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受众媒介依赖的理性审视

2016-02-03 08:50刘清生
传媒 2016年20期
关键词:媒介受众信息

文/刘清生 杨 琴

新媒体时代受众媒介依赖的理性审视

文/刘清生 杨 琴

新媒体时代,受众与媒介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两者形成了双向作用的依存关系。从媒介供给和受众需求两个层面来分析,媒介更加突显“受众本位”意识,加强媒介供给,在满足受众多元化需求的同时,增加受众黏度,强化受众对媒介的依赖,受众则要提高自身媒介素养,保持理性,避免过度媒介依赖。

新媒体时代 媒介依赖 受众需求 受众素养

新媒体时代,受众与媒介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媒介已经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甚至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围绕新媒体背景下对受众媒介依赖问题进行理性审视变得很有意义。

一、新媒体时代媒介依赖的媒介供给考量

心理学上对依赖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曼·威特金对个体知觉类型差异的研究。个体知觉在一定环境中遭遇持续、强烈的刺激下使人们容易形成惯性,这种惯性的延续即为依赖。那么,什么是媒介依赖?媒介依赖理论是由美国传播学家梅尔文·德弗勒和桑德拉·鲍尔-基洛奇在1976年提出的,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受众依赖由媒介提供的信息来满足自身的需求。”媒介为了获取受众的支持、信赖,会竭尽全力来满足受众的不同需求。事实上,受众与媒介之间的影响关系是双向的。因此,人们不能仅仅讨论受众对媒介的依赖。

1.媒介供给强化受众媒介依赖。当前社会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价值观念多元性,各类矛盾复杂,突发事件频发,危机的社会环境往往给人们的心理带来焦虑不安、不确定性增强和没有安全感。作为人们了解事实真相和引领社会舆论的新闻媒介,人们对媒介的信任、信赖是显而易见的。社会的变动越是剧烈,对人造成的不确定感也越强,受众将对媒介依赖越深。社会中的个人越来越需要依靠大众媒介来获取资讯、了解时事、辩明真相并进行自我社会定位。正因如此,媒介作为“受众—媒介—社会”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显得尤为积极主动。而传播主体在很大程度上牢牢把握媒介的“话语权”。相较传统媒体,新媒体独特的优势加剧了受众对新媒介的依赖。产生媒介依赖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受众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媒介因素。受众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是受众对新媒体的认知与自我把控能力,体现受众个体的媒体素养。谁的把控能力强、媒体素养高,谁就不会成为媒介的“奴役”。环境因素则是媒介社会环境以及社会对媒介监管程度,就个体而言,受个体生活、学习环境影响。而媒介因素往往会迎合人们多层次的需求,不断强化受众对媒介的依赖,这从新媒体自身特点就显而易见,一是海量的信息传播满足了受众对信息获取的需求。一直以来受众接受的信息主要来源于报纸、广播和电视等。而新媒体技术的运用拓宽了信息源,新媒体成为信息发布的主渠道,成为受众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新媒体信息传播既是海量的,更是交互性的,从而满足了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二是便捷的传播方式满足了受众的媒介消费需求。网络媒体的交互性和跨时空性的特点使得受众对此情有独钟,网络信息资源应有尽有、交流方式方便快捷,特别是能够享有休闲自在的时空。在传播特性上,新媒体博采众长,汇聚各种媒介优势于一身,既具有传统媒介那样可以通过文字、图像、声音等传播,又有各种音视频、超文本、超链接,还可以随时随地对这些文字、图像、声音进行下载、储存、发布、整合,同时可以交互沟通。三是新媒体便捷的交互平台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在纷繁喧嚣的当下,受众在新媒体平台获得与人平等对话、交流的机会,在平等交流中获得轻松感、存在感与话语权,从而缓解内心的不安、焦虑和恐惧感,释放内心的压力,真正满足人们手手相连的“指端传情”。当孤立的个体在获得前所未有的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时,从而加深了他们对媒介的依赖。

2.媒介供给突显“受众本位”意识。当下,媒体生态环境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涉及管理体制、运行方式、媒体技术发展、社会大环境影响等多重因素,这不是本文论及的重点。本文关注的是受众生态,这是影响媒体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内容。“受众生态会随着媒体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又因媒体信息传播模式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受众已经不只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信息的主动消费者,受众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参与权和发言权,他们在接受信息的同时,还可以对信息进行再加工、再传播,能够从中感受到传播的主动权以及更大的参与感和成就感。从市场角度来说,媒介消费已经成为买方市场,受众成为决定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媒介供给必须充分了解受众的特点,不断满足受众的需求。

