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生涯中对蒙古国的记忆

2016-02-04 03:08胡正跃
世界知识 2016年2期
关键词:乌兰巴托蒙古国

胡正跃

初识蒙古

2005年6月24〜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乌云其木格以胡锦涛主席特使身份,率团前往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出席蒙古国新任总统恩赫巴亚尔的就职典礼。部里安排我陪同前往,对外身份是外交部大使。这是我首次走进蒙古国。

其实,从北京飞乌兰巴托航程只需两小时左右,与我平时回老家杭州的时间不相上下,所不同的是地面上的景色。当时正值盛夏,空气能见度极好。先是戈壁大漠,后是成片的草原和群山,无边无际,快到乌兰巴托时,出现了一片片森林,还有清澈的湖面和河流。

蒙方官员和时任驻蒙古国大使高树茂在机场接机。

车队很快驶入城区,同我想象的不太一样,乌兰巴托没有太多高楼大厦,商业气息也不是很浓,这同我习惯了的东南亚国家城市有明显不同。不过,这里街道宽阔整洁,人们的衣着相当时尚,特别是年轻人。这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首都,同时也是一片充满活力的热土。

我们下榻的酒店房间很大,但设施简单,少了一份商业气息。推开窗户,外面天高云淡,碧空如洗,阳光强烈到刺眼,使我真实感受到自己已经到了一个高原城市。

此行虽非正式访问,但蒙方仍给予热情、友好、高规格的接待。总统、总理、议长分别会见。谈话除两国间的交往与合作外,还提及同我内蒙古自治区的交流。这显然与乌云副委员长来自内蒙古的背景有关。

蒙方招待酒会在露天草坪上举行,采用自助形式。从总统到各部部长都拿着酒杯来向各国代表团一一敬酒,互致问候。这种形式给人以亲切、开放的感觉,同时也让我们见识到了蒙古民族的热情好客。

就职典礼在一座礼堂内举行,嘉宾、外交使团和各界人士围成一圈,总统先生作了简短讲话。中国代表团团长代表各国代表团致辞。之后的文艺演出很精彩,一个多小时的歌舞美轮美奂,高潮迭起,有的欢快,有的略显苍凉,表现着草原民族的双重特性。

坐落在市中心的苏赫巴托广场气魄不小,广场正中的铜像和纪念碑乃至周边建筑如议会大厦、总统府等,雄伟壮观,但也给人一种似曾相识之感。其布局及风格显然受到前苏联的影响,但内容却完全是蒙古国的,尤其是成吉思汗铜像,看上去威武、雄壮。

乌兰巴托附近有一座圣山,传说与成吉思汗和他的父亲有关。而现在则建有蒙古人民革命纪念碑。引起我注意的是旁边的敖包,上面放满了游客留下的纪念物件,更有一对对青年男女专门开着摩托车来到这里,在晚风中静待夜幕的降临。

乌兰巴托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条清澈见底的图拉河。一般的资料都形容此河“缓缓流过”,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有的河段水流还是比较急的。按照当地习俗,蒙古人迁移到哪里,只要有地就可以盖房,无须申请批准。所以乌兰巴托城市“摊大饼”的现象非常严重,城市越摊越大,整个郊区盖满了平房和蒙古包。据说,到了冰天雪地的冬天,当家家户户用煤取暖时,这座城市的污染就极为严重。

蒙古国特色的外交礼仪

2005年的那趟蒙古国之行,使我对该国有了一些初步的感性认识,这对后来的工作非常有利。2006年初回亚洲司工作之后,我同蒙古国朋友打交道便日趋频繁。

蒙古国是个内陆国家,其领导人出访多经停北京,所以我们时不时就会去首都机场接机。另外,蒙古国领导人差不多每年都应邀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这也为两国领导人举行双边会谈创造了条件。

那些年,两国高层互访十分频繁,我因此同蒙古国驻华大使保持着经常性接触,有时是为了讨论共同文件,有时是为了传递一些促进合作的信息,当然其间也会因有些状况需要双方及时沟通、认真处理。

我再次去蒙古国是2007年6月,任务是陪杨洁篪外长正式访蒙。因是正式访问,活动一场接一场。其中印象较深的是去苏赫巴托广场向纪念碑献花圈,较为震撼的是蒙方的乐队用几米长的长号齐鸣,让我颇有回到古代塞外大漠古战场的穿越之感。

