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音乐教育中如何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论

2016-02-03 07:08史晓光
北方音乐 2016年15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弘扬传统

张 颖 史晓光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艺术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试论音乐教育中如何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论

张 颖 史晓光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艺术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艺术文化的重新创造,逐渐脱离了人们的生活学习。特别是进入科技时代后,以生动丰富的表演形式经由媒体渗透人们生活中的不同曲风音乐,促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面临着严峻挑战。而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占据着重要一角,为此,本文认为有必要探讨音乐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

音乐教育;传统文化;弘扬途径

历史长河为中华民族祖先创造丰富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条件。而中国传统文化鼓舞着、支撑着历代中华儿女,并且在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依然旺盛,加强中国传统文的弘扬,无疑是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推助器,特别是在教育中弘扬传统文化更具有影响力。

一、音乐教育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增强形象思维能力

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音乐教育中,对学生联想力和想象力具有促进作用。例如:中国钢琴曲《平湖秋月·陈培勋》,乐曲初始右手三十二分音符顺序展开,犹如拂过湖面的一阵微风带来芬芳的花香;左手联奏四次五度音程,仿若一阵傍晚从远处飘来的钟声,亦或是微风拂过荡起涟漪的湖面。[1]优美的音乐能使人浮想翩翩的联想。比如,二胡独奏曲《赛马·黄海怀》,乐曲响起的同时人们就仿佛看到了草原上奔腾驰骋的骏马,再加上强弱对比的运用,更听众看到那从近至远的马儿呼啸而过,就如同活生生的蒙古族赛马图。传统音乐丰富多彩,极大地促进着学生的形象思维。

(二)传统音乐的教育意义

传统音乐作为历史洗礼后留存的精华,其作品不但能带给人听觉享受,还能受到极大地启示。例如:气薄云天的《满江红》,使人振奋,每每听到均可备受鼓舞,引起一定的共鸣。中国传统音乐重视中国特色美,相比流行音乐来说内涵深刻,能带给学生超凡脱俗的艺术美感受。在多媒体时代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而中国传统音乐则可以作为参照标,帮助学生突破网络世界的束缚,正确树立人生观、世界观,故中国传统音乐具有人文、审美和德育的教育意义。当然部分音乐名家还是哲学家、思想家或文学家等,其作品中或多或少有这些内容的渗透,所以传统音乐教学也是培养学生成为全面人才的途径。

二、音乐教育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

(一)结合理论与实践,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民族音乐是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占据着重要地位,民族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反映,着重体现了民族文化与精神。具体来说,中国传统音乐包括宫廷、文人、宗教和民间这4种表现形式。而宫廷音乐又分为:①典制性音乐,如朝会乐、祭祀乐等;②娱乐性音乐,如筵宴乐等。均可谓对贵族阶级享乐主义和至高无上皇权的体现。文人音乐即古代文人借助音乐对超尘脱俗思想观念的追求,主要包括词调音乐盒古琴音乐。宗教音乐是中国信仰多元化特点的体现。民间音乐属于综合艺术,包括歌舞说唱、戏曲器乐等,同时民族音乐又以民间音乐为基础。[2]

教学中应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充分发挥本土音乐的引导教化效果。例如,教少数民族音乐时,可全面开发利用民族音乐资源,引导学生收集本土民族音乐文化和民歌,并在课堂上分享,积极开展交流沟通,激活音乐课堂教学。或是条件允许且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邀请优秀的民间艺人入校为学生传授或表演民族音乐,也可带领学生在校外走访,使其亲身感受民族音乐。同时还可安排学生参加音乐汇演等,在表演实践中更深刻地体会民族文化的浩瀚,了解体验各民族风情、风采,进而加强民族凝聚力。

(二)根据授课对象差异,采取不同弘扬手段

通常针对授课对象不同,弘扬传统文化的手段也应不同,总体来说,根据民族音乐分类有以下建议:

1.宫廷音乐。由于中国传统音乐中宫廷音乐占据着重要地位,是音乐教育的重点内容,可结合当下热播的宫斗类电视剧,如《甄嬛传》、《芈月传》、《步步惊心》等,此类影视剧中均有宫廷音乐,再加上影视剧生动丰富的画面,极易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和兴奋度,使学生在好奇心驱策下,以及教师谆谆诱导下,充分了解中国宫廷音乐的社会功能、特征分类等,进而有效提高授课效率和接受程度。

2.文人音乐。现代社会的弱肉强食,使人们更加渴望古代文人墨客的闲适脱俗,更感兴趣那份归隐情怀。故,针对文人音乐的“逸”和“隐”开展教学,能够获得较好课堂效果,如古琴曲《樵歌》、《渔歌晚唱》或琵琶曲《渔家乐》等,使学生加深对文人音乐曲调特征的了解。

3.宗教音乐。中国宗教音乐主要包括佛教和道教的音乐。通常教师直接讲解其形成背景,极难激发学生兴趣,加之当代崇尚科学,缺乏宗教信仰,导致宗教音乐与人们生活逐渐脱离。而将佛经等改编为也没歌曲,再由著名歌唱艺术家演唱,如修大乘佛法的佛教信徒每日诵读经文——《心经》,其博大精深、寓意深远,通篇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读懂者可忘却烦恼、静心自在,被改编为歌曲《心经》由王菲演唱,使得学生更易接受。[3]

4.民间音乐。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以民间音乐为核心,且相较前三种音乐更贴近生活实际,故能降低课堂导入的难度。通常一所学校的学生并非来自固定的民族或城市,为此,可先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民族音乐特色、风格等,然后教师再根据其所提到戏曲音乐、民族舞蹈或音乐等,进行详细的讲解引导,进而更高效地完成民间音乐授课。

三、结束语

音乐教育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极大的意义,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发展,为此,有必要探讨音乐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手段,从真正意义上实现音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孟冬琪.音乐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D].吉林师范大学,2014.

[2]魏洁.论中国民族音乐教育的传承与创新[J].北方音乐,2015,(10)∶20-20.

[3]唐皓月,刘亚男.略论我国传统音乐在弘扬传统文化中的作用[J].北方音乐,2016,36(7)∶172.

张颖(1994—),女,汉族,山西孝义市,现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音乐学本科专业,器乐方向。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弘扬传统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