受众作为媒介活动的起始点与归宿点,是媒介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者。“受众本位”意识越来越得到业界的重视,对我国传媒业的繁荣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所以说,对媒体而言,没有受众就如同无米之炊、无水之源,受众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离开了受众,媒介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媒介和受众的关系不可分割,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在新媒体时代,受众与媒介已经形成了一种双向依存关系,受众将媒体与自己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在消费媒体中享受着快乐,也深深地影响着媒体,并依赖着媒体。同时,媒体也在千方百计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无论媒体如何转型,“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始终是不变的。无论是在传播内容上突出“内容为王”、及时更新;还是在传播方式、传播技术上的创新,如搭建大数据平台,重视用户连接,提供定制和个性化服务,目的都是争取更多的受众,赢得受众和市场。所以,人们经常感受到媒体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你需要什么,媒体就提供什么。

媒体到底提供什么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受众的需求决定着媒体的内容生产,“受众成为真正的媒体主导者”。当然,媒体供给除了吸引受众,争取更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考虑社会效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承担社会责任。因为决定消费市场的最终还是受众,受众是最好的评判者。当今时代最稀缺的资源是“人的注意力”。只有那些持久的、有黏性的注意力才具有商业价值。谁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谁就拥有了受众,谁就拥有了财富。新媒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强调媒介传播的经济属性,把内容当成商品来传播,这当然没有错。但少数媒体一味为了迎合受众,吸引眼球,甚至为了迎合部分网民审丑、猎奇、窥视的心理,突破伦理底线,无底线炒作丑闻来吸引受众。当然,媒介的这些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

二、新媒体时代媒介依赖的受众需求分析

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媒介发展的历史就是媒介新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的历史,也是受众群体不断分化的历史。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在传播新闻、社会教育、休闲娱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虚拟世界中信息传播的广泛性、网民交流的匿名性、沟通的交互性、对话的平等性以及网络交流中的去中心化、去权威化的趋势深深地吸引了广大网民。新媒体已经深深地融入百姓的生活,这些都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但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必须要考虑如何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在满足受众需求中增加受众黏度,从而进一步强化了受众对媒介的依赖。

1.满足受众基本需求增加受众黏度。随着时代的变迁,受众需求也会不断演化并不断拓展与丰富。受众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可以概括为实用性的需求和精神性的需求两个方面。媒介依赖理论关注的一个重点是传播效果问题。受众乐于接受、受众的黏度高表明传播效果好,从而形成正向的影响力,有力促进媒介的良性发展。在商业社会里,大众传媒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来满足受众的基本需求,有时这种满足是低门槛的,甚至是无条件的。譬如电视原先的频道十分单一,但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于是逐渐增加了体育、旅游、科教、娱乐、军事等多种频道,节目也更加精细化、专业化,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从媒体自身发展而言,总是希望能够吸引并拥有更多的受众,满足受众的各种需要,这种对受众的黏度需要自身不断地创新。只有满足受众的需要,才能拥有受众。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一统天下几十年,就是不断满足受众的基本需求,对受众产生过巨大影响,但受众对报纸、广播等媒体需求远没有达到依赖的程度。这可以从媒体对受众的影响变化来加以分析。首先是报纸,其出现时间最早、现在仍然是承担着媒体责任的传统媒介之一。报纸以较高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深受广大读者信赖,大众报刊时代的到来满足了当时受众的需要。在新媒体出现以前,读报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甚至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报纸成为人们学习知识、了解社会时事的重要平台和收集各类信息的重要渠道,以及娱乐休闲等活动的一种重要手段。即使今天,一些有特色的报纸,如晚报、都市报等仍然显示强大的生命力,具有较强的影响力,拥有一批忠实读者。受众对报纸的需要比较理性,绝没有达到“依赖”的地步。在电视出现之前,广播是受众获取信息的重要电子媒介。广播由于其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收听方便、不受时空限制,深受大众喜爱。广播也曾有过比较辉煌的时期,人们在工作之余都要在固定时间打开收音机收听评书等故事。但总体而言,人们对广播的依赖程度还是较为合理有度的,没有达到沉迷的程度,主要还是满足了人们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休闲娱乐的需要。即使今天,广播依然拥有大批的听众,如现在的驾乘人员、一些老年朋友都喜欢收听广播。相对于报纸、广播来说,电视往往被称为“第一大众传媒”,深受大众喜爱。电视特有的声音、图像更具现场感、逼真感和视觉冲击力。某种程度上来说,受众对电视在满足观看新闻、休闲娱乐等生活需要之外,一部分受众特别是未成年人容易对电视产生依赖,甚至这种依赖达到了非理性的地步。

