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解释性报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6-02-03 08:50何青霞尉春艳
传媒 2016年20期
关键词:解释性公众受众

文/何青霞 尉春艳

当前解释性报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文/何青霞 尉春艳

所谓解释性报道是指在查找资料、统计数据的基础上,结合背景材料,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去分析该问题产生、发展、变化的全部过程,解读事件的社会影响与现实意义,探究其所带来的思考与启示。解释性报道能够对新闻事件形成全局把握,以精辟透彻的分析、准确无误的判断,帮助受众消除疑惑与忧虑,引导社会舆论方向。因此,加强对解释性报道存在问题与对策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解释性报道的实践情况

新闻网站增加解释性报道比重。

受到互联网传播技术的带动,我国形成多元化的传播格局,新闻网站成为国家机构和专业媒体发布新闻消息的重要平台。为了摆脱“快餐文化”的负面形象,新闻网站需要增加报道深度,利用互联网传播优势,对社会热点议题做出全面揭示,探究其产生的原因与引发的思考。以《中国青年报》新闻网站为例,在2016年8月12日天津爆炸事故发生后,发布了《四问天津港“8·12”特大爆炸事故》和《“安评”能否因天津爆炸事故升级》两篇解释性报道,分别针对涉事企业环评是否合格、危化品仓库为什么没有与居民区保持1000米的安全距离、分析危化品经营资质管理是否有漏洞、天津爆炸中使用的灭火方式是否正确、安评制度与安评机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度解释。

社交平台为解释性报道提供传播渠道。传统新闻媒体以拓展传播范围为目的,积极与社交平台进行合作,探索解释性报道的传播新领域。例如,《人民日报》分别在腾讯微博、微信上创建了“侠客岛”公众号,设置“解局”专题系列,对社会议题和时政新闻进行全面解读。2016年6月8日推送的“王书记,好久不见”的解释性报道中,就王岐山先后与北京和辽宁召开部分中央部委负责同志座谈会并征求条例制定意见的新闻事件,评述了问责条例的反腐目标与责任追究机制。

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解释性报道,标题精简明确,风格轻松愉快,如“医疗承包制的功过是非”“不要总想搞个大新闻,中美在南海打不起来”“一个龙煤背后的时代难题”等报道,化解了理论难度高、知识性强的阅读障碍,以条理分明、逻辑清晰、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拉近了与受众的情感距离,也为阅读过程增加了乐趣,赢得受众广泛好评。

数据新闻成为解释性报道的新形式。数据新闻从客观事实出发,通过数据统计与分析、可视化数据图表等形式,有效提高了报道的可信度,成为解释性报道的新形式。以《新京报》为例,2016年5月12日发布的“七成伤医事件和疗效无关,大数据解密暴力伤医‘规律’”和25日发布的“大学生起薪不如农民工?被就业压力掩盖的数据真相”等解释性报道,使用了大量的可视化图表,运用统计分析与数据比较的解读方法,为受众还原了新闻事件的真相,清晰阐述了社会议题的关键要点,增强了解释性报道的可信度与准确性,通过一系列精确的证明数据,引导受众正确认识新闻事件。

解释性报道存在的问题

缺乏问题危机意识,记者工作心态焦躁。部分新闻记者在工作中力图抢占新闻时效,忽视了解释性报道的准确性,没有核实信息来源,没有对事实的真实性、数据的可信度进行确认,造成解释性报道的证据失实、反复更正。例如,2016年6月1日儿童节的“偷鸡腿妈妈事件”,南京某媒体在6月2日发布题为《反转!为爱偷鸡腿的妈妈是惯偷?超市营业员独家还原事情经过》的解释性报道,爆料“偷鸡腿妈妈”为偷窃惯犯,质疑为其捐款是否会变相鼓励违法行为。而6月3日新闻再次发生反转,山东《大众日报》记者找到这位妈妈,对方证实“这是第一次拿东西,以前没钱只逛不买”。新闻多次反复,是由于记者在采访报道中,缺乏危机意识和价值判断,片面追求独家报道,心态焦躁紧张,事实情况被混淆、误判,造成了负面的舆论影响。

