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6-02-03 02:32
黄河之声 2016年18期
关键词:钢琴课钢琴伴奏弹奏

高 妍

(嘉兴学院,浙江 嘉兴 314001)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高 妍

(嘉兴学院,浙江 嘉兴 31400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们的重视。钢琴弹奏是学前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儿童智力的开发和身心健康发展均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下的钢琴教学总体质量不高,难以满足社会的教育需求。本文即分析了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学前教育;钢琴教学;问题;对策

钢琴课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下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幼儿钢琴教育不仅能让儿童在音乐的艺术享受中快乐成长,有利于其健全人格和心理的形成,还能够塑造儿童的音乐审美观,开发他们的智力,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正因为如此,钢琴弹奏才成为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然而,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当前我国高校中学前教育专业下的钢琴教学还存在诸多“短板”,对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的钢琴弹奏素养帮助有限,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幼儿钢琴教育的需求,亟需加强研究,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提升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质量。

一、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层面的问题

1.优秀师资力量匮乏

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我国高校中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师主要以青年教师为主,讲师占比最高,论文发表数量也偏少。青年教师多,说明教师教学年限较短,经验不丰富;讲师占比高,说明教师学术积累有限;论文发表数量少,说明教师科研能力有待提高。这一切说明了当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的优秀师资力量是比较匮乏的。

2.职业再教育水平不高

职业再教育直接关系到钢琴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然而现阶段不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与学前教育专业对口的大学钢琴教师培训、进修的机会都明显偏少。一方面是高校对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师的职业再教育工作重视不足,没有充分调动相关教育资源,为一线教师的进修提供便利,另一方面是社会性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培训机构数量偏少,水平参差不齐,难以真正解决教师在科研和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二)学生层面的问题

1.钢琴基础薄弱

由于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招生是分文理科,而非艺术类的高中教育基本不涉及钢琴弹奏,因此,绝大部分进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都没有接受过专门的钢琴弹奏训练。即使有一部分学生学习过钢琴,也仅仅是突击练习考试的有限曲目而已,不论是对弹奏技法还是对乐理知识的掌握都十分有限。这就导致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的总体基础十分薄弱,钢琴教学任务繁重。

2.钢琴学习积极性不高

钢琴是一项演奏难度较高的乐器,要通过钢琴演奏出优美的音乐,需要经过长期刻苦的学习和训练。然而,学前教育专业涉及的课程很多,钢琴课只是其中的一门,很多学生学习钢琴仅仅是因为需要拿到学分,拥有一项未来工作岗位需要的技能,对钢琴演奏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因此对钢琴学习积极性本就不高。加上钢琴弹奏的高难度很容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挫败感,滋生学生的畏难情绪,进一步削弱了学生学习钢琴的内在动力。

(三)教学层面的问题

1.教学方法不当

当前大部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重视不足,课堂教学方法单一,模式呆板,既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过程沦为“知识讲解→技法示范→学生练习→指导点评”僵化流程,既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也不利于学生音乐艺术修养的提高。

2.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

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与一般的钢琴教学有所不同,除了要有扎实的钢琴弹奏基本功以外,还需要较强的伴奏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学前教育工作中,通过为儿童音乐伴奏来激发幼儿的钢琴学习兴趣,但是在现阶段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关于伴奏的内容很少,无法满足学前钢琴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此外,对学生自弹自唱能力的培养重视不足,幼师自弹自唱是培养儿童节奏感和音乐感的重要途径,缺失了自弹自唱的训练,将大大限制学生未来对儿童进行音乐教育的手段。

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强化学生的钢琴基础训练

钢琴弹奏的技巧种类繁多,需要学习者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练习。高校学制一般都在三四年左右,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学习课时也有限,因此教师应当在着力强化大学生钢琴弹奏基础训练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训练其钢琴弹奏伴奏必备的基本技巧。如手指的灵活性是钢琴弹奏的基本要求,教师应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选择相应的曲目进行针对性训练,《哈农钢琴练指法》就是这方面的优秀教材。

(二)重视培养学生的钢琴学习兴趣

钢琴弹奏的复杂性决定了钢琴学习仅仅依靠课堂教学的有限学习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的主观能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钢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对学前钢琴弹奏学习兴趣的培养。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选取富有美感的曲目来作为教学素材,以音乐之美吸引学生;其次,教师应多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比如音频、视频、慕课、微课等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丰富课堂教学;最后,教师应避免课堂成为教师的“独角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营造活跃宽松的学习氛围。

(三)合理搭配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围绕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展开的教授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总称,课堂作为钢琴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教学方法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成效。要让钢琴课堂教学精彩高效,教师就要根据课堂内容和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较为枯燥艰深的理论知识时,教师可以尽量使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在学生进行钢琴弹奏指法、技巧训练时,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应多鼓励少批评,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应鞭策督促,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只有在把握各种教学方法原则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合理搭配,才能让钢琴课教学事半功倍。

(四)增加钢琴伴奏的教学内容及课时

钢琴伴奏是一项难度较高但运用场景十分广泛的钢琴弹奏技能。在学前教育工作中,钢琴伴奏可以通过与各种各样的儿歌结合,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钢琴伴奏堪称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必备技能。然而,当前我国高校中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分配给钢琴伴奏教学的课时非常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学前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因此在增加钢琴伴奏课的同时,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时间和计划;其次,应当丰富钢琴伴奏的教学内容,如扩充钢琴伴奏的曲目,强化学生不同伴奏音型的训练,加强钢琴伴奏理论知识的教授等等。

(五)着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的高低对教学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高校应高度重视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师科研能力和教学技能的提高。第一,高校应加大对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师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制定激励机制,设立奖项奖金,鼓励钢琴教师投身科研,提升专业素养;第二,高校应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创造机会和条件,鼓励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师接受专业培训、进修,进行校际教学观摩、学术交流,提升一线教师的综合素质。

三、结语

近年来,我国的幼儿教育以及学前教育专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城镇少年儿童所接受的教育呈现出精品化的趋势。但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中,还存在着种种问题,尤其在钢琴教学领域问题较为突出,制约了我国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队伍的成长。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和专业教师应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为我国的学前教育工作和学前教育专业发展建言献策,做出更大的贡献。■

[1] 邱靖.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3.

[2] 孙婷婷.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03:182-183.

[3] 贾晶.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学改革问题探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8:179-181.

[4] 魏珊珊.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学改革问题研究[J].青春岁月, 2016,05:115.

猜你喜欢
钢琴课钢琴伴奏弹奏
形、韵、意——咏叹调《有一颗爱心飘落》钢琴伴奏分析
一节没上的钢琴课
一节没上的钢琴课
弹奏四步曲,抒写真感受——怎样写好读后感
如何弹奏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赋格
一本可以用钢琴弹奏的中国民歌——鲍蕙荞序
浅谈舞蹈基训课的钢琴伴奏
钢琴伴奏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乐感的培养与钢琴伴奏的实践学习
地方高师钢琴专业课考试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