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新闻美术编辑如何转型创新
——以湖北新闻美术实践为例

2016-02-03 14:48张大磊
传媒 2016年11期
关键词:版面湖北受众

文/张大磊

全媒体时代新闻美术编辑如何转型创新
——以湖北新闻美术实践为例

文/张大磊

在全媒体时代,新闻媒体更加注重采用美术手法来强化新闻内容的艺术张力,吸引读者的广泛关注。新闻美术已经成为实现新闻高效传播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湖北新闻美术实践为例,从转变理念、创新方法和密集运用三方面入手,重点探讨全媒体时代美术新闻的创新路径,以期为同类媒体革新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全媒体 新闻美术 湖北新闻美术 创新路径

1988年成立的湖北省新闻美术记者协会是隶属于湖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的专业性学术团体,是湖北纸媒美术编辑的“沙龙”。成立28年来,协会每年承办一次湖北新闻界美术优秀作品评选,多次举办湖北省新闻美术作品展、组织美术编辑异地写生等。全媒体时代,面对全复杂的媒介生态环境,湖北省新闻美术记者协会主张传统纸媒的美术编辑要主动“融合”,充分发挥时政漫画、图片语言的独特优势,打破以往只关注图文装饰的思维惯性,推动新闻美术编辑由平面向视频、由静态向动态、由单向向互动、由二维向多维的全面转变与提高等创新,在湖北新闻美术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新闻美术如何创新理念、方法、形式,以增强新闻媒体吸引力、感染力和传播力,已经成为全媒体时代各大媒体需要深入思考与研究的话题。

一、转变理念:做视觉艺术的创造者

全媒体时代,新闻美术编辑工作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并集中体现在新闻、商业和技术融合方面,这就要求新闻美术编辑必须将美术专业知识与编辑意识相结合,具备计算机、印刷、PS等技能,同时具备人际交流、法律知识和成本意识,其职能主要表现为表达视觉化、视觉规范化和流程标准化,同时还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印刷、网络、影像等传统媒介的技术特征,针对传统纸媒的静态画面和网媒的动态画面,在全面考虑视觉传达要素的基础上,展开个性化视觉编辑,做新闻美术视觉艺术的创造者。

新闻美术编辑采用美术技法,遵循视觉规律,对新闻要素加以筛选、组织、美化和组合的编辑过程,实现了艺术性和新闻性的巧妙融合,可以说,新闻美术编辑是集“美”“术”和“新闻”于一身的独特存在。传统报刊的美术编辑主要是在二维空间中进行视觉艺术创造,具体就是对二维空间中不同的视觉要素进行编辑处理和组合设计,包括字体设计、插图绘制、图片选择、版面安排等,主要用于报刊封面、版面、内页、宣传海报设计等,所有设计的宗旨都是传达信息,并通过现代印刷技术加以呈现。

美术编辑对视频媒介要素的编辑称为视频设计,是在平面设计的基础上,采用相关技术创作出多维的动态影像,这些动态影像基本会在融合音频要素后在多媒体上呈现。在电视媒体,美术编辑就是电视包装,是对电视栏目、品牌标识、整体形象进行外在强化、表达规范的艺术处理,具体包括语言、音乐、音效、静态画面、动态画面、颜色、节目片头、频道宣传片、字幕等,这些都属于电视包装中的在播包装,而在报刊、网站、户外广告、企业名片等媒介上进行的电视宣传设计,就属于电视包装的离线包装。

美术编辑是视觉艺术的创作者,无论是传统纸媒的静态画面、网络新媒体的动态画面,还是新闻媒体品牌识别系统的整体架构,尽管分属于不同领域,但都要以美术编辑的艺术表达为重要支撑。特别是在全媒体时代语境下,美术编辑的跨界融合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第30届湖北新闻奖新闻美术一等奖颁给湖北广播电视台的《长江新闻号》片,表明湖北新闻美术界正式开启了媒体融合与转型序幕。第32届湖北新闻奖新闻美术一等奖分别由《湖北日报》的《汉水北上之千里长渠润京津》和《长江日报》的《落马贪官自述》摘得,两个作品存在许多共同之处,包括由线条色彩向图文并茂、由二维向多维、由静态向动态的全面融合,有效地提高了报纸的吸引力,充分证明了美术编辑理念转变的重要性。

二、创新方法:用视频思维打造作品

全媒体时代,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媒介融合已不再是简单的表层趋同,而是内容、形式、人才、技术的深入共融,这其中包含了平面媒体美术编辑与视频媒体视频设计的共融互通。如何将视频思维运用到新闻美术编辑中,实现美术编辑方法的创新,已经成为新闻媒体需要深入思考的话题。

全媒体时代,碎片化、移动化阅读已经成为受众信息接收的显著特征,受众希望在最短时间内挖掘自己感兴趣、容易理解的信息。对此,新闻美术要坚持去粗取精的原则,突出简洁性,以进一步提高信息传播效果。例如,通过对新闻画面中标题字体、颜色、大小等形态设计,使新闻画面的主题信息与背景进行严格的区分,受众就能够从大量视觉元素中迅速捕捉到最重要的信息,进而提高新闻传播力。将那些抽象性的文字概念转化为图片,能够实现信息传达的形象化、具象化,进而提高新闻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在新闻画面中加入数据图表,能够形成文字无法表达的对比性、趋势性和逻辑性,使受众产生更为直观、立体的阅读体验。例如,第32届湖北新闻奖报纸版面一等奖《长江日报》,其版面的白色背景色、大字号标题设计、图表数据的融入等,整体给人以主题突出、画面简洁之感,受众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获取到最关键的信息,有效地增强了报纸吸引力和传播力。

