体,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潜能。在教育管理工作中,能够成为一名伯乐,真正欣赏小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启迪学生的智慧,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3、课堂教学要体现人本思想

课堂教学,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过程,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合作能力。而教师要注重成为学生学习掌握学习方法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身心发展特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教育教学。例如,一些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将小学生当做嗷嗷待哺的婴儿,将各种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这种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在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指导,同时还要注重用高尚的品德熏陶学生,用渊博的知识激励学生,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掌握学习方法,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

4、注重构建人文教育文化,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指的是,用人文的方式进行学校教育管理。管理者要放手让教师积极探索新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充分发挥教职工的积极能动性,鼓励教师参与到学校教育管理中,为教育管理服务。管理者在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评判时,不能以量化形式进行评估,而应该将教师的教学经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教师的工作热情、工作态度、教师的创新能力、道德素养等方面的内容,列入评价体系中,积极为教师的教学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3]。而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注重用“宽容、理解”的姿态对待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欣赏每一个学生身上的独到之处,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保护学生、爱护学生,重视人本思想,并带动家长和社会,积极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文氛围,让学生在一个健康、绿色的校园中,获得新知。

将人本思想渗透在小学教育管理中,能够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变革传统教学模式,提高管理者、教师、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提高自身的素养,这能够有效的保证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清涛.小学教学管理人本思想之我见[J].小学教学参考,2011,(30):2.

[2] 蔡 清.小学教学管理人本思想之我见[J].陕西教育(行政),2010,(7):26.

[3] 潘会国.实现人本思想的小学教育管理模式[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z1):360-360.

猜你喜欢
人本思想渗透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解读
人本思想融入学前教育管理策略分析
人本思想在中职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基于人本思想的本科教学管理相关问题探讨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