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连载: 国宝同仁堂

2016-01-31 17:53
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举子乐平同仁堂



长篇连载: 国宝同仁堂

第一篇 :兴起和磨难(1669—1723)第二章 :供奉御药(1723——1911)

第五节

手段高强,乐平泉重振祖业

胆识过人,同仁堂本固枝荣

(三)

乐平泉,胸有大志,腹有良谋,不仅收回了同仁堂,而且再造了同仁堂的兴盛。

乐平泉还立下规矩,不准子弟经营药行以外的行业,尤其是赌业、当铺、高利贷和饭庄等。他认为从事赌业虽然一时能暴富,但最终没有几个能得善报的,既害人又害己。开当铺、放高利贷的或是昧着良心赚穷人的钱,或是趁人之危,落井下石,有损祖德。而饭庄餐馆免不了杀生,这对笃信佛教,提倡济世养生的乐家来说,自然是大忌。同时,乐家世世代代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孟子有言:“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疱厨也。”这也是绝对不允许乐家子弟从事餐饮业的原因之一。但更深层的意义还是担心乐家的后代沉迷于酒宴之中,贻误了大事,消磨了进取心。这和现在一些人习惯在宴席上谈生意,陪客人出入赌场甚至色情场所,真是鲜明的对比。同仁堂能延续百年,这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乐平泉还有一套与众不同的规矩:店内一切重要事务不准假手外人,从称药到配药,都要亲自监督,购买药材也要亲自经手;嫁到乐家的妇女,都要参加包金裹药的工作。这一套理家治店的措施成了乐家后世的祖训家规,把乐氏家族的命运与同仁堂药业的兴衰联结为一体,构成同仁堂家族式经营管理的特色。

处在腐朽没落的清朝末期,乐平泉为了发展和生存,必然要结交官府,目的是保护自己,同时也为自己创造发展的机会。咸丰四年(1854年),乐平泉捐官四品衔候补道;光绪四年(1878年)又捐二品典封。在捐官制度中,能捐到二品,实在是非常罕见的。有人统计,乐平泉与官府的交往非常广泛,从内阁军机、各部院,至顺天府共十八处都和他关系密切;王侯亲贵、大小官员共二百三十九人,都与他有亲密交往。

在乐平泉的苦心经营下,同仁堂的经营大为改观,不仅将外股全部收回,清还了全部债务,而且生意日益兴隆,声誉远近昭著,奠定了同仁堂稳固的发展基础。

又过了一段时间,乐平泉的夫人发现,这些天,乐平泉睡得特别晚,有时半夜三更还在挑灯夜读。夫人不免奇怪,就问他:“白天还没有忙够啊!你又不考状元,读书读得这么苦干什么?”

乐平泉说:“考状元只是图个人的荣华富贵,我是在为济世养生,求天下人的平安”

他的夫人这才明白,原来他是为开发新药,在刻苦钻研,当年开广仁堂的时候,他就是这么刻苦钻研,开发出许多新药。现在,他又一次凭着深厚的根底和不懈的努力,开发出了许多新药。

虎骨酒由上百种药制成,有强筋骨,去风湿的功能。

安坤赞育丸能调经养血,是妇女的福音。

参茸酒可治五痨七伤,效果显著。

如意长生酒专治气血两亏,大有益于身体。

八宝药墨,名似文房之宝,实际上却是消肿败毒的良药。

他创制的新药大大丰富了同仁堂的药品,为许多患者解除了病痛,更为祖国的医药宝库增添了许多“灵兰琼藻”。一九九八年,同仁堂的专家深入研究了同仁堂历代配本和药目。他们发现,同仁堂从康熙丙戌年(1706年)开始,由乐凤鸣首次编定的配本中,记载了三百六十三种处方。那时的药目分为风痰门、伤寒门、暑湿门、补益门、杂治门等十五门。经过历代增减,到乾隆甲申年(1764年)乐以中为铺东时,修订为十五门,四百四十九首。后来有增有减,至同治八年(1870年)乐平泉为铺东时,增补为四百九十五首,并且增加了“瘟疫门”。不仅药味的数量有了增加,有的药物还由乐平泉经手,调整了配方,或是改进了炮制方法。

