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国内外大宗饲料原料市场分析

2016-02-01 03:13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中国饲料 2016年16期
关键词:消费量大豆月份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大宗饲料原料

2016年7月国内外大宗饲料原料市场分析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一、玉米市场

7月底,东北、华北地区春玉米处于开花期或吐丝期,西南部地区处于吐丝期和乳熟期,长江流域部分玉米成熟;华北地区夏玉米处于抽雄期或开花期。中央气象台报告显示,当前我国东北、华北等玉米主产区土壤水分条件良好,东北地区气温回升,水热匹配良好,有利于玉米形成高单产。国家粮油信息中心8月份预计,2016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为3646万公顷,较2015年下降165.7万公顷,播种面积下降的地区主要是东北三省、内蒙古自治区和河北省,预计主要改种大豆;预计2016年我国玉米单产为6.007 t/公顷,较2015年增加0.1148 t/公顷;预计2016年我国玉米产量为21900万t,较2015年下降558万t。

6月份,我国进口玉米6.7万t,较5月份大幅减少97万t,较上年同期低80.6万t。预计7月份玉米进口量仍将处于低位。7月底,美国玉米到港价测算为1498元/t,较6月底下降75元/t,较7月底国产玉米到广东港口价格低420元/t左右。

7月份,玉米饲用需求增加。母猪存栏和生猪存栏有所增加,饲料需求有所回升。过去一个月有关部门加大力度投放政策性玉米,加工企业能够获得低价粮源,但淀粉及副产品价格大幅走低,华北地区玉米深加工利润明显恶化,玉米深加工整体开工率下降。7月底,淀粉企业整体开工率为72%,较6月底下降8个百分点;酒精企业为49%,较6月底下降5个百分点。

7月份,我国玉米价格地区分化明显。东北玉米价格以稳为主,华北玉米价格明显下跌,7月份累计下跌150~180元/t,广东地区玉米价格累计下跌接近200元/t。国内玉米饲料需求有所恢复,深加工需求有所下降,华北玉米余粮见底,政策性玉米加大投放力度,7月份玉米市场地区分化加剧。东北地区政策性粮源充裕,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华北玉米粮源并不充裕,但深加工企业限产,库存消费比上升,玉米价格走低;广东地区进口替代谷物和超标小麦持续到货,压制广东玉米价格。

7月份,美国农业部市场供需报告预计,2016/ 17年度全球玉米产量为10.11亿t,期末库存为2.08亿t,全球玉米市场仍然显著供大于求。2016/ 17年度美国玉米产量预计为3.69亿t,期末库存为5285万t,美国玉米市场供需仍然宽松。CBOT玉米价格大幅下跌,主要是因为美国玉米产区天气条件适宜,美国玉米单产预期较高。7月底,CBOT玉米9月合约报收于333.5美分/蒲式耳,较6月底下跌9.6%,CBOT玉米期价自6月下旬开始下跌以来,累计跌幅达到24.7%,创2014年10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

二、小麦市场

7月份,国内主产区小麦收购全面进入高峰,由于成熟收获期降雨导致超标小麦增多,上市初期收购偏慢,整体进度受到影响。国家粮食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20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小麦3897万t,同比减少351万t。分时段看,7月中旬累计收购小麦884.4万t,同比增加169万t;7月上旬收购912.6万t,同比增加54.6万t;6月下旬收购1082万t,同比增加122.8万t;6月中旬收购856万t,同比减少503.4万t;6月上旬收购162万t,同比减少194万t。进入7月份后,逐旬收购进度有所放缓,但同比增幅自6月下旬由负转正后继续保持正增长。中储粮河南分公司数据显示,截至7月30日,河南小麦托市收购量已达725万t,超过去年同期。分时段看,7月份河南托市收购515万t,较6月份的210万t大幅增长145.2%;其中7月下半月收购263.4万t,与7月上半月的251.6万t相比保持增长态势;同时,7月上半月河南托市小麦收购也实现了同比增幅由负转正。

针对超标小麦偏多影响收购的情况,继6月份部分主产区出台地市级的超标小麦收购支持政策之后,7月下旬安徽、湖北分别启动了省级小麦临时收储。其中,安徽自7月26日至8月31日在合肥、淮北、亳州、宿州等10个主产市计划收购100万t省级临储小麦,首批启动50万t,不完善粒在10%~15%(含15%)的收储价格为1.10元/斤,不完善粒在15%~20%(不含15%,含20%)的1.05元/斤;湖北自7月26日至9月30日开展省级救灾减灾临储小麦专项收购,首批15万t,对2016年生产的不完善粒在10%~ 20%、容重710 g/L以上的小麦按1.13元/斤的价格应收尽收。