此外,全媒体时代语境下,新闻美术编辑要强化全媒体意识,针对不同的传播媒介,设计出个性鲜明的发布形态,注重互动式宣传,打破以往线性设计的思维惯性。全媒体意识在新闻美术编辑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不同发布平台的设计方案有着统一的色彩体系、整体风格和图形规则等,但又会结合平台特征进行灵活改变和积极适应。例如,某档新闻节目的电视版、手机版和网络版,在品牌标识、色彩搭配、主题设计上是统一的,但又有着显著区别:电视版基于传统的4∶3标清规则,坚持时间轴设计原则,保留了传统标题条、节目预告等版面要素;网络版基于大屏显示器,分辨率最低为1280×720,网格式设计风格显著,有利于受众自由选择和阅读单条新闻,与电视版风格存在较多相似之处;手机版则基于移动终端小屏显示,分辨率通常在800×600以上,碎片化设计风格明显,但不同于电视版和网络版的网格设计,而是采取纵列式结构,方便受众手指滑动和点击。也就是说,全媒体意识要求新闻美术编辑结合发布平台特征,创作出既统一又个性鲜明的整体包装体系。

总而言之,新闻美术方法创新上,美术编辑要用视频思维打造产品,既要突出简洁性,又要突出融合性,不断提高新闻的感染力。

三、美术元素的密集运用

美术元素在新闻版面上的密集运用,能够有效改变媒体,尤其是报纸的版面形态,是新闻美术创新中的一个系统工程。

喜新厌旧是人类的本性,受众的新闻阅读也不例外。一方面,新闻内容同质化问题日益严重,独家新闻越来越少;另一方面,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崛起,碎片化、移动化阅读成为时代的必然趋势。近年来,传统纸媒的吸引力受到巨大冲击,受众对纸媒新闻报道的呈现方式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美术元素在新闻版面中的密集运用,不仅能够起到烘托文字、美化版面的作用,而且能够起到丰富内容、创新形式、激发受众阅读兴趣的效果。在整体“严肃风”明显的版面中,除了传统图文元素的应用外,漫画、插画等美术元素的巧妙融入,如同一股清风,让受众眼前一亮。漫画和插画等美术元素,具有画面简洁、主题鲜明的特色,夸张幽默的背后蕴含着丰富内涵,不仅老少皆宜,而且印象深刻,能够有效地提高新闻传播力。

在每年的“两会”新闻报道中,经济类和民生类新闻很容易出现同质化的问题,大部分报道都是简单重复的,或者单调乏味。而《湖北日报》通过插画、漫画等美术元素的密集运用,有效改变了以往单一、呆板、无趣的版面形态,将“严肃风”转变为“轻松风”,有效提高了新闻传播力。在2016年两会期间,《湖北日报》在“全国两会特别报道”专版中,仅3月4—7日出现的图表、插图和漫画等就高达20余篇。如2016年3月7日第五版的“全国两会特别报道·广角”,在《2016年养老金上调约6.5%》这篇稿件中配发了一幅“漫画+数据走势”图,不仅丰富了报道形式,而且改变了版面形态。

此外,报纸不仅要“好看”,而且要“好读”。所谓的“好读”,就是受众能够以轻松愉悦的状态展开新闻阅读。一张报纸能否有效抓住受众眼球,除了内容这一决定要素外,是否好读也成为关键因素。从报纸的“瘦身运动”到版式的精简改革,都是为了不断满足受众碎片化、娱乐化阅读的需求。因此,全媒体时代,新闻美术的创新要注重外在设计与包装,让新闻变得越来越“好看”。但从本质上来讲,这种“好看”就是对新闻内容的可视化表达。对大部分受众来讲,合理运用线条、图形、图表所传达的信息,比纯文字传达的信息更容易理解。所以,在涉及场景方位、数据对比、布局结构等信息的新闻报道中,一幅简洁明了的示意图或数据图表,能够全面立体、直观形象地为受众呈现具体信息,这样既活跃了版面形态,又提高了新闻传播力。

作者单位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本文系河南省科技厅2015软科学研究计划“基于地方视觉特色的河南区域经济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52400410105)的研究成果。

[1]刘凯.媒体融合时代下的新闻美术设计创新方向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05).

[2]张亚文.新闻APP来临,美术编辑如何应对?——新媒体时代的视觉呈现探讨[J].中国记者,2015(09).

[3]闫胜男.从立体到平面——小议电视新闻栏目的美术设计[J].新闻战线,2015(03).

[4]张恒军.报刊民生新闻报道应追求四大创新[J].中国报业,2012(24).

[5]雷刚,石永军.慈善与帮扶:媒体社会责任的“微呈现”——以湖北广播电视台为例[J].新闻前哨,2016(02).

猜你喜欢
版面湖北受众
The rise of China-Chic
拥有猫一样的眼睛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驰援湖北
湖北武汉卷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湖北現“最牛釘子戶” 車道4變2給樓讓路
版面撷英
版面“三评”看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