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人溺鼠的启示

2016-02-01 20:57
党员干部之友 2016年7期
关键词:心存侥幸党纪国法守纪律

□ 楚 言



越人溺鼠的启示

□ 楚 言

《燕书》中记载了一则越人溺鼠的寓言故事,讲的是老鼠喜欢夜间出来偷吃粮食,有个越国人把粮食装在一个肚大口小的盎里,任凭老鼠去吃,不理睬它。老鼠便“呼群鼠入焉”,和同伴们吃得饱饱的才回去。第二天,这个越人把盎里的粮食倒出来,装上水,然后在水上撒了一层糠。老鼠不知道,到了晚上,又呼唤同伴“群次第入”,结果“咸溺死”。

在这则寓言故事中,这群老鼠贪婪的本性和形象在我们面前暴露无遗,它们的悲惨下场完全是咎由自取,丝毫不值得同情。掩卷沉思,我们不难由此联想到在现实生活中,少数腐败分子的腐化堕落与寓言中的老鼠何其相似,无怪乎人们常将腐败分子比作硕鼠了。作为领导干部,理应以此为戒,警钟长鸣,从中获得一些启示和教益。

要强化规矩意识,不做突破底线的尝试者和规则的破坏者。《格言联璧》中说:“聪明用于正路,愈聪明愈好,反之,聪明用于邪路,愈聪明愈缪。”故事中第一个发现“漏洞”的老鼠看似聪明,实则已陷入万丈深渊,因为它成了破坏规矩的带头者,并将“偷吃粮食”当成了一种理所当然的行为,从而无所顾忌,带动了更多的老鼠参与其中,产生了极坏的“破窗效应”。不可否认,当反腐败的“笼子”还没有完全扎紧,权力寻租仍有大量空间时,少数领导干部就可能有权就“任性”,把党纪国法抛在了九霄云外,自认为“翻围墙”“抄近路”甚至“闯红灯”都不是问题,热衷于“打擦边球”、搞“下不为例”,于是,党纪国法的权威在一次次的挑战中变得形同虚设,自己一步步滑向腐化堕落的深渊也就在所难免了。人不以规矩则废,业不循规矩则乱。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把守纪律、讲规矩当作一种责任,在守纪律、讲规矩上做好表率,增强看齐道德高线、严守纪律底线的行动自觉,切实把党的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要保持内心定力,不当盲从者和心存侥幸者。在故事中,从一个老鼠的开路到一群老鼠的跟进,这种快速演变的腐败“升级版”在现实中不难找到原型。近年来,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持续深入,一些地方出现窝案串案甚至“塌方式”腐败的现象并不鲜见,这都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公职人员的安全系数只与自身的清廉系数成正比,与腐败分子人数的多寡没有任何相关性。如果自身缺乏定力,一味心存侥幸,跟风盲从,就很可能成为反腐败斗争中那些既可怜又可悲的群鼠之一。生活绚丽多姿而又纷繁迷乱,世间充满美好也充满诱惑。“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无愁月影斜。”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领导干部只有强化内心定力,自觉修剪欲望,从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始终保持内心那份执着和坚定,恪守内心那份从容和淡定,才能绝非分之想,拒非分之物,不随波逐流,不心存侥幸,从而在廉洁自律、淡泊名利中书写人生的精彩篇章。

猜你喜欢
心存侥幸党纪国法守纪律
贪官六靠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在讲忠诚守纪律保廉洁中破除法不责众的思想
培育让诬告无处遁形的政治文化
笑话
抛三次
用爱的责任惩罚——谈如何处理体育课“不守纪律”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