随着主产区进一步加大新粮收购支持力度,7月份小麦市场价格整体呈现坚挺走势。7月底,河北石家庄地区制粉企业收购新麦进厂价2360~ 2380元/t,山东济南地区进厂价2360元/t左右,河南郑州地区进厂价2260~2280元/t,江苏徐州地区进厂价2160~2220元/t,安徽宿州地区进厂价2140~2200元/t,多较7月初上涨20~40元/t。低质小麦市场价格同时受到支撑,其中安徽阜阳地区不完善粒15%~20%、容重750 g/L新麦收购价格1900~1960元/t,江苏徐州地区不完善粒10%、容重780 g/L新麦收购价格2260元/t左右,河南周口地区不完善粒10%~13%、容重770 g/L新麦车板价格2240元/t左右,7月份也有不同程度上涨。

7月份,在新麦集中上市的情况下,政策性小麦竞价交易成交继续下滑。汇总数据显示,7月份临储小麦拍卖周平均成交0.47万t,6月份1.91万t,5月份9.56万t,4月份4.33万t,3月份1.16万t,2月份0.22万t,1月份0.62万t。截至7月底,政策性小麦拍卖累计成交744.93万t。其中,江苏省累计成交436.53万t,安徽省累计成交154.26万t,湖北省累计成交36.83万t,河南省累计成交117.3万t,山东省全部流拍。

7月份,新麦已普遍用于制粉加工,但全面使用仍需到8月中下旬之后。测算显示,如以新麦加工面粉,7月底河北石家庄地区制粉企业理论面粉加工利润为26元/t;山东济南地区制粉企业理论面粉加工利润为58元/t,河南郑州地区理论面粉加工利润为140元/t;三地平均76元/t左右,低于一周前的108元/t,连续第二周下滑,也低于7月初的137元/t。主要原因是副产品麸皮价格在7月上旬明显上涨后,下旬出现整体回落。

7月份,小麦价格坚挺、玉米价格走弱,两者价差扩大。7月下旬主产区制粉小麦和玉米的价差整体高于300元/t,其中华北地区价差超过400元/t,较6月底扩大100元/t以上。不过,在今年产区超标小麦增多、多数将转为饲用的情况下,本年度饲用小麦消费量总体将出现增长,预计达到1000万t,较上年度增加350万t。

7月份,美国农业部预计2016/17年度全球小麦产量为7.3851亿t,比上年度增加390万t,为历史最高纪录;预计2016/17年度世界小麦消费量为7.2511亿t,较上年度增加1966万t,为历史最高纪录;预计2016/17年度世界小麦期末库存为2.5370亿t,较上年度增加918万t,创历史最高纪录;库存消费比预计为35.0%,为十五年来最高水平。

三、大豆市场

2016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预计将达695万公顷,同比增长7.8%,目前东北大豆产区天气状况良好,前期低温不足的问题已经得到补偿,单产有望创近年来新高,预计大豆总产量达到1260万t,同比增长8.6%。临储大豆拍卖已累计成交71.7万t,已成交的大豆主要流向食品加工领域,有效弥补了国产大豆供应缺口。进口方面,预计8月份大豆到港770万t,9月份到港640万t,预计2015/16年度大豆进口8300万t,同比增长4.7%。2016/17年度大豆进口预计8500万t,增幅有所放缓。

国内需求方面,7月份美国大豆产区天气状况良好,CBOT大豆期价大幅回落,市场看空预期不断增加,随着国内豆粕价格下跌,下游饲料企业观望增加,以消化前期库存为主,加上长江流域水产养殖受洪涝灾害影响,7月份豆粕提货和新增订单都较上月明显下滑,油厂豆粕库存则不断攀升,目前已达到近2年来高位。进入8月份随着饲料企业库存的下降,采购将逐渐恢复正常,生猪存栏稳步增加也对需求带来提振。监测显示,6月份国内生猪存栏环比增长0.7%,连续第4个月增长,同比下降2.1%,跌幅进一步缩小,预计4季度存栏增加对豆粕消费的带动才能明显体现。预计2015/16年度我国豆粕饲用消费量为5850万t,较上年度增长8.3%,2016/17年度进一步增至6150万t,但增幅将降至5.1%。

