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弥散张量成像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作用探讨

2016-01-28 09:44周金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9期
关键词:张量前列腺癌良性

周金泉

MRI弥散张量成像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作用探讨

周金泉

目的研究磁共振(MRI)弥散张量成像对于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诊断价值。方法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各3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MRI弥散张量成像,比较两种疾病的各项异性值(FA)和平均表观弥散系数(ADC)的变化。结果前列腺癌患者的FA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ADC低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P<0.05)。结论MRI弥散张量成像能够明确地显示前列腺组织的微观组织结构,可以为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提供明确的诊断信息,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拥有临床价值。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前列腺疾病;诊断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临床诊断水平的提升,前列前疾病在临床上的发病率不断的上升。前列腺疾病是成年男性的常见和多发疾病,患者临床症状主要有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严重地影响着男性的生活质量[1]。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前列腺疾病在临床的发病率上呈现逐年升的趋势。对前列腺疾病进行早期的诊断,直接关系着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预后,提升对前列腺早期诊断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保证前列腺疾病患者的健康。MRI弥散成像技术具有软组织分辨率高的特点,可以直观的显示出前列腺的各个分区,并且对于内部的成像也有着较好的显示,多角度的显示前列腺器官,因此MRI弥散成像是现阶段用于诊断前列腺疾病应用较多的方法。本文研究了MRI弥散张量成像在前列腺疾病中的诊断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4年11月~2015年4月收治的前列腺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穿刺活检确诊为前列腺癌30例和良性前列腺增生30例,对患者进行MRI弥散张量成像检查,患者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签署研究知情书。患者年龄36~62岁,平均年龄(48.2±4.3)岁。

1.2 检查方法 患者在检查之前要引用适量的水,保持膀胱的充盈状态,受检者取仰卧位,线圈的位置定在耻骨联合的位置。全部患者进行MRI成像检查,方法:采用核磁共振仪进行扫描,在腹部相控阵线圈[2]。平扫:常规快速扫描,层距为0mm,层厚为3mm在前列腺和精囊位置进行轴面平面回波扫描,层厚为3mm,扩散的敏感梯度方向设置为15个,扩散的敏感系数分别为500 s/mm2和0 s/mm2。

1.3 检查对比 选择具有丰富检查经验的磁共振医生在不知晓检查结果的前提下进行检查的共同阅片,对成像中的病灶位置、信号特点、精囊状态、强化方式等方面进行评价,并且与病检的结果进行对照。比较两种疾病患者影像中FA和ADC的数值,从而对比两种疾病的检查差异性[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P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前列腺癌患者的FA(0.521±0.034)明显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FA(0.237±0.019)(t=39.93,P<0.05);前列腺癌患者ADC(1.152±0.137)×10-3mm2/s明显低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ADC(1.932±0.137)×10-3mm2/s (t=22.05,P<0.05)。

3 讨论

前列腺疾病主要分为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两种疾病临床症状相似,但是治疗方法却有本质上的差别。因此,临床上对前列腺疾病进行早期诊断非常重要[3]。MRI对于病灶软组织有着很高的分辨率,对于前列腺内部和周围组织情况显示的比较好,因此,是现阶段临床上用于前列腺疾病的首要检查方式。弥散张量成像是MRI的一种成像方法,其能够反映出病灶组织内部水分子的扩散情况,表现为各向异性程度,对病灶位置的细胞情况反馈出准确的信息,从而弥补单纯核磁共振成像中微观信息结果的残缺[4]。正常状态下的前列腺组织血管疾病和疾病状态下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造影剂能够很好的显示出其差异,因此对疾病的诊断有着很高的鉴别价值。

本次研究观察了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在MRI弥散张量成像中的差异性,有着明显的诊断效果。从数据统计上看,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的FA值和ADC值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在临床诊断中,根据这种差异可以对两种疾病进行准确的鉴别。MRI弥散张量成像能够观察到扫描中弥散梯度水分子扩散情况,并且能够准确地描绘出弥散的各向异性值,各向异性的程度越高,则FA的值越大;ADC表示水分子自由移动的程度,能够显示出病灶处水分子的扩散情况,ADC的值增大,表示水分子的弥散情况增加[5]。从细胞密度上看,FA和ADC数值呈负相关,因此,对于细胞密度的对比也可以作为疾病确诊的依据。前列腺癌的弥散主要发生在外周带,癌区细胞数目明显增加,并且细胞排列紧密,组织间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纤维性增生,排序紊乱,因而FA数值较大,而ADC数值较小;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弥散主要发生在中央带位置,虽然腺体有着增生情况,但是也会出现腺体分泌减少的现象,细胞排列不紧密,故而FA数值较小,ADC数值较大[6]。在临床的诊断中,根据FA、ADC的值和弥散张量成像进行疾病的诊断鉴别,能够提升疾病诊断的准确率,从而进行早期诊断治疗。

在临床研究中,何海青等[7]研究了MRI弥散张量成像在前列腺病变中的应用效果,发现其能够明显检查出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相关差异,与本文研究结果相同,说明本文研究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总之,MRI弥散张量成像能够对不同前列腺组织中的FA和ADC数值进行明确计算,通过对比其数值差异来鉴别患者疾病,结合图像病灶区细胞情况进行疾病的准确诊断,影像学检测价值高,可以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应用。

[1]王丽娟,袁曙光,闫东,等.前列腺癌的磁共振DWI诊断价值.放射学实践,2009,24(6):661-663.

[2]周洁.MRI弥散张量成像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1,32(2):233-237.

[3]任静,宦怡,常英娟,等.DWI在正常前列腺及前列腺疾病的初步应用.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7,23(5):748-751.

[4]Sato C,Naganawa S,Nakamura T,et al.Differentiation of noncancerous tissue and cancer lesions by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values in transition and peripheral zones of the prostate.J Magn Reson Imaging,2014,21(3):258-262.

[5]张宏江,王家平,袁曙光.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价值.医学综述,2013,16(20):3772-3774.

[6]李百升,罗洪海,祝刚,等.浅谈弥散张量成像在诊断弥漫性轴索损伤中的作用.求医问药(学术版),2011,9(9):232-234.

[7]何海青,樊树峰,陈邦文,等.MR扩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温州医学院,200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9.023

2015-12-28]

445000 湖北省恩施州民族医学院影像科

猜你喜欢
张量前列腺癌良性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一类张量方程的可解性及其最佳逼近问题 ①
严格对角占优张量的子直和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四元数张量方程A*NX=B 的通解
一类结构张量方程解集的非空紧性
MTA1和XIAP的表达与前列腺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前列腺癌,这些蛛丝马迹要重视
“四个注重”让家事审判良性发展
前列腺癌治疗与继发性糖代谢紊乱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