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方式的研究论述

2016-02-03 07:08郑彬彬
北方音乐 2016年15期
关键词:民间舞蹈舞蹈教学方式

郑彬彬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0)

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方式的研究论述

郑彬彬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0)

高校舞蹈专业教学当中民族民间舞蹈课程是基础课程,学习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可以促进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的学习,体验我国的民间文化,创设特定的情境,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开展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方式。这是我国在传统文化发展过程当中,逐渐积累出来的优秀的民族文化。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民族民间舞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本文论述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革方式,使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方式可以得到有效的改进,使我国优秀的民间舞蹈文化得到有效的继承和发展。

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方式;发展建议

在我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我国民族民间舞蹈具有独特的文化韵味,将我国人民的精神理念进行继承,可以将不同民族的审美思想和各种传统文化形式良好的反映出来。民族民间舞蹈具有自身的艺术魅力,不能只是单纯依靠社会群众进行传承。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可以有效的传承民族民间舞蹈,当前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提高舞蹈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本文主要结合当前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现状,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促进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更好的发展。

一、概述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

(一)涵义

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基础就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其发展依据就是民间文化特征。各个不同的高校主要利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模式,使舞蹈专业的课程建设得到有效的强化。当前各个高校普遍重视民族舞蹈教学,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具有很强的民族性,而当前现代舞蹈给民族民间舞蹈带来很大的冲击,因此当前很多的高校民族民间舞蹈的实际教学质量不是那么理想。一些学生的在跳舞的时候没有自己的特点,缺乏风格和独特的情绪,给人依然所容纳无味的感觉。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可以有效的继承我国的舞蹈文化,实际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和我国的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关系。当前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过于重视其中的知识理论,让学生去模仿自己的动作,在这个过程中,没有重视学生的舞蹈素养的培养,也会将学生的文化理论进行拓展。除此以外,当前的媒体对于学生的影响很深,学生对于传统法的民族艺术了解的越来越少,缺乏对于民族民间舞蹈的重视,这样一来,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质量的提高就会受到阻碍。

(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意义

1.继承我国传统的优秀民族文化

民族民间舞蹈继承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民族民间舞蹈将我国的民族风俗风情完整的继承下来,其中包含着民族文化和社会风俗等各个方面。民族民间舞蹈是我国民族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因此高校开展民族民间舞蹈具有很大的意义。

2.对学生具有塑造意义

舞蹈对于个人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塑造作用,学生练习舞蹈,可以将自身的形体美进行锻炼,不仅如此,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精气神。无论谁哪种风格的舞蹈,都可以发挥出陶冶情操的意义。针对民族民间舞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接触到我国各种民族文化所包含的各种不同的文化,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结合文化和舞蹈,从而帮助学生接受我国的民族文化。尊重我国的文化多样性。

二、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没有深入了解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内涵

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是从我国的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中提取出来的,可以将群众生活的情感充分的反映出来,主要是由群众创造和组织出来的舞蹈形式。民族民间舞蹈主要就是我国各个民族日常生活和劳动的缩写,是我国民族文化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但是我国有一些高校并没有对民族民间的文化内涵充分的了解,因此也就无法让学生进行领悟,学生对于舞蹈中包含的民族历史文化无法深入的体会,无法将其形象有效的表现出来,使其教学质量逐渐得到降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于民族民间舞蹈当中包含的民族民俗文化充分的了解,让学生可以对于民族的特点充分的认识,明确其中的审美特征,深入的学习民族民间舞蹈。

(二)部分教学方式存在着问题

当前的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主要就是教授学生相关的舞蹈动作和技能,教师的主导作用过于强调。虽然教师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学生创造性和灵活性的发掘。民族民间舞蹈教师主要利用的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如果一直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那么学生就会开始排斥舞蹈教学,使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失去了教学意义。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一种限制。

(三)教学过程中没有投入感情

民族民间舞蹈包含我国的历史文化内涵和风俗特色,将创作者的情感和智慧进行有效的凝聚,每一个民族的情感表达方式都是不同的,对于舞蹈的独特内涵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要适当的投入感情。民族民间舞蹈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舞蹈技能和理论知识,还要融入自己的感情,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舞蹈的内涵,有效的展示舞蹈的灵性。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师过于重视舞蹈动作的美观性,以及学生对于舞蹈技能的掌握程度,忽略教学过程中情感的讲解和学生自身的情感投入。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主要就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民族舞蹈的内涵,让学生可以掌握其中包含的深刻寓意。

(四)舞蹈教材选择的不够合理

民间舞蹈教学的基本工具就是舞蹈教材,舞蹈教学可以将舞蹈教学大纲具备具体化和形式化,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渠道。但是很长时间以来,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教材无论是在内容的选择方面,还是内容编排形式方面,都没有进行转变,这种情况是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发展的需要,对于教学方式的创新也是一种约束,除此以外,一些并不是专业的艺术院校的在舞蹈教材的选择的方面,主要就是借鉴了舞蹈艺术院校的教材,专业性非常强,对于学生的训练具有很高的要求,学生在舞蹈教学和课程体系的选择方面,并没有结合学生学习状况和身体素质,无法将所有层次的学生的进行适应。