国际市场方面,美国农业部继续下调旧作大豆期末库存至3.5亿蒲,主要因南美出口预期下滑,全球进口需求重新转向美豆。5月份以来美国旧作大豆累计出口销售582万t,远高于去年同期的168万t,2015/16年度美豆已累计销售5199万t,高于上年同期的5106万t,也高于美国农业部预计的年度出口量4885万t,因此市场预计8月份供需报告美豆旧作库存还将下调。新季美豆生长期天气状况良好,大豆生长优良率一直保持在70%以上,市场已经开始交易48蒲式耳/英亩的单产,8月份供需报告上调单产预估基本可以肯定,但幅度还需继续观察。

国内价格方面,近日黑龙江地区食用大豆收购价格在3900~4000元/t,较前期高点下调100~ 150元/t,主要因为临储大豆流向市场,弥补了供给缺口,油用大豆收购价格在3350~3380元/t。大豆进口成本快速回落,拖累港口分销价格降至3500~3600元/t。

进口成本方面,当前9月船期巴西大豆对我国港口CNF报价432美元/t,折合完税成本约3435元/t,较上月下滑300元/t,10月船期美国大豆对我国港口CNF报价427美元/t,折合完税成本约3400元/t,较上月下滑333元/t。

四、市场展望

(一)玉米市场8月份预计,2016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为36460千公顷,较上年减少1657千公顷,减幅4.3%;预计2016年全国玉米每公顷产量为6.007t,较上年增加115公斤/公顷,较上年提高1.95%。2016年全国玉米产量为21900万t,较上年下降558万t,较上年下降2.5%。

8月份预计,2016/17年度国内总消费量为19891万t,其中玉米食用消费量为1830万t,较上月预测值增加10万t;玉米饲料消费量为11850万t,较上月预测值下调350万t;玉米工业消费量为6070万t,与上月预测值持平。

8月份预计,2016/17年度(10月份到次年9月份)我国大麦进口量预计为240万t,与上月预测值持平;高粱进口量为150万t,与上月预测值持平;进口DDGS 200万t,较上月预测值增加100万t。8月份预计,2016/17年度我国进口玉米100万t,与上月预测值持平。预计2016/17年度玉米结余量为2109万t,较上月预测值增加440万t。

(二)小麦市场7月底,8月交货的美国2号软红冬小麦到中国口岸完税后总成本约为1658元/t,较6月底小幅下降,较国产红麦价格低742元/t,国内外价差继续处于较高水平。在2015/16年度(去年6月至今年5月)进口小麦330.5万t、同比增长121.1%的基础上,预计2016/17年度我国小麦进口总量300万t,保持相对高位。

(三)大豆市场2016/17年度,我国大豆新增供给量预计为9760万t,其中国产大豆产量预计1260万t,大豆进口量预计8500万t。该年度大豆榨油消费量预计为8300万t,较上年度增加400万t和5.1%,其中包含400万t国产大豆及7900万t进口大豆;食用大豆消费量预计为1230万t,饲料大豆消费量预计为400万t,年度大豆供需缺口预计为245万t。

2016/17年度,我国豆粕新增供给量为6529万t,较上年度增加317万t,其中豆粕产量预计为6526万t。该年度饲用豆粕消费量预计为6150万t,较上年度增加300万t,年度国内总消费量预计为6305万t,较上年度增加305万t。该年度豆粕出口量预计为200万t,年度国内豆粕供需结余量预计为24万t。

2016/17年度,我国豆油新增供给量预计为1568万t,较上年度增加60万t。其中豆油产量预计为1518万t,豆油进口量预计为50万t。该年度豆油食用消费量预计为1350万t,工业及其他消费量预计为150万t,年度国内豆油供需结余预计为58万t。■

10.15906/j.cnki.cn11-2975/s.20161602

猜你喜欢
消费量大豆月份
1-6月份我国铁矿石进口量为53574.8万t 同比下降4.4%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韩国电企2月份煤炭消费量同比下降18.5%
12月是最残酷的月份
2014年全国纸及纸板生产量为1.0470亿吨
N2015083 中国铜铝消费量料在未来十年达到顶峰
2012年我国能源消费量为36.2亿吨标准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