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金佛山民间八大特效药

2016-01-29 21:35林茂祥陈玉菡韩如刚金江群刘正宇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18期
关键词:金佛山特效药常山

张 军 林茂祥 陈玉菡 韩如刚 申 杰 金江群 王 黎 刘正宇

1.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重庆 南川 408435;2.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北京 100700



重庆金佛山民间八大特效药

张 军 林茂祥 陈玉菡 韩如刚 申 杰 金江群 王 黎 刘正宇

1.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重庆 南川 408435;2.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北京 100700

在第四次全国中药普查重庆市南川区调查期间,通过民间单验方收集,对金佛山民间八大特效药进行了基源鉴定、生境分布、采集加工、功能主治的调查,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该植物的性味功能、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抗菌实验等做了相应的整理。

金佛山;八大特效药;收集整理

金佛山位于重庆市南部南川区境内,由金山、箐坝和柏枝三山构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世界自然遗产,东邻武隆、道真,南连正安、桐梓,西靠万盛,北及南川城区。在该区域,汉族、苗族、土家族、仡佬族等多民族混居,长期以来在生活中逐渐融入对方,形成了一些新的风俗、文化,而民间习用药物便是其中之一[1]。在众多民间习用药物中,金佛山有八种由于其独特的疗效倍受当地各民族青睐,被当地人们称为“金佛山民间八大特效药”但也由于长期过度的采掘,导致资源日益减少[2]。为发掘其药用价值,促进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利用,本文对金佛山民间八大特效药的基原植物进行了考证,并对相关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如下。

1 黄常山

别名:蜀漆、常山[3]

当地用药谚语:“打摆子是疟疾,扯把常山可救急”。

谚语注解:“扯把”指采几株常山根;“可救急”指可治疗疟疾。

基源:黄常山为虎耳草科常山属常山DichroafebrifugaLour.的根及叶[4-5]。

植物形态简介:落叶灌木;叶对生,边缘有锯齿。伞房状圆锥花序顶生,或生于上部叶腋;花蓝色;浆果蓝色。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450~1650m的山地或沟谷阴湿疏林下。金佛山主要分布于附近山区乡镇[6]。

采集加工:秋、冬采挖。除去泥沙和枝、叶、须根,切小段,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苦,寒,有小毒。截疟,催吐,祛痰解热。

主治:疟疾,痰饮积雾,阿尔巴痢疾等。

化学成分:黄常山含常山碱、常山次碱、常山素A、常山素B及4-喹唑酮等。

药理作用:黄常山有解热作用,催吐作用,抗阿尔巴痢疾作用。其所含常山碱有非常强的抗疟疾作用(约为奎宁的100倍以上)。

抗菌实验:黄常山有抑制甲型流感病毒PR8的作用。

2 干岩千

别名:蛮子药、苗族药、岩黄连[7]

当地用药谚语:“干岩千苗族药,腹痛胸痛是圣药”。

谚语注解:“苗族药”指苗族民间常用药;“圣药”指疗效特别显著,对消炎、止痛方面有独特效果。

基源:干岩千为罂粟科紫堇属毛黄堇CorydalistomentellaFranch.的全草。

植物形态简介:多年生草本,具白色而卷曲的短绒毛。总状花序约具10花,具短绒毛,花黄色,近平展,种子黑亮,平滑。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450~1000m的溪谷少见雨水的悬崖石缝中。金佛山主要分布于灰千河和龙岩江流域。

采集加工:夏季采收,除去杂质,阴干备用。

性味功能:苦,凉。清热镇痛,活血,止血。

主治:腹痛、胸痛。跌打损伤,痨伤吐血,肺热咳嗽等。

化学成分:主要含原阿片碱、延胡索碱、黄连碱、高白屈菜碱等15种生物碱。

药理作用:干岩千生物碱有很好的镇痛、镇痉、镇静作用,是中枢抑制剂。能抑制中脑网状结构和下丘脑的诱发部位。

3 胡豆莲

别名:山豆根[6]

当地用药谚语:“家有胡豆莲,保你一家好过年”。

谚语注解:“好过年”系指不因口腔、肠胃有病而影响过年时候吃喝。

基源:胡豆莲为豆科山豆根属管萼山豆根EuchrestatubulosaDunn的根茎。

植物形态简介:灌木,叶具小叶3~7枚;总状花序顶生,均被黄褐色短柔毛。花白色;果椭圆形。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550~950m的溪谷陡峭杂木林下。金佛山主要分布于灰千河、后河及三汇红河沟。