乐家的后代曾经这样赞扬乐平泉为开发新药所作的努力,“所增药目,殆不下数十百种。如虎骨酒之强壮筋骨,安坤赞育丸之调经养血,益仙救苦金丹之培养血气,八宝药墨之消肿败毒,五味槟榔之健脾和胃,定喘丸之止嗽定喘,参茸酒之治五劳七伤,如意长生酒之治气血两亏。凡此等类,皆系先大夫印川公虔诚创造,屡奏奇功,实古方所未备,用弥秘而不授人者也。”

乐平泉创制的这些新药,有的至今仍是同仁堂的传统名牌产品或重要产品,这是乐平泉对同仁堂的重大历史贡献,也证明了同仁堂这个“乐家老铺”不是只靠老祖宗过日子的抱残守缺者,而是充满了创新精神的老字号。

花气清香凭风送,酒味醇厚待客尝。有了好的产品,还要广为人知,也就是今天人们讲的,要提升自己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乐平泉不仅非常善于做广告,而且注重把宣传自己的产品,提高企业形象和公益活动结合起来。那时的广告虽然远没有今天这样名目繁多,不过各商家也都利用各种机会,各种方式,为自己的产品打广告。常见的有:具有行业特色的楹联,酒店有“画栋前临杨柳岸,青帘高挂杏花村”,药店有“但愿世间人无病;哪怕架上药生尘”。在闹市、戏园和繁华地带,挂招子,幌子、旗子、在夜间于路口或店前悬挂书有本店字号的灯笼,雇请吹鼓手吹吹打打,招惹行人注意等等。

乐平泉却不同凡响,他更注重把广告和公益活动结合起来。每逢会试,各地应试的举子汇集京城,既有骑马赶考的北地士子,也有乘船来京的南方举人。他们刚到京城,常会出现各种不适,来自北方的叫:“不想京城天气如此炎热,只怕满腹诗书都会化作青烟。”

来自南方的喊:“天干气燥,致人头晕目眩,口裂唇焦,写出文章都将干涩无光,这可如何是好?”

正在此时,有人高叫“同仁堂给各位举子送消暑的平安药来了!”

“真乃及时雨也!”

“谢天谢地!”

“观音菩萨现身矣!”

也有的举子家境困窘,就问:“同仁堂是给皇上供药的,效果不必有疑,只恐价高……”

送暑药的是同仁堂的一位查柜,就说:“这是同仁堂送给各位举子的,分文不取,只愿各位金榜高中。”

(2)CDFU在应用过程中体现了很好的抗冲击能力,在试验来水水质波动较大(ρ(油)为15.0~61.0 mg/L,ρ(悬浮物)为20.3~46.5 mg/L)的情况下,出水水质满足两级精细过滤器进水要求(ρ(油)≤30 mg/L,ρ(悬浮物)≤30 mg/L),有效保证了过滤器使用寿命及处理效果。

这番话又引得众举子一片赞叹声,有的还捧着印有“同仁堂”和写有举子姓名的药盒,摇头晃脑地作起诗来。

如此一来,同仁堂的药物和名声随着举子们返乡,很快传播到各地。那些金榜高中,谋得官职的,更是常常念及同仁堂的好处,用各种方式给予回报。

当时的北京城,每年照例要清挖一次城沟,同仁堂便在开沟的地方设立“沟灯”。每当夜幕降临,写有“同仁堂”三个大字的灯笼高悬,让人们提防掉进城沟。夜间出行的,大都是不得不为谋生而操劳的平民百姓,如车把式,挑夫,小贩,还有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乞丐等。因此,同仁堂的这项善举,对他们犹为有利。