三、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发展的具体方式

(一)选用互联网的教学方式

当前高校教育主要发展趋势就是信息化,当前世界上最为关注的就是互联网的发展。因此互联网和教育领域结合也是非常关键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台下被动的听,课堂教学显得没有任何生机,每节课都是同样的时间,每节课都是在同样的地点。针对互联网教育,学生可以在任何地点和任何时间,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例如在学习朝鲜民族的空中旋体和垫步以及维吾尔族民族舞蹈中的跪转等元素的时候,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教学进行自主性学习。

互联网教学模式主要就是在师生分离的情况,主要是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是一种高效的新式教学方式。利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主要发挥指导和引导的作用。在未来的民族民间教学活动当中,互联网就会成为主要方式,成为信息和知识的主要载体,在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而学生也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在网上交流。利用互联网教学,教师需要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抛弃,主要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进行辅助,使其可以对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形成更好的辅助。

(二)采用智能软件的教学模式

当前每个人生活都离不开手机,智能手机方便携带,可以及时的进行互动,对于人们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手机的功能在近些年也逐渐强大起来,非常方便进行网络连接。当前互联网的搜索是非常丰富的,手机当中具有丰富的APP引用软件,在收集当中的APP舞蹈圈中,具有很多的相关栏目,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搜索,如果想要学习民族民间舞蹈,可以在民族这一栏当中进行搜索,查询各种有关的民族民间的相关教学视频和文字教材等。很多相关的舞蹈视频都是可以免费进行观看的,在舞蹈圈当中看到相关的网址和微信公共账号以及微博账号,在手机当中的微信软件当中,可以关注一些公共账号,可以定期将最新的舞蹈信息传递到手机当中。教师可以将自己讲课的时间进行分享,和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和评价。教师可以在上课时间,利用自己的智能手机获取有关舞蹈的信息和舞蹈动作。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将他们学到的知识进行分享。除此以外,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查询资料,观看有感民族民间的舞蹈视频。

(三)学习有关互联网的课堂教学模式

当前很多学生都开始利用网络学习民族民间舞蹈动作,将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分辨,非常方便进行学习,还可以很方便的就会获取相关的学习资源,在民族民间舞蹈动作过程中,教师主要发挥辅导作用,教师教的动作可以在网络上查阅,甚至可以地动作进行分解,方便学生深入的学习。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移动终端印上一些民间具有原生态的舞蹈教学场景、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可以对舞蹈理论知识和舞蹈动作进行学习,可以将民间舞蹈生动化和具体化进行掌握,例如学生在学习蒙古族的筷子舞和维吾尔族的民间舞蹈的盘子舞等各种比较枯燥的动作学习,教师很难将教学目标进行实现,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加上一定的音乐节奏,让学生对舞蹈动作产生激情,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在沟通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微信等社交软件进行交流,教师可以利用手机进行有关视频的教学,或者在短时间内进行授课指导。教师和学生也可以利用手机进行深入的交流,利用手机观看微视频,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了。连接互联网和舞蹈艺术,学生可以利用手机将教师的授课动作拍摄下来,记录关键的动作,学生在课下可以进行有效的巩固。除此以外,还可以针对具体授课内容,进行拍照、录音录像等,让学生在课后不断复习,将学生的创作进行有效的激发。

(四)创建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共性特征,也具备一定的个性特征,教师要将教学实际进行有效的结合,探索出具体的教学方法。比较常用的就是组合教学法,具有整体性和灵活性。针对整体性,可以有机的联系各种学过的动作和形态以及步伐,成为学生自己独特的感悟。而灵活性主要就是结合各个步骤,以实际教学需求为基础,适当的调整要具有目的性,使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可以利用感性教学法,舞蹈的本质就是表达和抒发自己的情感,当前的教学过于重视技巧,对于具有难度的技巧,学生很难有毅力去坚持学习,因此需要有效的激发情感。教师可以才能够舞蹈的精神层面出发,民族民间舞蹈主要是在我国的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情感当中发展而来的,因此可以让学生的学习舞蹈背后的民族风情和生活习俗。

四、结束语

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是我国璀璨的民族文化,因此其教学方法的研究是特别重要的,可以促进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流传下去。

[1]赵丽敏.由“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发的对民族民间舞蹈教育的思考[J].艺术教育,2013,04∶12-13.

[2]黄斯.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育教学模式的分析与思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01∶13-16.

[3]张沛.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创新研究——试析以普高生为主体的舞蹈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06∶265.

[4]罗银伟.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探索——浅析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非遗进校园”[J].大舞台,2011,12∶197-198.

[5]朱红.在民间舞教学体系中延伸民族舞蹈文化——谈民族地区专业舞蹈院校的民间舞蹈教育[J].科技创新导报,2012,18∶107-108.

[6]尹建宏.中国民间舞舞台编创的文化处境与价值追求——访北京舞蹈学院郭磊教授[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02∶106-115.

[7]吴崟.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J].大舞台,2015,11∶204-205.

[8]袁志敏.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的探索与创新——以辽南高跷秧歌舞为例[J].大学教育,2016,01∶54-55.

[9]林静.保护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语境下的舞蹈教学改革刍议[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0∶35-36.

[10]朱宇翔.中国民族民间舞传承方式研究——民间舞教学与民间舞蹈比赛比较分析[J].黄河之声,2013,19∶75-76.

郑彬彬(1983—),女,晋江,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研究生硕士,讲师。

猜你喜欢
民间舞蹈舞蹈教学方式
探析民间舞蹈传承的现状及发展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学舞蹈的男孩子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达斡尔民间舞蹈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舞蹈课
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如何传承民间舞蹈艺术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及教学方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