过度引用专家解释,忽视公众意见感受。解释性报道是对新闻事件的发生原因、产生影响、如何防范等问题的事实说明与理论分析,因而常常需要运用专业知识进行论证,记者也倾向于引用各行业中的专家观点作为理论支持,但这种过度依靠专家解释、片面突出专家的意见,忽视了公众的想法的报道方法,并不能增强报道的证明力。相反,由于部分专业人士与经济利益捆绑,社会责任感缺失,导致公众对专家的信任度不断降低,其发言的权威性受到质疑,被网络用户戏称为“砖家”。受众是社会群体的基本构成,他们对新闻事件的真实感受同样重要,尤其是部分公众与新闻事件有切身利害关系,对其进行采访能够完整还原事件真相,有利于提高解释性报道的说服力、公信力。

采访报道领域狭窄,社会监督作用薄弱。现阶段中解释性报道所涉及的领域比较狭窄,多数是对国家政策、外交策略、经济规划的解读,忽视了社会民生的其他领域。以“侠客岛”公众号为例,尽管陆续推出了大量的解释性报道,如2016年6月7日的《不要总想搞个大新闻,中美在南海打不起来》,6月8日发布的《王书记,好久不见》等文章,但是仅有一篇是关于行政区划的命名、更名与文化传承方面的,其余多集中在行政管理、外交动态、经济发展等几个主要领域上。这导致了解释性报道的社会监督作用不足,缺乏对受众生活状态、精神文化的关注,不能够广泛代表公众的利益,在受众中的影响力较弱,难以提高受众关注度。

解释性报道的解决对策

为了提高解释性报道的质量,提升其在受众心中的权威性与公信力,增强社会监督、舆论导向作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关注热点问题,树立前瞻性意识。解释性报道应当拓展关注领域,除了解读国家政策、分析外交形式、探讨经济建设,也应当将民生问题纳入到报道范围之内,关心受众所关心的社会热点议题,利用记者的特殊信息源优势、专业的逻辑分析能力与理论说明能力,为受众还原新闻事件的起因、真相与发展全过程,探究新闻事件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和背后隐藏的根源问题,思考其能够为社会发展与制度构建带来哪些启示,起到社会监督与舆论引导的积极作用。记者要保持稳定、良好的报道心态,端正职业操守,既要具有前瞻性意识,凭借敏锐的职业洞察力,对热点问题有所预见,又要不回避聚焦话题,不急功近利、焦躁冲动,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敢于为维护公众正当权益挺身而出,并将其作为解释性报道的价值目标。

慎用专家观点,听取公众意见。

一方面,专家是行业领域中的精英人才,拥有深厚、全面的专业知识,树立了行业威信,其发言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因此,对专家意见的适当引用,可以增强解释性报道的知识性与专业性,能够清晰、透彻地还原新闻事件的本来面目。另一方面,部分公众是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听取其看法意见,有助于记者掌握第一手资料,而采访当事人的独家对话,将有效提高解释性报道的可信度。如在《北京青年报》2015年10月3日发布的“养猪场地下的秘密”报道中,记者深入报道现场,不仅适当穿插了多处专家的观点,如中国循环经济协会高级专家、化工行业资深研究员曲睿晶指出,农药废渣废液直接填埋后,将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对人畜的健康产生危害等;还有对爆料人、养猪场员工、当地村民等当事人表述的直接引用,是解释性报道中的优秀作品。

丰富报道种类,实现多元化传播。解释性报道应当以受众利益为导向,拓展报道涵盖的领域、范围,丰富、细分报道的种类,结合板块专栏、专题报道等形式,关注民生热点话题,反映社会现实情况。同时,还应当继续开发多元化传播形式,利用数据新闻、视频新闻等新媒体传播技术,打造可视化、直观效果强、互动性的传播效果。

综上所述,我国解释性报道在实践中取得了以下成果:新闻网站增加解释性报道比重,社交平台为解释性报道提供传播渠道,数据新闻成为解释性报道的新形式。其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缺乏问题危机意识,记者工作心态焦躁,过度引用专家解释,忽视公众意见感受,采访报道领域狭窄,社会监督作用薄弱等。对此,应当采取的解决对策为关注热点问题,树立前瞻性意识;谨用专家观点,听取公众意见;丰富报道种类,实现多元化传播。

作者单位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解释性公众受众
公众号3月热榜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论行政自由裁量的“解释性控权”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英汉互译中的认知隐喻翻译探究
一种基于词语计算的模糊分类系统的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