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柱灸治疗过敏性哮喘验案一则

2016-01-29 16:48张玉林罗亚男熊月姮
中国民间疗法 2016年5期
关键词:艾炷中脘过敏性

张玉林 罗亚男 熊月姮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2)

五柱灸治疗过敏性哮喘验案一则

张玉林罗亚男熊月姮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2)

患者,女,67岁,2014年8月4日初诊。主诉:反复发作喘息、咳嗽17年。病史:1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喘息、气急、胸闷、咳嗽,不能平卧,活动后症状加重,多与接触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以及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上述症状反复发作,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患者先后就诊于四川各家医院,确诊为过敏性哮喘。其间曾服用多种中药和西药(具体用药不详),效果不明显。经他人介绍来我院针灸科门诊就诊。刻下症:神清,时喘息、气急、胸闷、咳嗽,肢冷,汗出,舌淡苔白,质胖嫩,脉沉弱,二便正常,纳可,眠差。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证属痰瘀互结、肺脾肾虚。治则:补虚祛邪并施,补肺健脾益肾,化痰活血。治疗上采用五柱灸。操作方法:选好中脘、巨阙、下脘、左右梁门后,先以棉签蘸少量清水涂擦于穴位皮肤,以增强黏附作用及避免烫伤,选用优质纯艾绒,制作底面直径约0.1 cm,高0.3~0.4 cm,状如麦粒的圆锥形艾炷,置于穴位上,以线香点燃顶端,艾炷燃至患者感觉疼痛时,可用手指轻拍穴位周围皮肤,分散患者注意力,待艾炷燃至三分之二后,再用镊子除去艾炷,在穴位表面涂以万花油再更换新艾炷,首次每穴灸3壮,以后每穴可灸5壮,以患者可以耐受为度。治疗每月1次,经治疗3次后患者自觉咳嗽咳痰缓解。效不更法,于第5次治疗,患者症状基本缓解,无喘息、气急、胸闷、咳嗽,且患者自觉体质增强。随访3个月,至今未复发。

按语:过敏性哮喘是一种以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慢性气道变应性炎症疾病[1],是间断或持续接触气传过敏源而引发的慢性疾病[2]。本病属于中医学的“哮证”范畴。哮证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性疾患,以呼吸急促、喉间哮鸣为特征,发作时喉中有哮鸣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其病机特点多为本虚标实,正气不足,脏腑失调为本;痰邪恋肺、血瘀不畅为标,痰饮内伏与血瘀不畅往往互为因果,痰饮内伏是哮喘发病的核心。平常所用的五柱灸为:中脘、巨阙、下脘、左右梁门,也有不取巨阙,而取上脘的。亦有取上脘、建里、中脘、阴都,为极小的五柱。另有大五柱:中脘、期门、大巨。此处治疗采用平常之五柱灸。五柱穴可治疗呼吸困难、呼吸道疾病,能止咳嗽频发及治气喘。五柱对五脏有反应,五柱在背部是以大椎、陶道、身柱、左右风门来表现的。中脘又名太仓,位于胃脘中间,为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又为六腑之会、胃之募。由于上述四经之交会,故能通达四经之经气,可补中益气,调和五脏,调理中焦。巨阙为任脉穴,心之募,能降胸膈之逆气,长于降逆化痰、利气定喘,主治胸胁憋闷、痰壅塞、气急上逆,偏于梳理上焦。上脘、下脘、梁门协助中脘调理中焦,培土生金。

参考文献

[1]陈德坚.过敏性哮喘免疫发病机制及进展[J].海南医学,2007,18(12):167.

[2]熊莉莉,杨炯,郭卫,等.过敏性哮喘患者树突状细胞的趋化因子受体及表型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7(3):349.

(收稿日期2015-08-31)

猜你喜欢
艾炷中脘过敏性
要想肠胃功能好 按摩中脘不可少
Chinese Acupuncture
万物复苏话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长蛇灸联合四逆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验案1则
穴位贴敷良附丸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刺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验案一则
隔姜灸治疗五更泻1例
周围性面瘫用苇管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