采集加工:四季可采,除去泥沙、杂质,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苦,寒。清热解毒,理气活血,镇痛。

主治:咽喉肿痛、胃痛,跌打损伤,恶性肿瘤,疮痈肿毒,牙痛。

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未见正式报道。

4 筋骨草

别名:四棱筋骨草[6]、箭羽草

当地用药谚语:“十张麝香虎骨膏,不如一棵筋骨草煎成汤”。

谚语注解:“十张”指多张,很多的意思;“麝香虎骨膏”指原习用有效的治疗风湿的药物;“一棵”指很少,服后疗效显著。

基源:筋骨草为唇形科四棱草属四齿四棱草Schnabeliatetrodonta(Sun) C.Y.Wu et C.Chen及四棱草SchnabeliaoligophyllaHand.-Mazz.的带根全草或地上部分。

植物形态简介:草本。叶对生,具柄,茎上部的渐小而狭。花总梗极短,着生于茎上部叶腋,有花1朵或2~3朵,小坚果倒卵珠形。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450~900m的山地溪谷杂木林下。金佛山主要分布于灰千河。

采集加工:夏、秋季采收,除去泥沙及杂物,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辛、苦,温。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散瘀止痛。

主治:风湿疼痛,四肢麻木,腰膝酸痛。

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未见正式报道。

5 朱砂莲

别名:避蛇生、背蛇生[5]

当地用药谚语:“身揣朱砂莲,可以同蛇眠”。

谚语注解:“身揣”指身上带有;“同蛇眠”指不怕被蛇咬;该谚语意指朱砂莲对治疗毒蛇咬伤有很好的功效。

基源:朱砂莲为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朱砂莲AristolochiatuberosaC. F. Liang et S. M. Hwang的块根。

植物形态:草质藤本,全株无毛;块根呈不规则纺锤形,常2~3个相连。叶膜质,三角状心形,下面粉绿色。花腋生;花梗纤细;舌片黄绿色或暗紫色。蒴果倒卵形,种子卵形。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600~1200m的山地溪谷杂木林中。金佛山主要分布于鱼泉乡的灰千河和合溪三箐坝等。

采集加工:夏季采收,除去泥沙及杂物,用水洗净,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苦、辛,寒。清热消肿,散血止痛,解蛇毒。

主治:毒蛇咬伤,胸、腹、咽喉疼痛,恶疮等。

化学成分:马兜铃酸、巴婆碱、轮环藤酚碱。

药理作用:有排毒,收敛,止痛作用。抗菌实验有杀菌、抑制菌作用。

6 回心草

别名:太阳草[4]、茴心草

当地用药谚语:“寻得金山回心草,不怕心脏病不好”。

谚语注解:“寻得”指采到或收集、购买到;指患有心脏病者,服了金山回心草后病定有好转。

基源:回心草为真藓科大叶藓属暖地大叶藓RhodobryumgiganteumPar.的全草。

植物形态:个体较大,鲜绿色或略呈褐绿色。茎直立,具明显横生根茎。雌雄异株。蒴柄紫红色,直立。孢蒴下垂。蒴齿两层。蒴盖凸形,有短喙孢子球形,黄棕色。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600~2200m的溪谷多枯枝落叶的阴湿杂木林下。金佛山主要分布于金山、柏枝山和三元林区。

采集加工:四季可采。除去泥沙及杂质,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辛、苦,平。养心安神,清肝明目。

主治:心悸失眠,冠心病,心律不齐。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酚类,氨基酸,黄酮甙,生物碱等。

药理作用:馏出液和水提液均有明显的增加冠脉流量的作用,队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挥发油成分,队扩张冠脉血管作用很强。

7 岩白菜

别名:金山岩白菜[6]、岩青菜、岩莴苣

当地用药谚语:“金山岩白菜,肺痨好得快”。

谚语注解:“肺痨”指肺结核(晚期);“好得快”指服后疗效显著。

基源:岩白菜为苦苣苔科粗筒苣苔属牛耳朵ChiritaeburneaHance的带根全草。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叶基生肉质,边缘全缘,两面均被贴伏的短柔毛。聚伞花序;苞片2,对生;花冠紫色或淡紫色,有时白色,喉部黄色。蒴果被短柔毛。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450~1300m的溪谷或阴湿杂木林中岩石上。金佛山地区主要分布于三泉镇、水江镇和鱼泉乡。

