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湮没的启示

2016-02-03 07:08葛芳辛
北方音乐 2016年15期
关键词:高高挂红灯笼芭蕾

葛芳辛

(常熟理工学院,江苏 常熟 215500)

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湮没的启示

葛芳辛

(常熟理工学院,江苏 常熟 215500)

由张艺谋编导的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在服饰、音乐、艺术表现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与创新,但艺术生命力不强,在舞台上演出了10年,现已淡出人们的视野,其中必有内在原因。本文通过对舞剧题材、舞蹈形式、舞剧编排和编导自身局限来进行分析,试图找出令舞剧失去生命力的原因,并且给今后中国新编舞剧一点启示。

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

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由张艺谋担任编剧、导演、艺术总监,旅德华裔王新鹏编舞、旅法华人陈其钢作曲,中央芭蕾舞团参演。舞剧在众多方面体现了强强联手,高精尖的特质,编导上也有创新之处,2001年首演以来曾创造了中国舞剧演出的奇迹,但自2010年后已基本消失在舞台上,本人认为该剧的湮没必有其内在原因,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题材与中国主流文化格格不入

舞剧选取内容为封建题材,以家庭为背景,发生在上世纪20年代的家庭伦理故事。剧情围绕三姨太与京剧小生之间青梅竹马的爱情遭拆散被迫出嫁来展开,讲述封建大宅院中男主人和3个妻妾以及妻妾与其情人之间曲折的爱恨情仇,故事反映出重男轻女、一夫多妻、包办婚姻等封建陋习。故事内容和现今倡导自由恋爱和一夫一妻制相违背,也与现今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得到普遍尊重的现象背道而驰,本剧题材与当代婚姻制度和社会文化相悖。舞剧想要拥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力,本人认为选择题材至关重要,要选择充满正能量,体现当代精神,本民族主流文化或展现历史中具有向上气息能引起广泛共鸣的题材。

二、舞蹈形式与舞剧剧情不匹配

舞剧采用芭蕾为主要形式讲述中国故事,这就存在形式与内容上由文化不同而带来的偏差。芭蕾是一种形式感强,主要追求外在精神与形式的舞台表现艺术,善于描绘剧情相对简单的故事。而该剧故事为典型的中国式且曲折复杂,表达人物内在东西较丰富,多展现人物内心的挣扎、彷徨、无奈与勾心斗角等内在活动,中国式繁复内省的故事依托西式注重外在形式的芭蕾来述说,这就出现了问题。演员保持脚尖的崩立、高傲的站姿、外开的八字等典型的芭蕾舞造型,时刻展现高贵挺拔的形象,而该舞剧中的女人是生活在没有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封建时代,她们活得痛苦、小心,高贵的气质和挺拔的身形和她们相去甚远;虽然编舞者在演员手臂动作上加入了中国舞蹈中典型的兰花指,还运用了扇子和手绢等道具,但还是很难表达出东方女性独特的矜持和内敛。这种中西文化在艺术精神表达上的区别和不同所产生的矛盾是导致舞剧没有长久生命力的原因之一。

三、主要人物塑造上存在舞蹈编排不足

舞剧中三太太为戏剧矛盾主导,人物还有老爷,情人武生和二太太,剧中在刻画三太太这个主要人物上不太丰满,存在舞蹈编排上的不足。舞剧描写一个纯洁有知识的新女性被封建家庭所吞噬,变成毫无人生追求的姨太太的过程,通过该人物展现封建社会扭曲人性的悲哀。因此,舞剧应以三姨太这个人物为核心,而核心人物的舞蹈段落在设计上肯定要偏重些,尤其是独舞,可以重点描绘她因命运改变而变化的内心,遗憾的是舞剧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

四、舞蹈和非舞蹈元素在运用上比例失调

作为舞剧,舞蹈是体现舞剧独特魅力的主要手段,舞蹈的肢体语言带有述说性,可说是展现人物情感世界的工具。舞剧肯定是以舞蹈表达为主,其它形式为辅的关系。舞剧中融汇了众多元素,如京剧、话剧、皮影戏、电影手法等,众多元素的集合可以说是创新,但如果占用太多舞台表达,淹没了芭蕾本身的魅力,就会落入俗套,变成了文艺大杂烩。例如京剧“唱堂会”和“麻将舞”这两个段落,非舞蹈形式渲染运用太夸张,干扰了舞剧中舞蹈的展示,造成喧宾夺主的感觉。

五、编导存在自身局限

张艺谋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已享誉国际,电影艺术的成功让张导有意涉足舞台艺术,并想借助同题材电影声誉创造该舞剧的辉煌,这种做法本身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虽然该舞剧在国内轰动一时,但十年便在舞台上消失是个不争的事实,其中和导演自身意识的不足有很大关系。张导声称构思舞剧时简化了象征和隐喻部分。但象征和隐喻正是舞剧创作所需要的。舞剧和其它艺术一样,最忌讳的是直白。而且舞蹈语言的模糊性,以及舞剧所追求的诗意、浪漫、音乐化,都更加看重象征、隐喻、联想等可以把舞剧内容扩大的艺术技巧的运用 。张导没有把这一理念吃透,一味追求新,从而成为舞剧致命的弊端。

一部文艺作品,导演的能力决定作品的生命力,无视舞剧本身存在的艺术规律,作品必然经受不起时间的考验。作为电影导演出身的张艺谋具有本能的电影逻辑,拍完一部电影就会重新寻找题材拍下部电影,对待这部舞剧的态度也类似,没有把该舞剧做成文化产业的意识,这也导致该舞剧没有长久的生命力。

六、结语

作为中国芭蕾事业的开拓者,中国国家芭蕾舞团无疑代表中国芭蕾的最高水准。该团为创精品大胆突破,试图开拓出一条中西汇通、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艺术风格,但在艺术融合的道路上还是任重道远,需要潜心钻研。希望以后中国新编舞剧作品能够吸取这部舞剧的教训,在故事内容、舞蹈形式、舞蹈编排和编导意识上合理选择和把握,使中国舞剧有更高艺术层次的的表现,具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力,并且可以一个文化产业来运作。使中国舞剧能够走出国门,打出响亮的国际品牌,带来一系列的经济和文化效应。

[1]刘青戈.中外芭蕾精品赏析[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于平.舞蹈文化与审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刘青戈.中国现代舞作品欣赏[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4]汪以平.舞蹈艺术通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王克芬,隆萌培.中国近现代当代舞蹈发展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葛芳辛,常熟理工学院音乐系讲师。

猜你喜欢
高高挂红灯笼芭蕾
因为你的表演,我爱上了芭蕾
春天的芭蕾
大红灯笼高高挂
大红灯笼高高挂
我爱芭蕾
童年的红灯笼
红灯笼
大红灯笼高高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