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祁县图书馆古籍述略

2016-02-03 06:58韩丽花
山西档案 2016年2期
关键词:清乾隆祁县刻本

文/韩丽花

山西省祁县图书馆古籍述略

文/韩丽花

祁县图书馆是全国三个县级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之一,馆藏有为数不少的古籍孤本、珍稀善本,“镇馆之宝”宋版《昌黎先生集考异》为海内外孤本。祁县图书馆所藏古籍绝大部分来源于本地晋商大户渠、乔、何三家捐赠。

祁县图书馆;珍贵古籍;晋商大户

山西省祁县图书馆为国家一级图书馆,馆藏古籍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在全国县级图书馆中都比较突出。2009年6月,祁县图书馆被国务院、文化部批准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成为全国第二批62家古籍保护单位之一。在目前151个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中,是仅有的三个县级单位之一①。

本文拟从馆藏古籍概况和古籍来源两方面对祁县图书馆古籍进行论述。

一、馆藏古籍概况

(一)古籍数量

从祁县图书馆上报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中华古籍联合目录》编写组的书目数据统计,馆藏善本961部、18774册,其中经部134部、史部195部、子部150部、集部411部、类丛部71部;普通古籍1372部、29027册,其中经部336部、史部279部、子部228部、集部393部、类丛部116部、新学类20部。善本和普通古籍共计2333部、47801册。此外,馆藏古籍中有一部分残本和不能确知刻本年代的古籍,加上这部分古籍,馆藏古籍数量在5万册以上。

(二)古籍版本

祁县图书馆馆藏古籍最早的版本为南宋绍定二年(1229)刻《昌黎先生集考异》,为海内外孤本,系“镇馆之宝”,也是山西目前唯一一部完整的宋版书;1992年,祁县图书馆为国务院古籍出版规划小组提供了明陈訏谟翠幄草堂刻本《剑策》、乾隆十二年(1747)刻本《心镜编》等25种孤本珍本,现馆藏54 种520册珍稀善本;选送《中国古籍善本书目》220多种4000余册。截至目前,在前三批国家珍贵古籍申报工作中,祁县图书馆共有46部古籍入选《山西省珍贵古籍名录》,其中17部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三)馆藏珍贵古籍

1. 目前有17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1)昌黎先生集考异 (宋)朱熹撰 (宋)张洽校 宋绍定二年(1229)池州刻本

(2)大广益会玉篇三十卷 (梁)顾野王撰(唐)孙强增字 (宋)陈彭年等重修 玉篇广韵指南一卷 明前期刻本

(3)资治通鉴纲目五十九卷 (宋)朱熹撰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赵府居敬堂刻本

(4)王氏家藏集五种六十五卷 (明)王廷相撰明嘉靖刻本

(5)圭斋文集十六卷 (明)欧阳玄撰 明成化七年(1471)刘釪刻本

(6)空同集六十三卷 (明)李梦阳撰 明嘉靖十一年曹嘉刻本

(7)渼陂集十六卷 (明)王九思撰 明嘉靖十二年王献等刻本

(8)周恭肃公集十六卷 (明)周用撰 附录一卷明嘉靖二十八年周国南川上草堂刻本

(9)苏门集八卷 (明)高叔嗣撰 明嘉靖三十七年王纬刻本

(10)古乐府十卷 (元)左克明辑 明嘉靖二十三年萧一中刻本

(11)诗纪一百三十卷前集十卷外集四卷别集十二卷 (明)冯惟讷辑 明嘉靖三十九年甄敬刻本

(12)集录真西山文章正宗三十卷 (宋)真德秀辑 明嘉靖二十三年孔天胤刻本

(13)六艺流别二十卷 (明)黄佐辑 明嘉靖四十一年欧大任刻本

(14)少微通鉴节要五十卷 (宋)江贽撰(明)正德九年(1514)司礼监刻本

(15)丹铅总录二十七卷 (明)杨慎撰 明嘉靖三十三年梁佐刻蓝印本

(16)琼台会稿十二卷 (明)丘濬撰 明抄本华阴王弘嘉家藏本 扉页有王弘嘉题识

(17)御选唐诗三十二卷目录三卷 (清)圣祖玄烨辑 (清)陈廷敬等注 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内府刻朱墨套印本

