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履祺应用名方举隅

2016-01-29 16:48钱雅玉通讯作者韩履祺
中国民间疗法 2016年5期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

钱雅玉 通讯作者:韩履祺

(山西省中医院,太原 030012)

韩履祺应用名方举隅

钱雅玉通讯作者:韩履祺

(山西省中医院,太原 030012)

【关键词】韩履祺;七味白术散;十全育真汤;半夏泻心汤

七味白术散加味

慢性肾脏病出现消化道症状,既是肾病的一部分,也是整体状况的反映。主要为素体脾胃虚弱,致湿邪内壅,阻滞三焦,气机不利,肝脾(胃)不和。“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如肾病综合征,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脾肾虚为主,尤其脾胃受损,运化失司,水湿内停,泛滥肌肤而成水肿;脾失升清,精微下泄,出现蛋白尿;气虚湿阻,血行不利,湿瘀互结,致病缠绵难愈。如IgA肾病发病及反复,胃肠道感染是主要诱因之一,胃肠道感染或其他病引起胃肠黏膜功能障碍,中医认为系脾胃气虚,饮食不化。慢性肾衰为本虚邪实,病本在肾,脾肾衰败,脾虚不运,气血阴阳失调,虚而生邪,湿热、浊毒、瘀血互结内阻,壅滞三焦,出现纳差呕吐,乏力浮肿,二便不通等症。因此,治肾之病,当先实脾,从脾胃论治是治疗肾病的重要环节。韩老师选用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中七味白术散加黄芪、桂枝而成芪桂白术汤,用于慢性肾脏病辨证为脾气亏虚、水湿内停者,临床颇有疗效。

方中黄芪补中益气、利水消肿、益气固表止汗,补脾肺之气,补而不腻,被称作“补气圣药”,在多种补益方剂中均为君药;桂枝发汗解肌,调和营卫,无汗发汗,有汗止汗,温阳化气,温通经脉,平冲降逆,辛散邪气。在《伤寒论》中桂枝不同的配伍,体现不同的功效,尤其化气行水、调和营卫、温通血脉等作用,尤显卓效;党参健脾益气;白术益气燥脾、培中补土;茯苓甘淡而平,甘则能补,淡则渗湿,可泄参、术之热;甘草平和益脾,此四味乃四君子汤,为治气虚总方。治脾胃气虚、运化乏力。藿香健脾化湿,能补能渗,能升能降;木香升降诸气、宣通上下、调中行满;葛根升发清阳,鼓舞胃气上行。本方药只有九味,但方中有方,因而体现了益气健脾、温阳化气、温通血脉、化湿行气、补泻并施、通调升降等。

患者,女,68岁。2012年6月26日就诊。患者反复出现浮肿、尿中多泡沫9年,乏力1年。症见倦怠乏力,畏寒,纳差,时有恶心,失眠,眼睑及双下肢浮肿。舌暗淡,苔腻,脉细弦,查:血肌酐为392 μmol/L,尿蛋白为(++),血常规:Hb91 g/L,血压为155/95 mmHg。诊断:慢性肾衰,中医辨证:脾气亏虚,水湿内阻。治以芪桂白术汤加味:党参9 g,白术6 g,茯苓皮30 g,葛根12 g,山药15 g,黄芪30 g,桂枝6 g,姜半夏9 g,藿香6 g,4周后浮肿稍减,乏力、纳差有所改善,时有腹胀,化验:血肌酐为323 μmol/L,24 h蛋白尿0.6 g,血压为150/95 mmHg,上方加砂仁6 g,大腹皮18 g,继续治疗4周,血肌酐为301 μmol/L,24 h蛋白尿0.3 g,血压为145/90 mmHg,眼睑浮肿消退,乏力和纳差等症状均已明显改善。

