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李斯特与肖邦钢琴音乐的异同

2016-02-03 07:08朱晓乐
北方音乐 2016年15期
关键词:舞曲李斯特肖邦

朱晓乐

(山东威海职业学院,山东 威海 264210)

浅谈李斯特与肖邦钢琴音乐的异同

朱晓乐

(山东威海职业学院,山东 威海 264210)

李斯特与肖邦是浪漫派作曲家中的代表人物,他们的钢琴作品具有数量多,形式广、难度大、艺术性强的特征。本文就其钢琴音乐的异同进行浅谈,论述。

浪漫派作曲家;肖邦,李斯特;钢琴音乐的异同

李斯特与肖邦是浪漫派作曲家中的代表人物,他们的钢琴作品具有数量多,形式广、难度大、艺术性强的特征。从事钢琴专业学习及研究多年来,也弹奏了不少两位大师的作品,本文就其钢琴音乐的异同进行论述。

一、肖邦钢琴音乐的风格特点

肖邦是一位表现和谐和充满柔情的天才,他把自己的艺术基本只限于钢琴领域,因此他的钢琴作品拥有许多前辈作曲家所没有的最高度的美,完全新颖的感情,和新奇而巧妙的和声织体。肖邦写了众多体裁的钢琴作品,其中以波洛涅兹舞曲与玛祖卡舞曲最具代表性。

(一)肖邦的波洛涅兹舞曲拥有着强有力的节奏,凝聚着古代波兰固有的、最崇高的情感

肖邦的波洛涅兹舞曲不但有尚武精神,也有平静、自觉的力量和坚定的感情。例如铿锵有力,充满战斗气息的英雄波兰舞曲,充满幻想与美好的平稳的行板与大波兰舞曲,还有他强有力的升f小调波洛涅兹,狂暴的动机,狂风暴雨般的主题,吹响了战斗的号角。

(二)肖邦的玛祖卡舞曲完全是另一种性质—另一种音乐境界

在这里,细腻、温柔、暗淡的色调变化代替了丰富和鲜明的色彩。如果说波洛涅兹是代表了整个人民的统一的总的意志,而玛祖卡就是个人的各种各样的情绪。肖邦的这一体裁创作,代表着他最本真的性格特点,是他写出其他伟大作品的源泉和动力。

二、李斯特钢琴音乐的风格特点

李斯特是一个天才的作曲家兼演奏家,是现代钢琴艺术的创作者,他的盛名首先归功于他非凡的演奏技艺和威震人心的钢琴表现才能。他同样也是一位天才的作曲家,他是一个音乐革新实践家,对于以后音乐艺术的发展在多方面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李斯特的钢琴作品首先是进行综合处理,把作品当成一个统一的、有生命的机体,他主要依靠其丰富的想象力、创作型地揣度和知觉地掌握所演奏的作品,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有文学或绘画的诗意基础。

标题音乐是李斯特所倡导的音乐形式,他的大部分优秀的作品都是有标题的,如十二首超技练习曲基本上都是标题的,还有他著名的旅游岁月都是一个个标题性的钢琴音乐作品,不管是记事还是写景,这些作品都能给我们很直观的听觉印象。

改编曲是李斯特钢琴音乐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体裁,也是现在被广泛流传并在音乐会上经常被演奏的李斯特的钢琴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李斯特改编曲的艺术价值要远远高于他为数不多的原创作品,这里不仅有根据器乐曲改编的帕格尼尼大练习曲,也有根据各种艺术歌曲改编的钢琴小品,还有难度惊人的根据歌剧改编的,如《唐璜幻想》、《费加罗幻想》、《诺尔玛幻想》等世界顶级钢琴演奏难度的乐曲,同时李斯特还改编了许多前辈作品家的经典作品,经过他的改编使这些作品在演奏效果及难度上得到了大大的升华,不能说音乐艺术上有了质的改变,单从演奏气氛、效果及迎合大部分观众的口味上来说,李斯特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李斯特还是一个非常用心的作曲家,善于找到各种能让他找到灵感的旋律主题,如他的最具代表性的匈牙利狂想曲和B小调奏鸣曲,就是在民间及宗教的音乐中找到灵感并进行进一步的音乐艺术拓展,尤其是后期由于李斯特信仰宗教,他的音乐在深度上更加有艺术价值。

三、肖邦与李斯特钢琴音乐的异同性

在钢琴技巧的练习中,肖邦和李斯特都要求不光机械的练习平衡手指力度,而要表现每个手指的特殊性质。但肖邦认为练习手指的绝对力度平衡是毫无意义的,会消除各个手指的独特性,因此肖邦的作品单从技术技能上看,并没有特别高深的技能,他的难度主要在于对音色的处理,对作品风格的把握,而李斯特认为手指的力度平衡有利于钢琴家研究各个手指之间的差别,因此李斯特的作品需要演奏者具有绝对的独立性和力度,同时他也写出了挑战各种手指弹奏极限的作品,比如超技的“鬼火”、“马捷帕”,唐璜和诺尔玛改编幻想曲,大量综合技巧,单从演奏效果和震撼程度来看,已经远远超过肖邦的任何作品,为之后拉赫玛尼诺夫,普罗科菲耶夫这些俄罗斯钢琴大师炫技作品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在速度方面李斯特认为,在作品演奏的全过程中不存在一成不变的速度,而肖邦比李斯特早若干年就提出自由速度的概念,所以弹奏肖邦的作品一定不能死卡节奏,这就完全不能理解肖邦作品的精髓。李斯特在力度要求上非常精确,强弱对比幅度比肖邦的还要大,因此从力度、速度上来看,他们两人的钢琴音乐作品还是有一定的区别。

肖邦的钢琴作品虽没有李斯特这么炫丽,但从诗意性和音乐的美感来看,他有比李斯特先天的优势,尤其是肖邦的旋律创作是李斯特中青年时期所远远不能比拟的,但天妒英才,早早的离世也让我们无法再欣赏到肖邦更多更美的作品,肖邦的作品有一种油画般的美,应该更突出他浪漫、柔情的风格,不但要和李斯特作品一样需要精准,更多了细腻度上的要求,柴可夫斯基和拉赫玛尼诺夫等俄派作曲大师有很多作品尤其是浪漫曲、夜曲及一些慢速的练习曲都借鉴了肖邦的作曲手法。

肖邦和李斯特是大部分学习钢琴及从事钢琴事业的人必然会接触的两位大师,但是用同样的演奏方法,同样的音乐感觉去弹奏这两位音乐大师的作品,必定表达的不尽完善,钢琴是学无止境的乐器,只有在把握浪漫派音乐风格的同时,找到李斯特和肖邦钢琴音乐的个性,才有可能弹出两者的精髓,才能在欣赏自己所演奏的有没音乐的同时感触两位巨匠那超人的天赋与乐思。

[1]目黑惇,简明仁译.肖邦台北∶美乐出版社,1999.

[2]亚科夫·米尔什坦.李斯特.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3]埃弗雷特,赫尔姆.李斯特.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4]李斯特.李斯特论肖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舞曲李斯特肖邦
“钢琴诗人”肖邦
论肖邦《第二叙事曲》(Op.38)的叙事、形式与风格
冬的舞曲
勤奋学习的小肖邦
肖邦
保持肃静
第五号匈牙利舞曲
爱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