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乐训练在智障少儿康复中的机制研究

2016-02-03 07:08
北方音乐 2016年15期
关键词:智障教学法儿童

陶 源

(阜阳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器乐训练在智障少儿康复中的机制研究

陶 源

(阜阳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音乐作为一种多元的非语言的沟通工具,对智障儿童的智力开发有明显的作用。它通过音乐本身的结构组织直接影响着智障儿童的内在情感,从而使康复训练有活动力。本文通过探讨智障少儿的特征以及与器乐活动的康复训练,认为音乐不仅能使儿童自我满足,而且能够促进其综合运动机能,近一步提升智障儿童身心健康水平。

器乐;智障少儿;康复训练;机制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不规律,但这不仅是对自己身体的不负责,更是有可能影响自己的后代。现在智障儿童的比率非常高,几乎占到了一百个孩子里就有一个智障儿童。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由于年轻的父母在怀孕期间不注意,比如抽烟喝酒以及熬夜,另外还有后天的一些药物或医疗事故,都会导致孩子出生时智力有问题。还有近亲结婚结婚也会至其智障。作为一名专业的音乐学院学生,希望用音乐的力量去帮助他们康复。经过在特教学校这么长时间的实践,我觉得智障儿童对音乐有一种特殊的认识和感受,有时反而比正常儿童更能准确的领悟音乐的含义,对音乐有更深的灵感,此时我才感受到什么叫做上帝为他关上一扇门必定会为他打开一扇窗。

一、针对性案例实践

国内大多数的特教学校基本上开设的课程都只有语文、数学、生活、手工和体育这几门基础课程,很少有学校会想到开设音乐课来对其进行康复训练,只有在北京、上海、深圳城市仅有少数特教学校开设了音乐这门课。而且从之前到现在,虽说创建了特殊教育学校已经对智障儿童有了很好的教育,但是没有音乐教育这门课总觉得缺少了什么。音乐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智障儿童听觉器官一旦被感知,一定会引起一定的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

音乐是振动产生的音波在时间中被展现出来。音乐可以开发人的大脑,提高人的注意力,促进创造力的发展,增加人的语言能力,刺激直觉和第六感官,提高IQ以及强化右脑的功能。并且音乐产生的振动可以缓解压力,松弛心灵。音乐不仅会引发心理的、认知的以及生理的反应,而且可以消除过度紧张和疲劳,可以对他们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进行充分发掘。

智力障碍又称智力缺陷,一般指由于大脑受到器质性的损害或是由于脑发育不完全从而造成认识活动的持续障碍以及整个心理活动的障碍。常见的病因可能是遗传变异、感染、中毒、头部受伤、颅脑畸形、内分泌异常等。智障儿童则是指具有这种缺陷的儿童,在十八岁之前在适应行为方面有缺陷。

智障儿童有以下心理特点:

1、感知觉迟钝、缓慢;

2、注意力不集中;

3、机械记忆力尚可;

4、语言能力薄弱;

5、抽象思维能力极差;

6、比较容易兴奋;

7、意志力差;

8、情绪变化快;

9、独立生活能力差;

10、有一定的好奇心;

11、刻板的行为和语言;

12、喜欢音乐。

在将近半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带领他们使用各种乐器来上音乐课,比如课程《小锣鼓,敲啊敲》,在这节课程中我们使用了锣、鼓、嚓、碰铃、摇铃、木鱼等乐器给歌曲伴鼓点,这不仅教他们学会了如何使用这些乐器,更重要的是增强了他们的节奏感,学会借助外物去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情感。另外歌曲的前奏我们还教他们手拿红绸或扇子,跟随着音乐想象过节时热闹的气氛而舞动,这也是通过肢体语言来宣泄感情。我们教的课程多是一些创设情境的小儿歌,角色扮演可以让他们更好的融入进来,让他们可以在音乐中释放天性。开始课程是从节奏训练入手的,先从简单的拍手、跺脚开始。当然,光是枯燥乏味的拍手、跺脚对于他们来说必定行不通,我们带领他们分别从前后上下左右这些方位拍,跺脚也是一样,多了一些趣味性他们才肯愿意。然后开始教他们使用一些小的打击乐器,比如说沙锤、小木鱼、小梆子这些小乐器,用这些乐器来打节奏或跟着乐曲给其伴奏。我们上课必不可少的一件乐器是电子琴,我们通过对其节奏的调快调慢来训练他们对速度变化的感知,另外我们会编一些小故事,让他们扮演其中的角色来感受节奏的变化。 比如之前给他们做小鸟回家的游戏,让一个学生扮演小鸟做小鸟挥舞翅膀的动作,告诉他他是一只小鸟现在正在森林中悠闲的飞着,因为是悠闲的飞着,学生就慢慢的挥动自己的胳膊,飞着飞着突然飞来了一只老鹰想要吃它,于是它拼命逃啊,这时可以用电子琴弹奏出很快的节奏引导学生快速飞舞手臂,啊,终于把老鹰甩掉了,就在这时看见了妈妈,于是它开心的飞向了自己的妈妈,这时就可以用电子琴弹奏匀速平缓的节奏带领学生匀速的挥动胳膊,这可以让学生在玩游戏开心的同时还增加了乐感和节奏感。

另外,我们还给他们上了律动课程,伴随着轻音乐教他们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当他们听到一些单纯、柔美、抒情的曲调时,会安静的轻晃肢体;而听到急促、跳跃的节奏音响时,则会感到兴奋,甚至手舞足蹈。孩子们上律动课都非常开心,简单的舞蹈动作不仅能锻炼智障儿童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也能拓展智障儿童的思维和情感,从而可以让他们在思想意志、身体协调、情感等方面得以全面的发展。