十全育真汤

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基本病因病机为禀赋不足、后天失调、“烦劳则张”,即五脏柔弱致阴精耗损,气阴两虚,属广义虚劳的范畴。消渴病日久不愈,热盛伤津,或气虚乏运,或阳虚寒凝等均可致血行凝涩不利,或与痰湿(热)互结,阻于肾络。瘀血既是导致消渴病肾病的发病因素,又是消渴病肾病发展的病理产物之一。消渴病肾病早至中期(糖尿病肾病3~4期)虽虚损不甚,蛋白尿不多,但已显阴阳气血之不足,以脾肾气阴两虚为主,兼夹血瘀及痰湿等。

张锡纯谓十全育真汤“用黄芪以补气,人参以培元气之根本,知母以滋阴,山药、元参以壮真阴之渊源,莪术以消瘀血,丹参化瘀血。龙骨、牡蛎取其收涩之性,能助黄芪以固元气,其温润之性,能助知母以滋真阴;其开通之性又能助莪术以消融瘀滞”。全方“补助人身之真阴阳、真气血、真精神,故曰十全育真是也”。该方组方严谨,配伍恰当,药证合指,故选用治疗消渴病肾病早中期,辨证为脾肾气阴两虚、瘀血内阻之证。

消渴病肾病虽属虚劳之范畴,但又有其特征。比如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消渴日久伤肾,肾气亏虚,故当增补肾之品,如枸杞子、山茱萸、五味子。枸杞子、山茱萸不仅可滋补肝肾,枸杞子尚可补肾阳,在大队滋阴药中加入,亦有阴中求阳之意。此外,现代药理研究提示,该二药尚有降低血糖作用。长期饮食失节,积痰生热,或久病脾虚,均可致脾胃功能损伤、肾失所养。脾胃虚损是本病的主要病机之一,从脾胃论治,是治疗消渴病肾病的重要环节。益气健脾加白术、鸡内金、茯苓等。

患者,女,62岁。2013年3月2日就诊。患2型糖尿病8年,反复出现浮肿、乏力,尿中多泡沫1年。症见倦怠乏力,头晕,自汗,视物不清,失眠,肢体麻痛,舌暗淡,有瘀斑,少苔,舌下青筋显露,脉细数无力,双下肢凹陷性水肿明显。查:空腹血糖为11.2 mmol/L,24 h蛋白尿0.9 g。眼科检查:糖尿病眼底病变。血压为135/85 mmHg,肾功能正常。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Ⅳ期。中医辨证:脾肾气阴两虚、瘀血内阻。韩老师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为法,治以十全育真汤加味:生山药15 g,生黄芪18 g,知母9 g,元参9 g,生龙骨18 g,生牡蛎18 g,丹参15 g,三棱6 g,莪术6 g,党参9 g,石韦15 g,鬼箭羽15 g,4周后乏力、自汗、失眠有所好转,仍觉肢体麻木,加地龙6 g,水蛭15 g,化验:空腹血糖8.8 mmol/L,24 h蛋白尿0.6 g。继续治疗4周,空腹血糖为6.3 mmol/L,24 h蛋白尿0.3 g。双下肢浮肿消退,神疲乏力和腰膝酸软等均已明显改善。

半夏泻心汤加味

慢性肾病迁延日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脾肾虚为主,实邪常见湿、毒、瘀及风邪等,尤以湿邪为多。治疗应以调补脾胃、调和气机、调和寒热为法,从而使脾胃运化正常,“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更滋补肾脏,以使肾病得以康复。

“中焦如衡,非平不安”,针对脾胃气虚、枢机不利、寒热互结之基本病机,仲景立“半夏泻心汤”,主治脾胃气虚、气机不畅、寒热互结痞证,该方寒热并用、补泻兼施,使中气和调,上下通达,而消痞证。故凡肾病日久,脾胃虚弱,以致虚中夹实、寒热互见、湿阻中焦、气机痞塞,而见乏力纳差、脘腹胀满、不耐寒热,而见食滞痰积之证,均可用半夏泻心汤为主治疗。肾病并脾胃病时,枢机不利,升降失常,脾失升清健运,胃失和降通顺更为突出,如肾病综合征气化不利,水湿内停,日久化热,湿热壅滞,而见头身浮肿,口苦口干不欲饮,纳差腹胀,小便黄而不利,大便黏滞不爽。又如慢性肾衰,脾虚运化失司,胃气不降,浊邪上逆,湿浊内壅,日久化为浊毒,出现纳差口臭,恶心呕吐,尿少便结等,在半夏泻心汤基础上加柴胡、枳壳,方名柴胡半夏泻心汤。