总统会见也与在其他国家有所不同。在国家宫有个蒙古包,是恩赫巴亚尔总统专门用来会客的。中间有两把宽大的椅子,四周摆满了单人小沙发,室内装饰完全是传统蒙古包的格调,但材料较其他地方看到的更为讲究。宾主落座,在介绍双方陪同人员时,感觉是在中军帐点将。

双方的会谈涉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总统先生是个体育迷,他一方面表示全力支持中方办好奥运会,同时强调非常希望蒙古国在北京奥运会上能取得奥运金牌零的突破。杨外长表示感谢并送上祝福。

一年之后,蒙古国总统、总理分别应邀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蒙古国运动员果然不负众望,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了二金二银的好成绩,其全国为之沸腾。

那次访问结束,在返程去成吉思汗机场的路上,我们还顺道看了那达慕表演。

我们的车队抵达时,盛装打扮的民众正从四面八方赶来,有驾车的,但更多的是骑马来的。整个场地坐落在一片山坳里,各种彩旗迎风招展,衬托出满满的节日气氛。蒙古国外长和一众官员、媒体记者已在现场等候。恰逢暑假,外长先生还将在北京学习的女儿一并带来。小姑娘中文不错,由此增加了双方之间的话题。

那达慕在蒙古国是一个群众广泛参与的体育盛典,既有竞技成分,更有表演色彩。参加单位多以家庭和小型团体为主。赛马分少年组、成年组等不同等级。摔跤是武士们的地盘,输者沮丧,胜者得意,颇具喜剧色彩。射箭项目一直很吸引人,谁都可以上去试一把,在这里可以真实地体验一下什么叫“开弓没有回头箭”。

按照蒙古国人的习俗,午餐以手抓羊肉为主,还有相匹配的马奶酒。午餐之后我们还被安排到蒙古包里稍歇片刻,虽然是盛夏,但这里无须空调和电扇,回想起来,那也许是我这辈子睡得最香的十分钟午休吧。

亲历中蒙外交中的点点细节

那些年,我们有一个中、蒙、俄三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磋商机制。我本人参加过两次,第一次是在俄罗斯的贝加尔湖上,第二次是在中国内蒙古的鄂尔多斯草原上。三方磋商气氛轻松,议题广泛,带有明显的务虚性质,各方都提出了一些旨在强化合作的思路。现如今,这一机制已演化为三国副外长级磋商,进展令人鼓舞。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蒙古国前驻华大使巴特苏赫先生。他是一位具有开拓精神的外交官,为两国关系的发展做出过很大努力。在他任期内,蒙古国驻华使馆同亚洲司之间每年都举行一些联谊活动。体育是蒙古国外交官的强项,他们当中更有国际象棋全国冠军和乒乓球职业选手,但我们之间的竞赛一般却会选择排球和羽毛球混合联队方式进行,真正体现了“友谊第一”的精神。

记得大使先生离任时,我在国际俱乐部酒店为他饯行,还送给他一份特殊礼物——一张我在天安门广场观看中国建国60周年阅兵仪式时抓拍的他们夫妇二人的照片。大使先生颇为激动,直称这是他收到的最为珍贵的礼物。他还表示,北京的常驻岁月使他有机会见证北京奥运会和中国人民隆重庆祝建国60周年的历史场面,更见证了中蒙两国关系取得的积极进展。

外交是一种积累,周边外交更是如此。对我们这些有幸为中蒙交往做过一些具体工作的人来说,最想看到的自然是双边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目前,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蒙古国方面的积极回应,我们有理由对两国关系的未来保持乐观。

(作者曾任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外交部部长助理、外交部驻澳门特派员公署特派员)

猜你喜欢
乌兰巴托蒙古国
2022年上半年蒙古国煤炭产量同比下降45%
蒙古国某地绿松石玉的矿物组成及其成因
Ulaanbaatar*
Horse Riding*
乌兰巴托市空气污染成因及对策
乌兰巴托市空气污染成因及对策
浅谈从蒙古国语言中选用一些词语
蒙新总统提“第三邻国政策”
蒙古国一处摩崖石刻被确认为《封燕然山铭》
蒙古国任命新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