2. 馆藏稀见古籍

根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仅见于祁县图书馆收藏的古籍有:

(1)涑水记闻二卷 宋司马光撰 清抄本 鲍廷博批校

(2)雪牕谭异八卷 明杨循吉辑 明刻本

(3)遗山先生文集四十卷 金元好问撰 附录一卷明储巏辑 清康熙四十六年无锡华希闵剑光阁刻本 清张穆校并跋 张穆、何绍庭批校

(4)甫田集三十六卷 明文徵明撰 明嘉靖刻清康熙间修补本 清耿文光跋

(5)何士抑宛委斋集八卷 明何三畏撰 明刻本

(6)玄对楼近体诗集五卷 明穆光胤撰 明万历刻本

(7)二曲集二十六卷四书反身录六卷司牧宝鉴一卷盩厔三义传一卷恶室感一卷 清李顒撰 潜確录一卷清李慎言撰 历年纪略一卷 清惠靇嗣撰 清康熙刻本

(8)云斋清籁二十一卷 清康行僴撰 清雍正刻本

(9)笠州文集十卷 清瞿源洙撰 清乾隆十九年刻本

(10) 奚囊集八卷 清董柴辑 清抄本 佚名批

(11)本朝三十家不分卷 清蔡寅斗 储师学辑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味经堂刻本

二、古籍来源

祁县图书馆古籍绝大部分来源于20世纪50年代本地晋商大户捐赠。祁商历代文士学者嗜书成癖,广搜博采,经史子集无所不备,藏书之丰,虽学宫书院亦无与伦比。明末清初戴氏丹枫阁,清中叶颉氏松鹤楼、乔氏黄叶楼,晚清何氏对蒙轩、乔氏昆仲之有融斋、息影园 均为藏书万卷之所。[1](p739)

祁县图书馆藏有一本《祁县人民文化馆收藏古书登记册》(以下简称《登记册》),造册时间为1955 年12月。上面记载的捐书人分别为渠仁甫、乔贞士、何晓楼、刘绩甫、戴恩溥等,其中渠仁甫、乔贞士、何晓楼是祁商大贾渠、乔、何之后,所捐赠古籍数量多且版本精。[2]据统计,渠仁甫、乔贞士、何晓楼捐赠图书多达4865函、38901部,占到祁县图书馆古籍总册数77.3%。

(一)何晓楼捐赠古籍

据《登记册》统计,何晓楼捐赠古籍有经部113种、史部191种、子部147种、集部448种、类丛部47种,共计946种、2662函、21451部,占到总函数的54.72%,总册数的55.14%。何晓楼捐赠的这部分古籍为晋商著名藏书家、刻本家何绍庭对蒙轩藏书。

1. 何晓楼捐赠的“镇馆之宝”及其他集部古籍

何晓楼捐赠的古籍以集部类最多,明清时期文人别集占多数。在入选国家级珍贵古籍的17部古籍中有11部来自于何晓楼的捐赠。

祁县图书馆“镇馆之宝”宋绍定二年池州刻本《昌黎先生集考异十卷》为何晓楼捐赠。在1955年的登记册中,该书著录为“韩集考异十卷六册”,纸别为“棉纸”,版别为“明仿宋”。祁县图书馆从1978 年10起开展了古籍版本鉴定和善本编目工作。在此次工作过程中,经山西省图书馆派专人携书进京,请北京图书馆、北京市文物局、中国书店等有关专家仔细鉴定,确定此书为宋版,纸为宋代的白麻纸,被后人用明末清初的白纸裱糊过。[3]

2. 何晓楼捐赠的地方志

何晓楼捐赠图书中地方志如明崇祯《名山胜概记》、明万历四十七年《武夷山志》、清康熙十一年《武林灵隐寺志》、清康熙三十五年《盘山志》、清康熙六十年《说嵩》、清雍正十三年《泽州府志》、清雍正十一年《朔平府志》、清雍正十二年《西湖志》、清乾隆四十五年《祁县志》、清乾隆三十五年《潞安府志》、清乾隆三十六年《汾州府志》、清乾隆十二年《蒲州府志》、清乾隆二十年《清凉山志》、清乾隆五十五年《摄山志》等。

