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舞蹈与现代流行舞蹈“融合”的文化思考

2016-02-03 07:08
北方音乐 2016年15期
关键词:民间舞蹈本质大众

刘 垚

(集宁师范学院幼师学院,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民间舞蹈与现代流行舞蹈“融合”的文化思考

刘 垚

(集宁师范学院幼师学院,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对民间舞与现代舞的文化进行一系列研究,研究认为民间舞与现代舞的艺术本质、舞蹈本质、参与形式都是相同的,使其融合具有可能性,通过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构建符合大众审美的舞蹈作品,强化民间舞蹈节奏,运用电子媒介进行传播推广,能够有效的将结合重组的民族式流行舞蹈更好的传播出去。

民间;舞蹈;现代;流行舞蹈;融合

舞蹈,最早对于人们来说是一种抒发心志的即兴表演,是人类最早的无声符号语言。中国文化传承演变数千年,民间舞蹈记录下了民族的传统文化,刻下了历史的沧桑岁月,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记录者与见证者。随着国际化现代舞蹈的流行,其强烈的感染性与冲击力,让民间传统舞蹈文化的传承传播遭遇瓶颈,现代流行舞蹈具有强烈的自娱性,加上符合大众审美,迅速传播发展,而这正是民间舞蹈缺乏的地方。因而,若能有效将民间舞蹈与现代流行舞蹈融合起来,让传统舞蹈文化融入现代舞蹈构架,展现出一种全新的表现形式,对于传统舞蹈文化的传承以及现代舞蹈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民间舞蹈与现代流行舞蹈融合的可能性

虽然民间舞蹈在本质上的区别,舞蹈元素以及表现形式也迥然各异,但是同为舞蹈的不同类型,还是有某些艺术上的共同点,合理有效的利用他们的共同点,才能使得二者完美结合。

(一)艺术本质相同

从艺术本质和表现内容来看,民间舞蹈和现代流行舞蹈都是来源于显示生活,融入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元素。舞蹈的表演具有大众性和娱乐性,参与者及观赏者都是大众,因而舞蹈演变的话语权在于大众。人们希望大众除了表现现阶段的文化特征,更多的是能抒发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对于未来生活的期许。只因为流行文化不受民族地域影响,存在大众消费的可能性,所以才能迅速流传,形成产业链,传统舞蹈也需吸取现代元素,赢得人们心理感官上的共鸣,才能更好的发展。

(二)参与形式相同

从参与人员与参与形式上来看,民间舞蹈与现代流行舞蹈是相同的,都有个人表演与群体表演的形式,比如兰州的铜鼓舞以及现在风靡全国的广场舞,其实都是人们表达喜庆的通俗的舞蹈形式,本质上和大众参与度上是没有很大区别的,只是由于现代舞娱乐性比较强,难度相对较小,借助电子媒介的发展,传播更为迅速,发展的也很快,而民间舞一般只局限于一个地域,地域文化的独特性与标志性,导致不同民族舞蹈相互排斥,很难传播出去。

(三)舞蹈本质相同

舞蹈的本质都是释放自己,无论民间舞蹈中的娱乐喜庆舞蹈、英勇斗争舞蹈,还是现代流行舞蹈中的街舞、爵士舞,都是一种释放自己情绪的舞蹈,具有即兴表演的特质,这两类舞蹈的流行都是在大众的生活中,表演的初衷是运用肢体动作和舞蹈节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而不是供人观赏,其最终审美目的是自娱。即兴、释放自己。

二、民间舞蹈与现代流行舞蹈的融合

(一)营造良好的舞蹈融合氛围

为民间舞蹈与现代流行舞蹈的融合营造良好的社会人文条件,二者相互借鉴其流行的可行性以及长期传承的文化历史性,在流行舞蹈中融入传统民族舞蹈的特色元素,让现代舞蹈成为传统舞蹈文化传播的载体。在二者的融合中,肯定会产生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应该进行相应的改造,将民族特色舞蹈元素拆分,采用现代流行舞蹈的方式表达出来,发展成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流行舞蹈。

(二)构建符合现代大众审美的流行舞蹈语言

一个完整的舞蹈,都是由不同的舞蹈元素构成的,将传统民间舞蹈以及现代流行舞蹈的元素拆分开来,再进行重新组合,改编成融入传统民族特色,又符合大众审美观念的舞蹈作品。在舞蹈文化的现实传播中,都不免打上世俗的标签,世俗性意味着传统舞蹈在追求文化个性的同时,要更多的迎合大众的需求,这也是与现代舞蹈融合必须进行的一步,是民间舞蹈传承所必经的改革之路,因为只有符合大众审美的作品才具有传播的可能性。

(三)舞蹈融合上大胆创新——强化节奏,弱化旋律

舞蹈是一种兼具视觉和听觉感官刺激的表现艺术,民间舞蹈往往较注重旋律与美感,注重舞蹈的意境,而流行舞蹈则有较强的节奏性,注重肢体动作的情感表达性,在当今生活节奏较快的社会氛围中,无疑流行舞蹈的快节奏以及直接表达情感的方式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因而民间舞蹈也可以适当地增强节奏感,弱化旋律,提升人们的关注度。

(四)借助电子媒介传播新型舞蹈

电子媒介对于人们生活审美的影响是比较大的,现代舞蹈的流行与大力使用电子媒介进行传播也有很大的联系。流行舞蹈由于符合大众审美,具有强烈的感官刺激效果,具有很强的商业价值,因而广泛出现在电子媒体中,使得人们很快地接受了这种舞蹈模式,民间舞蹈要想获得广泛的传播发展,光靠舞台艺术表演是不够的,需要借助电子媒体进行更广泛的普及。

三、结语

随着民族传统习俗的淡化,民间舞蹈渐渐失去了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文化依托,其发展与传承受到一定限制,而此带有流行元素的现代舞蹈虽然传播迅速受众广泛,但是在学术研究上的深度与广度却远远比不上民间舞蹈,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理论研究基础,流行舞蹈注定无法长期良性发展,因此,二者需要互相借鉴优点,取其精华,方能实现良态共同发展。将民间舞蹈与现代流行舞蹈融合起来,让传统舞蹈文化融入现代舞蹈构架,展现出一种全新的表现形式,对于传统舞蹈文化的传承以及现代舞蹈的学术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成慧慧.对传统民间舞蹈与现代流行舞蹈“同构”的文化思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01∶111-115.

[2]石雁.中国舞蹈文化产业的发展创新[J].北方音乐,2015,08∶201+203.

刘垚(1990.09—),女,汉族,内蒙古人,大学教师,主要研究方向:舞蹈学,舞蹈编导、舞蹈教育。

猜你喜欢
民间舞蹈本质大众
探析民间舞蹈传承的现状及发展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大众ID.4
上汽大众
达斡尔民间舞蹈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如何传承民间舞蹈艺术
童年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