同仁堂冬天设粥厂、夏日送暑药,还兴办义学,施舍义棺。同仁堂出资兴办的“普励小学”,是当时北京城南有名的义学,从这里曾经走出过一些名人。同仁堂施舍义棺的条件本来是比较宽松的,但是后来随着饥饿、疾病、战争的肆虐,穷人死得越来越多,同仁堂也招架不住了,只好提高施舍义棺的条件。这些慈善事业,不仅救助了社会底层的穷苦人民,也树立了同仁堂的信誉,赢得了更多的口碑。同仁堂重视穷苦妇女的健康,为此还专门制造了供施舍的妇科良药“益仙救苦金丹”。为了使慈善事业能传承下去,同仁堂规定从“另钱”(一种工酬制度)二百份中拿出八份作为慈善费开支。

饥荒时施粥,瘟疫时施药,还有办义学、施义棺等,也并非是只有同仁堂这样做,一些热心慈善事业的商铺当年也这么做,但乐平泉却真的是贯彻了祖上“可以养生,可以济人者,惟医药为最。”的宗旨,他不是为沽名钓誉,而是的确想解决贫苦百姓求医问药的困难。

光绪元年初冬的一个下午,同仁堂里顾客不多,新来的一位伙计趁这工夫,正在擦拭柜台。他在别的药店卖了几年药,知道各家的规矩虽有不同,但要保持柜台的整洁都是一样的。正在这时候,一位老菜农穿着满是补丁的破棉袄,颤颤巍巍地来到同仁堂。新来的伙计心里明白,穷人自己有病,往往是“小病硬扛,大病等死”。可是亲人有病,不能见死不救,只好凑几个钱,买些价格低廉,却无实效的药来应付病人,也安慰自己。

“您老买什么药?”新来的伙计也是穷人出身,再说,同仁堂有规矩,只要是顾客,不论贫富,都得笑脸相迎。因此,他对这位老农热情招呼着。

“听说同仁堂的虎骨酒好,是吗?”

“是啊,不过那得看治什么病。要是腰腿疼痛,尤其是风湿病,用它就最合适了。”

老人问了价钱,又想了半天,才犹犹豫豫地说:“要不,您给我打二两?”

伙计摇头叹气说说:“您老可让我为难了。这药酒可不是小酒铺里可以零沽的烧刀子,这得论瓶卖。再说了,别说是虎骨酒了,就是神仙酿的酒,二两也不管用啊。”

“可,可我没那么些钱啊。”老农为难了。

这可怎么办?伙计也犯难了。不卖吧,看着老人挺可怜的;卖吧,他又没钱。赊给他吧,自个儿又没这个权力。他正想和大查柜商量商量,有人忽然在旁边答话了,“老人家,家中何人生病了?”原来是乐平泉来了。

“是给我老伴买的药,她患风湿多年,天一变,尤其是寒冬腊月,双腿疼痛难忍。都说虎骨酒能治这病,可我们穷的叮当乱响的,哪有钱买虎骨酒呀,只好凑些钱,打上二两,也算对得起她和我过了大半辈子的情份……”

说到这儿,老农哽咽着,再也说不下去了。

乐平泉立即让伙计把一瓶虎骨酒塞到老农手中:“老人家,快拿去给你老伴喝吧。”

老人不敢接,只是哆哆嗦嗦地念叨:“不行,我没那么些钱呀。”

“这是同仁堂送给您的。不要钱。”

“这可使不得,使不得啊!”老农在推辞着,可是眼泪已经落了下来。

“没关系,我们这儿还多着哪,就跟您种的菜差不多。拿上吧,要是见好,再来。这酒喝一两瓶还不能断根,要想断根还得再喝几瓶。您可别半途而废,喝完了就来,还是分文不取。”

“这……这可太谢谢您了,都说同仁堂仁义,这回可见识了!”说着他就要给乐平泉跪下。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举子乐平同仁堂
同仁堂知嘛健康空间
乐平的眼镜
唐代举子这样打探“高考成绩”
乐平戏台:绽放在乡土中的文化奇葩
数百座戏台遗存 上千年文化传承
同仁堂牌 破壁灵芝孢子粉胶囊
同仁堂牌 破壁灵芝孢子粉胶囊
同仁堂牌 破壁灵芝孢子粉胶囊
最小二乘法教学研究
最小二乘法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