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风府、哑门穴为主治疗脑卒中失语60例

2016-01-29 03:05封丽华王河宝石家庄市第三医院康复科石家庄0500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330006
江西中医药 2015年10期
关键词:风府失语疗效观察

★ 封丽华 王河宝 (.石家庄市第三医院康复科 石家庄 0500;.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 330006)

*第一作者:封丽华(1972—),女,硕士,副主任医师。Tel:13503298266,E-mail:fenglihuaziliao@126.com。



针刺风府、哑门穴为主治疗脑卒中失语60例

★封丽华1*王河宝2**(1.石家庄市第三医院康复科石家庄 050011;2.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 330006)

*第一作者:封丽华(1972—),女,硕士,副主任医师。Tel:13503298266,E-mail:fenglihuaziliao@126.com。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风府、哑门等穴位对脑卒中失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共选取脑卒中后失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针刺治疗,观察两种治疗方法对失语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针灸治疗失语的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脑卒中;失语;风府;哑门;针刺;疗效观察

脑卒中的患者经常会出现语言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交流与生活,临床治疗困难,笔者采用针灸治疗运动性失语临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与同道共同探讨。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14年2月—2015年2月来自石家庄市第三医院门诊及神经内外科、康复科病房的确诊为脑卒中引起的言语不利患者120例,其中男性79例,女41例;年龄最小者38岁,最大者76岁;脑梗死者62例,脑出血者18例;病程7天~6个月,治疗时间2周~4个月。均经脑CT或MRI检查确诊为脑卒中,并临床具有语言功能障碍患者。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两组性别、年龄、发病情况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诊断标准(1)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1],并经CT或MRI确定为脑梗死或脑出血;(2)经采用王氏制定的《汉语失语症检查法》确诊为失语症者[2];(3)根据失语症分型,确定为运动性失语患者[3]。

1.3纳入标准临床确诊为脑卒中患者,意识清楚能配合治疗,临床存在运动性失语,伴或不伴有吞咽障碍、一侧肢体偏瘫。

2治疗方法

2.1一般治疗两组患者均常规内科治疗,同时有其他神经功能缺损者如偏瘫、吞咽障碍等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对失语不采取特殊治疗方法,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进行针灸治疗失语。

2.2观察组取穴风府、哑门、舌下系带。伴吞咽障碍者可配人迎、扶突,痰湿较盛者可配合丰隆、阴陵泉,偏瘫患者常规体针取穴治疗。

针刺方法:根据患者胖瘦,风府、哑门进针0.5~1寸,不留针;用三棱针点刺舌下系带,从系带左右两侧向中心点刺。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 基本治愈患者语言表达基本正常;显效:完全性失语患者能较清晰发出词组或短句,或不完全失语患者能简单交流,他人能大部分理解。有效:治疗前后患者的语言表达有明显差别,无效:治疗前后患者语言表达无明显变化。

3.2统计学处理用SPSS18.0软件统计,疗效评定用卡方检验。

3.3治疗结果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n=60)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1可以看出,针灸观察组与康复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4典型病例

患者赵某,女,44岁,因“意识不清1.5小时”于2014年1月1日22:55来我院急诊科就诊。以“昏迷原因待查”收入ICU病房,发病24小时后才复查头颅CT体示:左侧额颞顶叶大面积脑梗死。结合患者风湿性心脏病、阵发性房颤病史,考虑为心脏栓子脱落造成的脑栓塞,在ICU病房给予脱水降颅压、改善脑循环等综合治疗,患者于发病3天后意识逐渐转清。查体:神情,完全性运动性失语,轻度饮水呛咳,右上肢肌力0级,右下肢肌力Ⅱ级。于发病16天后由ICU转入康复科病房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开始给予针灸治疗失语、饮水呛咳及右侧肢体无力,右侧肢体给予偏瘫常规取穴治疗,失语给予针刺风府、哑门、舌下系带点刺,配天突、人迎、扶突治疗饮水呛咳,经治疗7次患者由不能发音至能说简单的词语,再针灸1周后患者可以说出简短的词组,经治疗4周患者言语显著流利,基本能正常交流,右上肢可抬举过头,右下肢可无搀扶行走。

5讨论

失语症是指脑部病变所致语言功能的丧失或障碍,病人理解、形成和表达语言的能力受损。失语症临床分类复杂,一般简化为运动性失语与感觉像失语。临床上多以运动性失语多见,有部分患者为混合性失语。笔者临床治疗较多的是运动性失语,故所选病案均为运动性失语患者。对于完全不能发音的完全性运动性失语临床治疗很困难,但是通过针刺风府、哑门及舌下系带对完全性运动性失语取得了很明显的疗效,甚至可以到达基本痊愈。

风府、哑门均为督脉经穴,风府穴为督脉、足太阳、阳维之会,又名舌本、惺惺、鬼穴等,风,指风邪,府,指风邪聚结之处。主治一切风疾,在穴性上可以归于祛风穴,具有祛风除湿,通关开窍,疏利经气的作用。《甲乙经》曰:“头痛项急,不得倾倒,目眩,鼻不得喘息,舌急难言,刺风府主之,暴喑不能言,喉痛,刺风府。”《针灸大成》曰:“主中风、舌缓不语。”哑门穴,别名喑门、舌厌、舌横,为治哑要穴,穴性上归于开窍穴,其位于第一、二颈椎棘突间,内连于脑,为督脉、手足三阳经经气通过之要处,又为回阳九针穴之一,有醒脑开窍,疏风通络之效;舌下系带为局部取穴,点刺后能立即改善局部气血运行,能治疗舌强,喉闭,失语等病。风府、哑门穴由于靠近脑干部位,针刺过深易出意外,临床进针时不宜过猛过快,进入皮下后缓慢进针到一定深度,患者会出现向肩部两侧的放射性针感,立刻停止进针,但是脑卒中患者多数年高且卒中后出现言语不利,临床反应较迟钝且表达困难,进针根据患者胖瘦把握深度,达到一定深度即可退针,不必强求较强的针感。运动性失语患者舌体僵硬,部分伸舌困难,点刺舌下系带为局部取穴,可以疏通舌体局部气机,点刺方便,出血少,在治疗失语中起重要作用,临床治疗失语时也可根据患者病情点刺金津、玉液使出血,点刺舌下系带或金津、玉液后往往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但要维持疗效需按疗程多次针灸治疗。

参考文献

[1]新德.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S].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1995.

[2]王新德,沈鸣九.汉语失语症检查法[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8):241-243.

[3]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1 108-1 111.

征稿启事

《江西中医药》所设的重点栏目有《明医心鉴》、《滕王阁医话》等。《明医心鉴》以介绍名老中医经验和中医临证心得为主,重点刊载中医关于疑难病的诊疗经验,要求观点、方法新,经验独到。《滕王阁医话》主要反映中医教学、科研、临床的一得之见,要求以小见大,有感而文,语言生动流畅,可读性强,富于知识性、趣味性。

收稿日期:(2015-04-09)编辑:曾文雪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B

通信作者:**王河宝,男,副教授。E-mail:137259787@qq.com。

猜你喜欢
风府失语疗效观察
风府穴禁灸浅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疗效观察
针药结合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强权下的失语者
官员“失语”无异于“失位”
沉默的先知
太冲、风府穴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研究探讨
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68例
穴位按摩预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