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献学的基础上讨论中国音乐史的发展历程和展望

2016-02-03 12:27陈静怡
北方音乐 2016年4期
关键词:音乐学

陈静怡

(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在文献学的基础上讨论中国音乐史的发展历程和展望

陈静怡

(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摘要】音乐文献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分别与音乐学和文献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国的音乐文献记载有着很长的历史,这些宝贵的文献资料对中国音乐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音乐文献学;音乐学;中国音乐史

音乐文献学,属于音乐学和文献学相互渗透交叉的学科。它既是文献学的分支,属于专科文献学之一,又是音乐学中的分支,如同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它是以音乐文献和音乐文献工作为研究对象,以音乐文献历史、音乐文献整理、音乐文献的交流和利用等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学科。

其实“文献”一词的含义从古到今经历了一个长时间的发展变化过程。孔子曾对其学生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这是现存资料中所能见到的关于“文献”一词的最早记载,是孔子在考察夏代和商代之礼时因为文献资料的缺乏导致无法深入时发出的感慨。

在甲骨文中,就已经有关于鼓、龠等乐器的记载,由此可见,早在3000多年以前,就有了音乐文献的萌芽。从《诗经》中的记载就可以知道,西周时期就已经有了“采诗”制度,周王派乐官从民间搜集歌曲,并汇编成集。这可以算作是中国音乐史上已知最早的大规模对民间音乐文献的搜集和整理。春秋战国时期,学术百家争鸣,诸子百家的著作问世,汇集了许多先秦时期的音乐思想和音乐史料,有《荀子》的《乐论》,《墨子》的《非乐》,《周礼》的《大司乐》,《礼记》的《乐记》等,虽然这些音乐文献并不足以成为音乐专著,但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音乐思想史的源头,影响深远。

在至此之后的时间里,音乐文献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中二十六史乐志、律志和艺文志中的音乐文献、会要会典中的音乐文献、《十通》中的音乐文献、音乐专著等等各种纸质的音乐文献记载相继问世,到了近现代,蜡质、胶质、磁质音乐文献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可以更为直观的反应音乐材料的动态音像且传播速度迅速,受众面广。

音乐文献的出现,让任何一种关于音乐的信息都有根可循。人们根据对音乐文献的掌握,发掘音乐的根本,研究一个音乐形式的起源或者研究一种音乐思想的发展等等,让我们可以全面的知晓中国音乐的发展脉络。我认为音乐文献对于中国音乐历史的发展可以起到以下几点作用:

1、为音乐史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材料。材料是任何研究的必要前提,虽然至今为止还有许多的音乐文献资料没有得到系统的整理,但是大量的材料可以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更多的依据,当然,因为各类文献当中也会出现错漏或者版本的误差,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多比较,选择最为可靠的信息材料。

2、音乐文献系统的记录了古今音乐发展历史中的各种史实和事件,是我们了解古今音乐发展的最为重要及主要的途径。

3、关于各种音乐文献的收集和整理研究,为地方音乐史和断代音乐史等专题音乐史的撰写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4、不同的时期,在音乐文献的撰写方法上也有所区别,由其是古代时期的音乐大多依靠纸张和文字的记录,因此不同的撰写方法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音乐发展情况。

5、音乐虽然是有着陶冶情操、教化人性等社会功能,但是不同的时期对于音乐的观点和看法是不同的,整个社会对待音乐的态度都可以在一些重要文献当中有所体现,通过对这些音乐文献的了解,我们可以更为全面的了解音乐在不同时期的发展。

从以上几点中可以看出,文献对于中国古今音乐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没有文献资料,我们对过去的音乐事件就无从知晓,也无法了解在几千年的历史当中,音乐到底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和演变到现在这个阶段的。文献给了我们一双更为清晰的眼睛,通过这双眼睛走进音乐的世界,每一个音乐学的分支学科都需要音乐文献学的有力支持,文献资料是任何研究的基础。王小盾先生在《音乐文献学和中国音乐学的学科建设》中说到:“音乐文献学‘将为中国音乐学的健康发展提供切实的保证;为音乐文物研究、民间音乐形态研究提供关于历史理论的完整的对比资料;为中国音乐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提供了足够的辅助工具;将从文献学的角度,再现中国音乐和中国音乐学的历史发展脉络。’”总之,中国音乐文献学的发展趋势是朝着专门、精密和注重运用考古学资料的方向发展,这无疑对中国音乐史学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和重大的作用。

音乐文献学作为一门工具性的学科来说,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的发展应强调和重视基础史料的建设,只有在系统、立体的音乐资料基础上的综合研究,才能促动和深化音乐学科的良性发展。此外,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水平的提高,也主要依靠音乐文献的学术训练和资料建设。孙国忠先生说过:“音乐文献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实际上行成了音乐学研究所需的最基本的‘学术资源’。作为音乐学术研究过程中必须经过的阶段,了解、梳理和运用音乐文献对音乐学研究的进行及其最终学术成果的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不断提高我们的音乐学研究水平,在强调学术规范的同时,必须更好的重视资料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音乐文献学的学科意识和学科建设正在逐步的完善,音乐文献的类型也逐渐多样化,投入到这项工作中的学者更是越来越多。作为音乐史学的研究工作者,一定要充分利用音乐文献学提供评给我们的宝贵资源,做到合理利用、物尽其用,把这些资源作为我们研究工作的重要工具,让中国音乐史学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宝璋,郑俊晖著.中国音乐文献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2]王小盾著.中国音乐文献学初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3]孙国忠.音乐文献导论[J]音乐研究,2003(02).

[4]王小盾.音乐文献学和中国音乐学的学科建设[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89(04).

作者简介:陈静怡,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14级在读研究生。

猜你喜欢
音乐学
曲靖师范学院“音乐学专业”介绍
与时偕行:当代藏族音乐研究的民族音乐学实践与运用
音乐学人
民族音乐学的发展历程与发展前景展望研究
第三届音乐学学术前沿中青年学者论坛
标注及口述史视角下的《音乐学人冯文慈访谈录》
论中国音乐学百年来之三大阶段
Ethnomusicology一词中文译名的博弈
呓语还是预言
——《中国音乐学:一个悲观主义者的呓语》解析
音乐学副修专业,培养交叉学科人才——「普通高校音乐教育高层论坛」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