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山国尼泊尔

2016-01-29 16:43程宇航
老区建设 2015年23期
关键词:尼泊尔旅游业旅游

在我国西南面,毗邻西藏的地方,有一个国家叫尼泊尔。虽说是我国的友好近邻,但大多数国人对它却是了解不多、知之甚少。知悉它的“最大公约数”,恐怕莫过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为中国和尼泊尔所共有”。

一、一个只有两个邻国的神秘山国

尼泊尔是一个内陆山国,位于喜马拉雅山中段南麓,北边与中国的西藏自治区接壤,东、西、南三面则被印度所包围——本来,尼泊尔东边是与锡金为邻,但1975年锡金被印度吞并之后,其东边之邻国也是印度了。所以,尼泊尔只有两个邻国,这在世界上是很少见的。

1.“雪山王国”

尼泊尔地处喜马拉雅山脉,这个山脉成为尼泊尔和中国的天然国界。包括珠穆朗玛峰(在尼泊尔称的萨加玛塔峰)在内,世界10大高峰有8个在尼泊尔境内。而其中最吸引人的是终年白雪皑皑的珠穆朗玛峰,所以有着“雪山王国”的美称。

尼泊尔东、西、北三面群山环绕,因此自古有“山国”之称。从北边8000多米高的世界屋脊,到南部台拉河只有海拔70米的谷地平原,海拔高度在短距离里如此急剧陡降,世上少有。而这,恰恰造就了尼泊尔多姿多采的气候和自然美景。

2.地形地貌

尼泊尔境内山峦重叠,境内多高峰。全国分北部高山、中部温带和南部亚热带三个气候区。北部为高寒山区,终年积雪,最低气温可达-41℃;中部河谷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如春;南部平原常年炎热,夏季最高气温为45℃。在同一时间里,当南部平原上酷热异常的时候,首都加德满都和帕克拉谷地里,则是百花吐艳,春意盎然,而北部山区却是雪花飞舞的寒冬。

3.神秘山国

尼泊尔是一个山区国家,经济落后,交通不便,民风淳朴,外界对之了解甚少。因此,对外部世界来说,尼泊尔是一个神秘山国。

尼泊尔拥有多个世界之最:

拥有世界上8000以上的山峰最多的国家。

世界上最深的峡谷在尼泊尔,叫做Kali Gandaki Gorge。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在尼泊尔,叫Tilicho Lake 。

尼泊尔是佛教发源地(而不是许多人所误解的印度)。大约在公元前563年,佛祖释迦牟尼就出生在尼泊尔的蓝毗尼古迦毗罗卫国境内。

尼泊尔,曾经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印度教国家,全国差不多有80%的人口是印度教徒。直到5年前(2010年)实行共和制政体才成为世俗国家。

二、一个从古老王国迅速转制成为现代民主制的国家

1.古老王国

尼泊尔是亚洲的古国之一。公元前6世纪,尼泊尔人就已在加德满都河谷一带定居,出现了一些国家,主要有基拉特(公元前6世纪—公元4世纪)、李查维(公元4—13世纪)、玛拉(公元13世纪—1768年)等王朝。

17世纪中叶廓尔喀人兴起,在西部甘达基河沿岸建立了一个小王国(沙阿王朝的前身),1768年,巴里斯威·那拉扬·沙阿统一了尼泊尔地区,结束了加德满都谷地三城分地割据的状态。尼泊尔语——西部地区的一种印欧语系语言,代替了尼瓦尔语成为官方语言。

2.外力侵染

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占领印度后,渐渐向北进发,经常侵略哲孟雄、不丹等小国。1814年,尼泊尔遭到英国入侵,被迫割让大片领土给英属印度,外交受英监督。1846年,亲英的忠格·巴哈杜尔·拉纳将军发动政变,国王大权旁落,拉纳家族世袭首相。1923年,英国承认尼泊尔独立,并与尼泊尔签订了“永久和平条约”。

3. 君主立宪

1950年,国王特里布万和王储马亨德拉在印度支持下,通过谈判恢复王权,拉纳家族统治结束。1951年2月,特里布万国王颁布临时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1960年,马亨德拉国王取缔政党,实行无党派评议会制。1972年,比兰德拉国王即位。1990年,尼泊尔爆发大规模人民运动,比兰德拉国王被迫实行君主立宪的多党议会制。

2001年,王室突发血案,比兰德拉国王等王室成员遇害,国王胞弟贾南德拉登基。2002年5月,贾南德拉国王解散议会,并于同年10月解散内阁,直接干政。2005年2月,贾南德拉再次解散政府,亲自执政。2006年,“七党联盟”与尼共(毛主义)联手发动反国王街头行动,尼泊尔恢复议会。

