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时期我国的歌剧制作与推广研究

2016-02-02 17:20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北方音乐 2016年12期
关键词:舞美歌剧艺术

吴 鹏 羡 涛(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谈新时期我国的歌剧制作与推广研究

吴 鹏 羡 涛
(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新时期歌剧发展面临困境,歌剧院团的生存与歌剧艺术的传播无疑是摆在歌剧从业者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剖析了当前中国歌剧在制作与推广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歌剧制作与推广的一些途径。

歌剧;制作;推广

近些年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与文化领域的强烈需求,政府从宏观角度强调和重视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并依托公共文化资源推动现代公共文化体系的建立,让人民群众享受到经济高速发展而带来的文化生活的多元化和大众化。歌剧,这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在新时期该如何发展,以怎样的姿态来服务大众?这既是摆在各级文化主管部门面前,也是摆在广大歌剧音乐从业者面前的一道题目。从歌剧的制作与推广上下功夫,使人民群众了解并走进歌剧这门“曲高和寡”的艺术,进而走进剧院欣赏歌剧,或许可以为我们解答疑问提供一些思路。

一、歌剧艺术对文化发展的意义

歌剧艺术来自于欧洲,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瑰宝。从其创作过程、制作过程、演出过程来看,各个环节有机衔接,是一个高度复杂的整体,是迄今为止严肃艺术、高雅艺术的高端产品;从其在西方的发展道路来看,歌剧艺术虽不能像通俗流行艺术那样时尚、前卫,具有较快的传播性和经济效益,但却是精英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种类,是衡量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的重要指标。放眼当今西方国家的歌剧舞台,主流的内容依然是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时期的经典剧目,通过复演这些经典剧目,西方歌剧艺术的精髓得以传承,人文价值得以彰显。在中国,歌剧的真正发展仅仅八十余年,但在一代又一代歌剧人的努力下,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剧目,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诠释了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民族气概,传递着具有中国特色的正能量。优秀歌剧作品的创演,既丰富了中国的文艺舞台,传播了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精神,也成为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相互交流,加深世界对华夏文明和中国形象的认同和了解的重要渠道。在国家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歌剧因其自身的属性无疑对于文化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当前国内歌剧制作与推广的现状管窥

(一)大制作与低收益之间的尴尬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歌剧的制作成本开始直线攀升,严肃歌剧的制作成本均在100—300万间,近几年甚至出现超千万投资的歌剧制作,这在中国歌剧的发展史上可谓规模空前。当然只要是艺术生产规模需要,无论是原创歌剧还是西方经典,投入巨资制作出一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歌剧无可厚非。但当下一个不容忽是的现实却是,从歌剧创作到实际演出,费尽千辛万苦,耗尽巨资的剧目,上演了几场,就不得不偃旗息鼓,草草了事,尚且不谈收回成本,只怕是社会效益及影响也未曾达到,这不能不说是资源的巨大浪费。其实,从近些年的严肃歌剧演出市场来看,制作费用与票房收入能基本持平并大抵收回成本已实属不易,更何谈高额回报,但若盲目追求“大投资、大场面、大制作”而并不考虑其经济效益,则会使歌剧艺术背上“劳民伤财”的骂名。

(二)外文歌词与中国观众间的隔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歌剧舞台上创演的歌剧类型种类繁多,这其中既包括了正歌剧、民族歌剧,也包括了轻歌剧、音乐话剧,通俗歌舞剧,但从实际演出市场份额来看,很大一部分仍然被外国歌剧所占据。从观众角度考虑,对于具备聆听并欣赏外国歌剧能力的观众而言,外国歌剧的唱词与经典唱段自然耳熟能详,烂熟于心,但这一部分观众毕竟占少数,而绝大多数者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这恐怕会令本来就“曲高和寡”的歌剧艺术,更加打上听不懂的标签之名而失去观众。值得一提的是,在2007年北京国家大剧院的第一届歌剧演出季里,上演场次最多、上座率最好的竟是中文译唱的经典歌剧《卡门》,这不得不说是中文唱词所起到的巨大作用。能否让观众听懂,进而愿意走进剧院欣赏歌剧,这与歌剧的制作与推广关系密切,也是当前歌剧界亟待重视的问题。

(三)传统营销与推广方式的滞后

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多数歌剧院团逐渐认识到剧目的营销与推广的重要性,并开始将票务营销和市场运作纳入创制的流程之中,但其主要手段仍以张贴海报,在广播、报纸或电视媒体上进行宣传,这些传统方式相比当下的信息化网络时代则略显滞后。在营销与推广方面,仅仅依靠剧场窗口售票俨然已经不能与时代同步,而为了增加票房收入通过网络媒体、手机软件客户端、电子社交平台等多种方式推广和拓展售票渠道则势在必行。

三、助力歌剧制作与推广方式的探讨

(一)通过降低制作成本使歌剧创演良性发展

对于目前的中国原创歌剧制作,应在舞美制作、排练演出等环节尽力降低成本,使歌剧艺术能够“轻装上阵”。

从舞美制作来看,对于中国原创歌剧,应摒弃“大制作”的习惯思路,更多采用中小投资制作为主,一方面可以缩减预算、降低制作成本,另一方面由于中小型歌剧可以简化舞美制作,方便巡演,利于增加票房收入,并为创作大型歌剧积累实践经验。例如当前国际上非常流行现代简约的设计理念,尤其是一些中小型歌剧,采用多媒体背景投影和舞台实景相结合的舞美制作手段,大大节约了舞美制作和巡回演出的成本,这些经验均可以借鉴。

从排练演出来看,作为歌剧创制主体单位的各级歌剧院团,在当前形势下应本着更好地拥抱时代,走向市场的精神,遵循艺术规律,避免行政性指令对于歌剧作品艺术创制的干预,在保证剧目类型多样化的同时,积极排演经典歌剧作品和原创保留剧目并定期上演与巡演,从而节约相应的制作费用降低支出,使歌剧真正服务大众,赢得票房,进而改善当前歌剧院团的生存境遇。

(二)通过国际化合作降低制作成本

对于外国歌剧的制作,近些年以国家大剧院,上海大剧院为代表的制作机构,走了一条引进剧目,联合制作到最后独立制作出品的发展战略,这种方式既能保证国内观众欣赏到外国原汁原味的歌剧作品,同时也为国内乐团、演员、舞美、道具、服装等制作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培养了一批成熟的歌剧制作团队,这些做法可以进一步在国内进行普及和效仿;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联合制作,共用舞美、服装、道具而降低了制作成本,最终以低票价惠及观众,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歌剧在中国的推广和普及。

[1]《中国歌剧史》编委会.中国歌剧史(上下)[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4).

[2]满新颖.中国近现代歌剧史[M]. 中国文联出版社,2012(12).

[3]居其宏.中国歌剧音乐剧通史[M]. 安徽文艺出版社,2014(1).

[4]凌姊.2012国家大剧院‘世界歌剧院发展论坛'综述[J].歌剧,2012(8).

本文是2014年度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视域下我国歌剧制作与推广研究》(项目编号14DD27)。

猜你喜欢
舞美歌剧艺术
蔡春山舞台美术作品选
1.2019世界集邮展览开闭幕式舞美效果图 2.武汉天地世界音乐节效果图
论张曼君导演的现代戏曲舞美观念
在空间中寻找戏曲的现代样式——专访上海京剧院舞美设计师徐鸣
走进歌剧厅
纸的艺术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北京的沉浸式歌剧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歌剧在路上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