方中柴胡和解少阳、解表清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神农本草经》谓其:“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枳壳行气化痰、散结消痞,二者相伍。柴胡疏肝解郁而升清,枳壳行气消积而降浊,共为治寒热痞满之要药,尤其“柴胡以推陈致新之功而为君药”。半夏、干姜辛开散结通痞,黄芩、黄连苦降泄热燥湿,党参、甘草、大枣甘温益气,全方补脾胃之根本,健中焦之枢机,调脾胃之升降,泄寒热之湿邪,通阻塞之痞满。

患者,女,72岁,2013年3月3日就诊。主诉:小便涩痛1年余。既往史:25岁时曾患急性肾盂肾炎。尿培养:大肠埃希菌。尿常规:PRO(-),LEU(±),RBC:0个/HP,WBC:145个/HP。现症:小便涩痛,尿不尽,小腹憋胀,口干,口苦,胃脘不适,嘈杂满闷,眠差,大便稀,畏生冷。舌红苔薄黄,脉弦细。诊断:尿路感染。中医辨证:脾胃气虚、寒热互结。韩老师以益气健脾、和胃消痞为法,治以柴胡半夏泻心汤加味,药用:柴胡12 g,枳壳12 g,半夏10 g,干姜6 g,黄芩10 g,黄连9 g,党参10 g,甘草6 g,大枣3枚,蒲公英30 g,谷麦芽各30 g,吴茱萸3 g,7剂。复诊:2013年3月17日。尿路症状好转,尿后尚有少腹部憋胀感,嘈杂满闷明显改善,尿常规:WBC:30~40个/HP,脉弦细。照上方加枳实9 g,15剂。三诊:2013年4月2日症状好转,纳好,眠可,精神佳,腰困,尿常规:WBC:10个/HP。脉弦细。照上方加川断15 g,15剂。后复查尿常规正常,诸证悉平,至今未复发。

讨论

“先天禀赋不足,脏腑柔弱”是慢性肾病的内在因素[1]。肾病日久,以肾虚为根本[2]。长期久病或者劳伤过度,导后天之精化生不足,致脾胃功能受损,故脾肾亏虚是慢性肾病的发生的根本。脏腑气机失调,可导致痰湿、瘀血、毒邪的产生,进而加重了疾病的进展。因此,对于慢性肾脏病韩老师以健脾补肾、活血清热、调畅气机为法,七味白术散加味健脾益气,化气祛湿;十全育真汤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半夏泻心汤益气健脾、和胃消痞,均是对此法的很好诠释。

国医大师路志正说:“方剂是前人长期临床经验,按照中医药学理论,优化组合之升华结晶,历代一些医学大家无不对此进行深入研求。”[3]历经千百年临床检验的经典方剂,疗效稳定、可靠,因此,辨证应用名方,可以赋予这些名方千古不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耿乃志,郝娅妮,初云海,等.糖尿病肾病病因病机的再探讨——栗德林教授辨治糖尿病肾病的学术经验总结[J].中医药信息,2012,29(1): 68-69.

[2]张岩.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浅析[J].光明中医,2010,25(3):406-407.

[3]朱良春. 章次公医术经验集[M].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3.

(收稿日期2015-08-13)

猜你喜欢
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疗效分析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
半夏泻心汤在急诊胃病中的应用心得
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疗效探讨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虚胃热型慢性胃炎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5例疗效观察
半夏泻心汤与小柴胡汤关系之辨析
西药结合半夏泻心汤用于脾胃虚弱证胃溃疡治疗临床分析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的Meta分析
半夏泻心汤加减配合吗丁啉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