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案件犯罪嫌疑人犯罪归因及其应用价值的实证研究*1

2016-02-01 08:23颜裕人王光泽
法制博览 2016年16期

颜裕人 王光泽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辽宁 沈阳 110854



毒品案件犯罪嫌疑人犯罪归因及其应用价值的实证研究*1

颜裕人王光泽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辽宁沈阳110854

摘要:毒品是全人类的公敌,毒品犯罪严重危害社会安全与稳定,而打击毒品犯罪则成为我国公安机关所必须面临的问题。本文通过对108名毒品案件犯罪嫌疑人犯罪归因的研究与分析,尝试从犯罪嫌疑人的角度来思考犯罪的原因,为一线侦查人员侦破与预防毒品犯罪提供一些方向与思路。

关键词:毒品案件;犯罪归因;应用价值

一、研究程序

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某市的两大看守所涉嫌毒品犯罪的犯罪嫌疑人进行问卷形式的犯罪归因调查,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08份。问卷采用开放式问题,即“你是出于什么原因进行本次犯罪行为的?”在保证测评时间的前提下,由犯罪嫌疑人根据自身情况自主作答。

二、研究结果统计与分析

犯罪归因是犯罪嫌疑人对自己犯罪行为的原因进行主观归纳的认知活动。一般将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外部归因和其他归因。内部归因是指犯罪人内部的原因,如人格、动机、态度、情绪、品质、心境和个人努力程度等个人特征;外部归因是指将自己的犯罪行为归因于个体自身以外的、导致其行为表现的外部条件,包括环境条件、情境特征、背景、机遇、他人的影响等;其他归因是那些不能列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的其他的犯罪归因。

(一)毒品案件犯罪嫌疑人犯罪归因总体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通过调查结果可知,在毒品案件犯罪嫌疑人进行犯罪归因时将自己的犯罪行为进行内归因的有18人,占总调查人数的16.70%;进行外归因的有81人,占总调查人数的75.00%;进行其他归因的有9人,占总调查人数的8.30%。进一步分析数据可以看出,有超过7成的毒品案件犯罪嫌疑人都将自己的犯罪行为进行外归因,即认为自己实施犯罪行为是由于外部客观因素的作用,迫使其不得已而为之;有不到两成的毒品案件犯罪嫌疑人将自己的犯罪行为进行内归因,认为实施犯罪行为是出于自身原因,但是这些原因可以被主要归结为可以理解的不足与过失;还有不到一成的毒品案件犯罪嫌疑人将自己的犯罪行为进行其他归因,即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犯罪行为,还有少部分犯罪嫌疑人认为自己是无罪的,是被冤枉的。这一调查结果符合归因理论的观点:人对自身行为的归因具有利己主义偏向,即人们在潜意识里都有一种居功自赏和对失败避免责任的倾向。这就要求讯问人员要站在犯罪嫌疑人的立场与角度上思考问题,去理解他们的行为,这样有助于加强讯问人员和犯罪嫌疑人的沟通与交流,从而有可能缓解犯罪嫌疑人的拒供和排斥讯问人员的心理,确保讯问程序的顺利完成。

(二)毒品案件犯罪嫌疑人各犯罪归因类型具体原因的统计与分析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进一步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果:在内部归因中因为好奇,无聊,而为自己寻求刺激的有7人,占总调查人数的6.50%;因为自己无知幼稚的有5人,占总调查人数的4.60%;自己法律意识淡薄的有4人,占总调查人数的3.70%;自己考虑不周的有2人,占总调查人数的1.90%。在外部归因中因为金钱原因的有39人,占总调查人数的36.10%;被他人利用和牵连的有18人,占总调查人数的16.70%;为了义气的有13人,占总调查人数的12.00%;以毒养吸的有10人,占总调查人数的9.30%,被害人自己有过错的有1人,占总调查人数的0.90%。在其他归因中没有原因或没有意识到原因的有6人,占总调查人数的5.60%;认为自己不是犯罪的有3人,占总调查人数的2.80%。

三、研究的应用价值

(一)对毒品案件犯罪嫌疑人犯罪内部归因的分析

通过对犯罪嫌疑人内部归因的分析,可以看出很大一部分是出于自己无知,法律意识淡薄,这就要求公安机关与社会媒体应加强宣传,减少这些因为不懂法律不懂毒品危害而走上犯罪道路的情况的发生。而对于自己寻求刺激的犯罪嫌疑人,应该教育其自珍自爱,珍惜自己的生命,远离毒品。

(二)对毒品案件犯罪嫌疑人犯罪外部归因的分析

通过对犯罪嫌疑人外部归因的分析,能得到如下启发:对于受金钱驱使的犯罪嫌疑人,应该教育其通过合法手段谋生,而不应采用违法犯罪的方法;对于被他人利用和牵连的犯罪嫌疑人,应教育其加强防范意识;对于为了义气的犯罪嫌疑人,应教育其法大于情,而不能将情义凌驾于法律之上;对于受毒品驱使的犯罪嫌疑人,应将其送入强制戒毒所中,使其摆脱毒瘾。

(三)对毒品案件犯罪嫌疑人犯罪其他归因的分析

对于犯罪嫌疑人犯罪其他归因不应忽视,要给予足够的关注,侦查人员在工作中应对此类犯罪嫌疑人进行谨慎的甄别与判断,结合案件事实仔细分析其到底是因为缺乏法律知识而认为自己无罪,还是确实存在案件事实不实导致错误羁押和讯问,从而防止可能存在的冤假错案,提高法律公信力。

[参考文献]

[1]韦绍斌.浅谈我国新型毒品犯罪的特点及其犯罪的原因[J].法制与经济,2013(4):30-31.

[2]康树华.当前我国毒品犯罪状况和特点与治理对策[J].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11-17.

中图分类号:D9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16-0039-01

作者简介:颜裕人(1994-),男,江苏连云港人,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刑事犯罪侦查系,本科生在读,研究方向:侦查学;王光泽(1994-),男,山东泰安人,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刑事犯罪侦查系,本科生在读,研究方向:侦查学。

*中国刑警学院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毒品案件犯罪嫌疑人犯罪归因及其应用价值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151017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