采集加工:夏、秋采集。除去泥沙、杂质,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甘、微苦,凉。清肺止咳,凉血止血,解毒消肿。

主治:肺结核,阴虚咳嗽,吐血,红崩白带,痈肿疮毒,外伤出血。

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未见正式报道。

8 地苦胆

别名:地苦蛋、地胆、山慈菇[7]、光慈姑、金果榄

谚语:“腹内长包块,离不开金山地苦胆”。

谚语注解:“包块”指腹器官硬化及长肿瘤;“离不开”指民间治疗此类病,地苦胆是主(君)药。

基源:地苦胆为防己科青牛胆属青牛胆Tinosporasagittata(Oliv.) Gagnep.的块根。

植物形态:草质藤本,具连珠状块根。枝纤细,叶纸质至薄革质,披针状箭形或有时披针状戟形,花序腋生,核果红色,近球形。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500~1500m的山地林缘土坎或溪谷边石缝中。金佛山地区各地均产。

采集加工:秋季采挖,除去泥沙及杂材,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苦,寒。清热解毒,活血软坚散结,消炎止痛。

主治:结核性肿瘤及引起的炎症。

化学成分:主要含掌叶防己碱及黄酮甙、氨基酸及糖类。

药理作用:地苦胆的生物碱有较强的降血糖作用,有很强的抑制结核杆菌作用。

笔者通过对金佛山民间八大特效药当地的别名、谚语、基源等进行了进一步的考证,深入的了解了其生境分布、采集加工方法,并查阅相关书籍对其性味功能、主治、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进行了一定的了解,系统的整理了金佛山民间八大特效药,并详细的记录了相关资料,对重庆金佛山民间民族药的保护起到了较大的意义,对民间民族药的挖掘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1]张军,刘翔.渝东南少数民族(民间)用药理念初探[J].时珍国医国药,2015,05:1194-1195.

[2]张军,刘翔. 重庆南川区中药材现状分析与保护建议[J]. 中国现代中药, 2015,09:949-952.

[3]钟国跃,秦松云.重庆中草药资源名录[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258.

[4]四川省中药研究所编委会编.四川常用中草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1:768.

[5]南川药物种植场编.常用中草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0:187.

[6]刘正宇.三峡库区药用植物资源名录[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476.

[7]《万县中草药》编委会.万县中草药[M].达县:达县新华印刷厂,1977:245.

(编辑:陶希睿)

The folk eight major specific medicine in Mount. Jinfo ofChongqing

ZHANG Jun1LIN Maoxiang1CHENG Yuhan1HAN Rugang SHEN Jie1JIN Jiangqun1WANG Li1LIU Zhengyu*1,2

1.Chongqing Institute of Medicinal Plant Cultivation, Nanchuan 408435, China 2.China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National Resource Center for Chinese Materia Medica, Beijing 100700 China

During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fourth na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ensus in Nanchuan, Chongqing, based on the collection of folk single prescription,proved recipe,we make a thorough investigation into eight major specific medicine on plant origin identification, habitats distribution, collection processing,function and use. We collect the classical single prescription and proved recipe.On base of consulting relevant data, we also make a corresponding arrangement,such as the plants’ taste functio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pharmacological action, antibacterial experiment and so on.

Mount. Jinfo,Eight major specific medicine,Collection and Arrangement

2016-06-28

国家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重庆(试点)“我国代表性区域特色中药资源保护利用”(201207002)。

张军(1982-),男,汉族,大学本科,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药用植物资源及鉴定。E-mail:85689951@qq.com

刘正宇(1952-),男,汉族,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药资源及植物分类。E-mail:Liutzy@163.com

R-1

A

1007-8517(2016)18-0110-03

猜你喜欢
金佛山特效药常山
我国首款新冠特效药背后的慈善力量
拔野葱
走马金佛山
南川走进粤港澳大湾区进行旅游推介
让评论在县级纸媒有效落地响亮发声——以《今日常山》为例
特效药
您万万想不到的痛风“特效药”
常山胡柚营养成分分析研究及其产业化应用前景
美国特效药
重庆·南川美丽金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