4.走向共和

2006年5月,尼泊尔议会通过新内阁提交的决议草案,解除国王拥有的一切特权,规定尼泊尔为“世俗国家”,议会成为全国最高权力决策机构。2007年12月,尼泊尔执政的七党联盟领导人签署协议,决定废除君主制。2008年4月,尼泊尔举行制宪会议选举,尼共(毛主义)取得220个制宪会议席位,成为最大政党。2008年5月27日,尼泊尔制宪会议成员宣誓就职,尼泊尔制宪会议正式成立。次日,尼泊尔制宪会议第一次会议通过议案,宣布取消君主制,将国体改为联邦民主共和国。

三、一个资源丰富却经济落后的国家

1.资源丰富

尼泊尔资源丰富,不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还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水能资源。

⑴矿产资源:主要有金属矿藏铁、铜、锌、铅、镍、钴、钼、金、钨、钛和银等,非金属矿藏有菱美矿、石灰石、白云石、大理石、石榴石、云母、石墨、石英、陶土、磷矿、花岗石、硅岩、宝石等,能源矿产有石油、天然气、铀、地热和煤。

⑵生物资源:境内共有6500多种植物,1000多种野生动物和鸟类。

⑶水资源:尼泊尔水能蕴藏量达8300万千瓦,约占世界水电蕴藏量2.3%。其中2700万千瓦可发展水力发电。尼泊尔是世界上除巴西之外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有产出83000兆瓦清洁水电的潜力。

2.经济落后

尼泊尔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⑴农业:尼泊尔是一个农业国,80%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农业总产值约占生产总值(GDP)的40%。山多地少,全国有耕地面积325.1万公顷,占幅员面积约18%,人均耕地面积2.5亩。主要农作物有稻谷、玉米、小麦,经济作物主要有甘蔗、油料、烟草等。

⑵工业:尼泊尔工业基础薄弱,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主要有制糖、纺织、皮革制鞋、食品加工、香烟和火柴、黄麻加工、砖瓦生产和塑料制品等。工业产值占GDP的20%左右。

⑶交通:境内交通以公路和航空为主。截至2012年3月,公路总长为23454千米,其中沥青路面9917千米。有各类机场45个,直升机停机坪120个。除首都有一国际机场外,其余为简易机场。有一家国营的尼泊尔航空公司、6家私营航空公司和一家私营直升飞机公司。国内主要城镇有班机通航;同中国、印度、巴基斯坦、泰国、孟加拉国、文莱、新加坡、中国香港、阿联酋、德国和英国等国家和地区通航。

⑷外援:经济严重依赖外援,预算支出的1/3来自外国捐赠和贷款。2012年,尼泊尔接受外国援助达14.79亿美元,主要援助国和国际组织是:英国、日本、印度、美国、挪威、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和欧盟等。经合组织发布的《2014全球发展援助展望》报告显示,预计尼泊尔接受的发展援助将由2014年的10.2亿美元增加到2017年的10.9亿美元。尼财政部负责人称,截止2015年3月底,尼泊尔本财年(2014年7月16日至2015年7月15日)接受的外援承诺达到25亿美元新高。

四、颇具旅游业发展前景的国家

“这里有世界上最原始的风情和最善良的人群,

这里是人文摄影的天堂……”

尼泊尔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是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

1.丰富的旅游资源

⑴世界上最亲近自然的地方。

尼泊尔境内山峦重叠,境内高峰林立。地势北高南低,相对高度差之大为世界所罕见。河流多而湍急,大都发源于我国西藏,向南注入印度恒河。南部是土壤肥沃的冲积平原,分布着茂密的森林和广阔的草原;中部河谷区,多小山,首都加德满都就坐落在加德满都河谷里。巍巍喜马拉雅山挡住北方干冷的寒风,气候宜人,风景美丽。北部山地地区,山高谷深,云雾缭绕,高山终年积雪。

全国分北部高山、中部温带和南部亚热带三个气候区。由于地形复杂,全国气候各地不一。在同一个时间里,南北气候差别颇大:当南部平原上酷热异常的时候,首都加德满都和帕克拉谷地里,则是百花吐艳,春意盎然,而北部山区却是雪花飞舞的寒冬。

尼泊尔被誉为世界上最亲近自然的地方。这样的自然风光与景象,为尼泊尔发展旅游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⑵古迹遍地,人文荟萃

尼泊尔地处亚洲文明的交叉地,是佛教的发源地。同时,尼泊尔又是一个曾以印度教为国教的国家。印度教、佛教和皇宫的建筑金碧辉煌,颇具特色;庙宇、古迹众多,建筑、雕刻艺术精湛。这些宝贵的人文资源构成了当地独特的旅游资源,为尼泊尔的旅游业发展实乃锦上添花。