传统媒体时代,更多地满足了受众对知识的学习、信息的收集以及娱乐等基本需要。当然,新媒体时代,受众对媒介仍然具有一定的需要,这个需要是最基本的,而不完全是媒介依赖。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它整合了各种传统媒介的优势,集听说读写视于一身,便于携带,使用便捷,满足了受众的多种需要。但如果过度依赖手机,则容易产生媒介依赖。

2.迎合受众多元化需求强化媒介依赖。新媒体时代,受众类型、受众特征等千差万别,受众需求更趋复杂和多元化。简单点说,受众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了解信息的需要。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瞬息万变,信息传播日趋开放,人们必须通过媒介了解社会上发生的一切。二是增长知识的需要。媒介已经成为人们通过书本以外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增长才干的最重要的渠道,媒介的作用不可低估与忽视。三是主体参与的需要。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可以发声。人们更加强调自我与独立,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提供了主体参与交流、评判的平台,满足了主体参与的需要。四是个体娱乐的需要。人们在紧张的学习、工作之余,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来调节自我、放松心情。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娱乐游戏的平台。

虽然说满足受众媒介需要不等于受众对媒介就一定产生依赖,但如果这种需要一直得到满足,并得以持续强化,那么,受众往往会形成一种习惯,最终变得依赖。媒介依赖理论认为:“一个人越依赖于通过使用媒介来满足需求,媒介在这个人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就越重要,因此媒介对这个人的影响力就越大。”正因如此,媒介紧紧抓住受众这一心理特性,在传播内容上借助各类文字、图像或声音等创设虚拟环境,让每一位受众都似乎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理想王国。越来越多的媒介信息满足了受众对外界的把握,影响着受众的价值判断。同时,成熟的媒介拥有一支过硬的专业队伍、传播的优质平台、完美的传播管理等各种优越的传播资源,他们知道受众需要什么,什么时候需要,以及以什么方式传播,在这种服务中拉近了受众与媒介的距离,赢得了受众的信任,从而加重了受众的媒介依赖。

在利益驱动下,媒介总是创造一切条件迎合和满足大众的需要,既要满足受众的实用性需求,又要满足受众的精神性需求。满足精神性需求就使得受众对媒介产生更加强烈的依赖。收视率较高的中央电视台的《星光大道》让普通老百姓实现了他们想上中央电视台唱歌的梦想,而《南京零距离》的新闻离老百姓很近,播报的都是老百姓身边的故事。这些电视栏目都成功地满足了受众潜在的需求,所以备受百姓欢迎。新媒体时代媒介已经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一个媒介无孔不入的时代,谁也无法离开媒介,于是,有人发出这样的感叹,如今是“媒介生活化了,还是生活媒介化了。”这种媒介依赖变得更加强烈。以至于出现太多的“手机控、网瘾族、御宅族、博奴、网虫”及“游戏迷”。他们沉浸在网络虚拟世界中,成为媒体的“奴役”,传统的人际交往淡漠,对现实社会的反应迟钝。这些人对媒介的依赖几乎已经发展到了令人担忧的病态程度。

在新媒体时代,受众与媒介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人们的生活已经很难离开互联网和移动手机了。一些受众对媒介已经产生了较强的依赖性,因此,对受众而言,自身媒介素养至关重要。媒介素养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体系,既与个人受教育的程度有关,又与个体价值观念、价值取向息息相关,还体现个人对媒体及传播信息的认知、理解、判断的能力。我们必须努力提高自身媒介素养,要有自己正确的价值判断,保持理性思维,避免过度媒介依赖。

作者单位 江苏科技大学

[1]龚新琼.关系·冲突·整合——理解媒介依赖理论的三个维度[J].当代传播,2011(06).

[2]宫承波,田园.新媒体时代受众生态的变迁[J].青年记者,2014(03).

[3]王怀春.从“替代性满足”看个体对大众传媒的精神性依赖[J].三峡论坛,2010(04).

[4]王海征,滕朝阳.向现代媒体转型 走品牌发展之路——以半月谈杂志社的探索实践为例[J].中国记者,2014(02).

[5]李晓东,鲁磊,张敏.传统媒体转型,出路在哪里?[N].光明日报,2014-01-05.

猜你喜欢
媒介受众信息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书,最优雅的媒介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订阅信息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展会信息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