二、教学法应用实施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实践教学,我认为对他们的教学法要不同于一般的孩子,主要有这么三种教学法:个性教学法,渗透教学法和音画结合法。

个性教学法:我带的两个班级每个班仅仅只有12个学生,但我发现基本上每个学生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我们会依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来进行个性教学。有的学生是单单的智力落后,有的是唐氏综合症、克氏综合症、自闭症,还有癫痫。有的人上课动的一刻都没停过,有的人从上课到下课身上任何部位都没动过。这时我们就得抑制一直动的学生让其安静下来,而对待自闭症就得不停地去引导去鼓励他,让他们逐渐融入课堂。这就要我们在课堂内外都要密切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能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能力,凸显他们的特长。

渗透教学法:对待这些孩子我们不能来硬的,不能强制,不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我们只能用非强制性的手段,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对其进行引导、教育,以激发其潜在的学习能力,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使他们在无意识中进行学习。我们班上一个自闭症的孩子,他上课从来不参与任何活动,总是在自己的座位上坐着,当别的同学在参与活动时,他就开始摇晃桌子,老师不理他他会摇的更厉害,当老师注意到他时,训斥他是不可以的,这样反而会使他更加暴躁,我们只能说:“XX,你要听话哦,是不是一个人在下面很无聊?那你要不要上来和我们一起做活动呀?如果不想上来的话,那你就坐在座位上闭上眼睛听音乐好不好?乖乖的老师会奖励你棒棒贴哦!想不想要?”好的引导才能使他平静,不然只会使其更暴躁。

另外还有一个自闭症的孩子,他不仅上课从来不动,而且不管别的同学如何玩闹他也从来不关心,总是自己坐在座位上低着头玩手或者站着望着窗外,我们也不强制他硬拉他参与活动,而是每次都邀请他、引导他,让他一点点融入。后期的课程我们惊喜的发现每次的活动中他竟然会自觉的跟在后面跟着音乐晃动身体或者拍手了,这让我们很是欣慰。

音画结合法:就是通过音像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每节课上课前,我们都会先用多媒体把歌曲视频放给学生看。有一节《五官歌》的课程,我们先把五官分别画在了黑板上给他们认知,再引入课程。这样通过音画结合,丰富智障儿童的想象力,充善其情感世界,从而进一步引导其在实际生活中理解知识。

三、音乐康复机制

通过阶段性实习实验,我们结合该基地少儿群体的身心反馈和实验数据发现,音乐的康复机制非常明显,具体表现为:

(一)产生共鸣,情感外化

他们对自己的情感不擅表达,也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他们有时只是想要和你亲近,摸摸你,但是把握不好分寸很有可能会伤着你。也会经常想要告诉你什么,但是你不理解他又表达不好,就会急的又哭又闹。通过欣赏音乐,可以让他们在音乐中感受到某种特有的情感,与音乐产生共鸣,实现情感的外化,这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音乐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二)实现情感交流

音乐中蕴藏着丰富的情感,我们在音乐中增加表演的环节。比如创设情境,角色扮演。在《理发师》的课程中,我们让学生分别扮演理发师和顾客的角色,他们都非常开心,而且唱的歌与做的动作配合的都非常准确。这不仅让他们学唱了歌曲,还教其掌握了情感的交流方式,找到情感交流的出口,增加他们的情感交流能力。

原本教正常的孩子就不轻松,教这些智力有障碍的孩子就更加困难。会经常感到教给他们的东西他们总是学不会、没反应,其实他们不是没有感受到,只是他们比正常儿童反应慢了一些。所以我们要有耐心,要一步步、一遍遍的去引导他们。而且上课时很难有学生很听话,不乱跑不乱叫。不正确的行为,如不遵守课堂秩序、攻击性语言动作、随意活动等,都是他们的问题。我们就得用各种方法去侧面引导他们,将其制止、纠正。

四、结语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 我们对音乐在智障儿童教育中的作用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然而,音乐是一门专业的学科,我们有时须因个别情况制定出训练计划,有系统的利用音乐与器乐和运用心理学,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但音乐对智障儿童的干预还在摸索尝试中,对于智障儿童的康复在我们的实践中虽已初见成效,但之后的路还很漫长,也应该是充满艰辛的历程。而音乐强调对孩子的开发,要求老师们具有丰富的创造性。因此,这也就需要我们音乐老师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慢慢积累经验,献出我们的爱心、耐心和热心,进一步在实践中磨练、成长、成熟。

我希望通过我们制定的计划,可以不同程度的促进智障儿童的身心发展,丰富他们的想象,陶冶他们的情操,使他们真正在音乐的世界里尽情的描绘灿烂的明天,歌唱美好的未来。我们教师要重视音乐教育对智障儿童的特殊作用,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努力的学习,不断探索,从智障儿童实际出发,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充分发挥音乐的特殊作用,使越来越多的智障儿童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好精神世界。

2014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乐感培养在智障少儿康复中的实践应用”(项目编号:AH201410371009);2015年度阜阳师范学院教学研究一般项目“区域传统艺术的高校多维传承研究”(项目编号:2015JYXM40)。

陶源,女,阜阳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2012级本科学生。

猜你喜欢
智障教学法儿童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如何有效进行智障学生的语言训练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智障儿童教学要抓好关键“三点”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为智障儿童撑起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