2.旅游景点/项目

⑴登山和朝圣:尼泊尔境内有200多座6000—8000米的山峰是爬山爱好者的向往之地,宗教及历史文化古迹不胜枚举。丰富的文化和宗教遗产、精美的古典建筑可供印度教和佛教徒朝圣。全国有14个国家野生动植物保护公园,可供旅游者徒步旅游和狩猎旅游。于是,徒步、登山、漂流、探险及民俗古建观赏、宗教朝圣等便成为优势旅游项目,其中徒步和登山旅游较为发达。

据统计,每年到访的外国游客中,专以登山为目的旅游者约占28%。仅珠穆朗玛峰每年就吸引约3.5万名登山爱好者前往。

很多登山客需要借助当地的夏尔巴人帮助才能顺利登顶,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当地人的收入。因为在西方和尼泊尔向导陪同下随团登顶的费用高达每人次5万美元以上,而聘请一位专职西方向导登顶的费用则要比这高出1倍以上。雇佣一位夏尔巴人的工资高达70万尼泊尔卢比(在这个人均GDP为750美元的国家,70万尼泊尔卢比相当于6900美元)。

⑵加德满都谷地:是尼泊尔世界遗产最集中的地方,主要有斯瓦扬布佛塔、老皇宫等7处著名世界文化遗产。

⑶奇特万国家公园:是印度和尼泊尔之间喜马拉雅丘陵地带中为数不多的未遭破坏的自然区域之一,也是世界上罕见的亚洲独角犀牛的栖息地和孟加拉虎的最后藏身地之一。

⑷萨加玛塔国家公园:位于喜马拉雅山区,北部与西藏珠穆朗玛自然保护区接壤。公园总面积1244平方千米,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首批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之一。

3.旅游业方兴未艾,前途似锦

⑴旅游业发展迅速

尼泊尔旅游业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初,是尼泊尔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旅游创汇是尼泊尔国家外汇收入的第三大来源。

近几年来,尼泊尔的旅游业发展迅速:

2014年,共有超过80万的游客到尼泊尔旅游,旅游业为尼泊尔吸引外资157亿卢比,创造GDP 1716亿卢比,占到GDP的8.9%。直接创造就业岗位487000个,旅游业从业人数占到就业总人数的3.5%。

2015年,预计游客有望攀升至99.7万人次,创造GDP将增长5.8%,达到1816亿卢比。

⑵“4.25”地震给旅游业以沉重打击

然而,正当尼泊尔人对2015年旅游业的发展乐观以待的时候,这年4月25日却发生8.1级地震,全国40%的地区受到影响。据初步估算,地震造成的总的经济损失将达到5000-10000亿卢比(约合50-100亿美元),约占国民经济总值的25-50%。

地震对尼泊尔旅游业的打击尤为巨大,首都加德满都的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均遭损坏,多处砖造建筑物和木造的寺院坍塌,不少历史遗迹被地震夷为平地,并且很难恢复。在此次强震中,共计损毁了14座重点古建筑,其中12座为世界文化遗产,大部分为完全坍塌,重建时间预计长达5至10年。

⑶重启中国市场,旅游业前景光明

尽管地震给尼泊尔的旅游业以沉重打击,但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尼泊尔重启中国旅游市场,为尼泊尔旅游业的恢复和发展带来了希望。在相关国际组织的严格监督下,尼泊尔的各种旅游设施不仅达到了安全保准,甚至有些设施得到了提升。

据统计,近年来赴尼泊尔旅游的外国客人数量大幅上升,中国游客的增加尤为突出。2005年,到尼泊尔旅游的中国游客不过两三万,而2014已经接近20万。中国成为尼泊尔第二大旅游客源国,仅次于印度。随着两国往来航班的不断增加以及吉隆口岸的开通,未来几年中国游客将有望达到每年25万人次。

尼泊尔将目光瞄准了涌入西藏的大拨中国游客。2015年预计将有1700万游客造访西藏,尼泊尔盘算,到西藏旅游的中国游客只要分流10%到尼泊尔,就会给它带来可观的收益。

现在,尼泊尔全境所有的世界文化遗址都已向游客开放。境内35条徒步线路仅有两条受到地震影响,旅游旺季以来,越来越多的户外运动爱好者重回大山。

重启中国市场为尼泊尔的旅游业带来了好运,预示着尼泊尔的旅游业将迎来光明的前景。

[作者简介]

程宇航,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程文燕

猜你喜欢
尼泊尔旅游业旅游
缅甸预计将于2020年第三季度重启国内旅游业
看好了!
旅游
尼泊尔的忧伤
尼泊尔的印象
尼泊尔 震后的日常生活
我国旅游信息化与旅游业增长关系的动态计量研究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