3. 何晓楼捐赠的类丛部古籍

这类古籍有清道光五年刻本《李氏涵海》、清光绪钱塘丁氏嘉惠堂刻本《武林掌故丛编》、明刻本《宝颜堂秘笈》、清道光咸丰间刻光绪间补刻本《海山仙馆丛书》、明崇祯毛晋汲古阁刻本《津逮秘书》、清乾隆三十七年至道光三年长塘鲍氏家塾刻本《知不足斋丛书》等47种之多。

(二)乔贞士捐赠古籍

乔贞士捐赠古籍有经部101种、史部72种、子部99种、集部80种、类丛部11种,共计366种。乔贞士为祁县著名晋商乔家后代,同时,她也是祁县著名晋商渠家的儿媳,是渠家十九代渠晋云的夫人、渠仁甫之弟媳,她捐赠古籍即为渠晋云的藏书。在《渠仁甫备忘录》一书中,记载了渠仁甫代乔贞士捐赠古籍等相关事宜。[4]

乔贞士的捐赠珍贵古籍有清抄本《涑水记闻》二卷、清乾隆三年武英殿套印本《御选唐宋文醇》五十八卷、明二色套印本《四书参》十九卷、明刻本《雪牕谭异》八卷图一卷等。

(三)渠仁甫捐赠古籍

渠仁甫捐赠图书有经部18种、史部31种、子部12种、集部53种、类丛部4种,共计120种。如:明嘉靖三十一年刻本《于清端公政书》、清康熙五十年刻本《钦定佩文韵府》、清康熙八年刻本《击壤集十卷》、清康熙刻本雍正补本《黄石斋九种》、清康熙三十七年刻本《杜诗注解》、清康熙二十四年刻本《尤西堂集》、清乾隆三十二年武英殿本《南巡盛典》等。

(四)政府及其他人捐赠古籍

《登记册》中来自政府捐赠的图书、碑帖计105种,戴廷栻后人戴恩浦捐赠稿本《丹枫阁唐诗选》二卷,刘奋熙之子刘绩甫捐赠《爱薇堂遗著》。

(五)郭少仙捐赠古籍

郭少仙(1911—1954),名维芝,字少仙,号琴痴,乳名常林,斋名乐正,山西省祁县夏家堡人。著名戏曲研究工作者、晋剧音乐家,有专著《晋剧音乐》,其事迹入《中国戏曲志·山西卷》。[5]1955年,遵照先生遗嘱,长女郭一丁将其父全部遗物无偿捐献给祁县文化馆,其中包括字画、字帖及乐正斋所藏各类书籍181种1100册。如手抄本《乐正斋词曲谱》、郭少先钤印稿本《乐正斋存印》,多种琴谱,如清康熙六十一年刻本《五知斋琴谱》、民国石印本《熊氏瑟谱》、各种戏本手稿等。

(责任编辑:仝建平)

[1] 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祁县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 祁县人民文化馆.祁县人民文化馆收藏古书登记册[Z].祁县,1955.

[3] 胡乐云.宋版书〈昌黎先生集考异〉的发现及其价值[J].晋中社联通讯,1984,(4) .

[4] 山西省晋商文化基金会.渠仁甫备忘录[M].太原:三晋出版社,2013.

[5] 李谦光.晋剧音乐一代宗师郭少仙[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13.

A Review of the Ancient Books in the Library of Qi County in Shanxi Province

Han Li-hua

G255

A

1005-9652(2016)02-0005-03

韩丽花(1974—),女,山西太谷人,山西省太谷县图书馆馆员。

注释:① 另外两家是贵州省荔波县档案馆和浠水县博物馆。

猜你喜欢
清乾隆祁县刻本
和刻本《事林廣記》中所見宋詞——《全宋詞》未收《迎仙客》詞六首
郑之珍《劝善记》明清刻本流变再论
清乾隆时期青花缠枝莲托梵文酥油供灯研究
山西省祁县G208公路某段深挖路堑边坡稳定性评价及防治对策
晋中市祁县:倾力打造中国茶文化旅游第一城
山西祁县贾令村狐神庙及其舞台题记考述
瓶上花枝簇簇俏 记一组清乾隆时期壁瓶的修复
晋中祁县种植黄芪 开辟农民致富新路
天下四方 龙凤吉祥
清乾隆粉彩连体包袱瓶 浓浓华夏民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