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大埔汉剧之乡的继承和发展

2016-02-05 03:27郑永华
北方音乐 2016年17期
关键词:大埔县汉剧民声

郑永华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广东汉剧传承保护中心,广东 梅州 514000)

略论大埔汉剧之乡的继承和发展

郑永华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广东汉剧传承保护中心,广东 梅州 514000)

广东汉剧过去称外江戏,流入大埔有三百多年历史。1927年才由大埔湖寮的晚清秀才钱热储先生根据外江戏的历史源流改称为“汉剧”。

广东汉剧;“外江戏”;继承发展

一、历史渊源

广东汉剧过去称外江戏,流入大埔有三百多年历史。1927年才由大埔湖寮的晚清秀才钱热储先生根据外江戏的历史源流改称为“汉剧”。建国后为区别湖北的汉剧,而正名为“广东汉剧”是广东三大剧种之一。据大埔县志和有关资料记载,大埔县在明末和乾隆年代便有汉剧活动,至清末民国初期汉剧活动达到鼎盛时期。从1897年至1917年,大埔县双溪的李庆芝和李追昌创办了“新梅花”汉剧戏班,历时二十年,享誉大埔、饶平和闽西南。本世纪三十年代始,潮州外江班逐渐衰落,而大埔县出现了两个专业戏班,《新老福顺》和《同艺国乐社》,两个戏班的艺人成为承先启后的汉剧种子。建国后,汉剧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扶持。五十年代大埔最早组建的民声汉剧社(团),成为广东省汉剧团(院)的主体(前身)。民声汉剧团,原名大埔湖寮汉剧社,建于1950年7月。1953年春,经中共大埔县委决定,改为“大埔民声汉剧团”。1954年秋,又经粤东行署批准转为“地方国营粤东民声汉剧团”。民声汉剧团整理改编演出了一百多出(折)传统剧目。据事实证明,具有鲜明地方艺术特色的广东汉剧,其活动在本省市、区有一定的影响,能带动当地文化事业全面发展,并对周边地区具有辐射力。汉剧在大埔为群众喜闻乐见,在普遍参与基础上形成有一支具有一定数量的群众艺术队伍。

二、面临困境

(一)文艺欣赏的多元化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是由于现代社会的文化艺术活动形态不断丰富,形成了文艺欣赏的多元化,特别是中、青少年近两代人对地方戏剧的兴趣逐渐淡薄,致使广东汉剧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出现观众逐年减少,演出市场逐年滑坡的状况。我认为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政府部门都会采取种种文化措施以保护自己的传统。

然而,在低迷时期,戏剧的悠久传统留下的却是累累创伤。究其原因,是由于整个戏剧界可以用于支撑历史承传的理论资源极少,相反,那些糟践传统、毁灭传统的做法,却能够毫不费力地找到许许多多的理论依据。在传统的继承问题上缺乏文化自觉与理论自觉,十几年”里在发掘与继承传统剧目和传统表演技法方面经常起伏,缺少必要的连贯性,那些曾经流传几十年的经典剧目已无法上演,这些传统艺术已经到了无法继承下去。

(二)地方戏剧的不景气

现有的传统地方戏剧的形势不容乐观。专业的艺术院校招生困难,喜欢广东汉剧的青少年很少,致使广东汉剧人才青黄不接。目前汉剧团行当不齐,乐队演奏人员还缺乏,专职编剧导演无人继任的濒危状况,大埔县汉剧团能常演的传统节目不多,较常出演才九部,分别是《梁四珍与赵玉粦》、《蓝继子救嫂》、《风筝误》、新编《潘金莲新传》、《三拜花堂》、《巧断奇冤》。《桑园寄子》《正气在人间》《广东案》以及折子戏,大埔汉剧自然保存有较多的汉剧剧目,但传统大戏还是演得比较少。

(三)汉剧活动基础薄弱

群众性的汉剧活动难以开展,农村汉剧人才已寥寥无几。资金来源相当缺乏,在没有文化体制改革之前,除财政差额拨款工资外,汉剧的排演基本上都是靠自己的演出经费来维持。在市场不断萎缩的情况下,能够出演传统剧目的演员也很少,要么缺少角儿,要么是功夫浅,技艺不到家、演不了大戏。由于经费紧张,道具舞美陈旧,灯光音响配套跟不上时代,这些都制约着专业剧团的发展,群众对汉剧了解甚少,业余搞汉剧的屈指可数,因此,群众性的汉剧活动就可想而知。

三、继承发展

汉剧要在逆境中求生存、求发展。尤其是最近几年,上级的高度重视下,2009年大埔广东汉剧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大埔汉剧之乡的知名度日益提高,今后如何继承发展汉剧事业,推动汉剧事业的繁荣发展,主要的有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做好现有演职人员的基本功训练

演员要演戏好,必须在唱、做、唸、打方面有良好的基本功。有了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在舞台上表达人物思想感情,刻画人物性格,打动观众,被观众所认可、接受。从而展现出演员的独特的艺术魅力。然而要具备深厚的表演功底、表演艺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其含义要我们充分认识到基本功夫的训练的艰辛和长期的执着,有坚强的意志和信心,把汉剧的表演艺术,演员练就非常扎实的唱、做、唸 、打的基本功,才能精彩的展现出整个剧目的精髓,才能把人物演活。因此,做好现有演职人员的基本功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二)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在人才培养方面,剧团需根据汉剧剧种的特点,根据剧种岗位的需求和出演的实际情况,争取先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来加快人才培养,做好汉剧的继承与发展,才能有基础、有保障。如:先送一批有艺术发展前景的拔尖人才到市级、省级艺术专业院校进修培训。近几年来,剧团先后从湖北和梅州艺术学校引进以及连续几年面向全社会招聘了一批青年演员,从而化解了剧团演员短缺的困境,这个做法还可以延续下去。再者剧团可与大埔县广东汉乐研究会和大埔海内外文体促进会联合培训汉剧、汉曲演唱的人才,还要进行传、帮、的形式,培养出一批骨干演员,推上前台。只有这样,继承和发展广东汉剧的基础工作才能坚实。

(三)弘扬大埔广东汉剧,着力提高知名度

广东汉剧人才辈出,六十年代曾赴京演出,得到过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事业几度辉煌。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南国牡丹”,2008年广东汉剧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大埔广东汉剧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汉剧经过继承和发展形成了完整的艺术体系和鲜明地方特色,要着力提高大埔汉剧之乡的知名度,不断进行交流促进,加强与周边地区兄弟剧团的协调联络工作,做到信息互动,资源共享,取长补短,要不断利用国内外乡贤侨胞,大胆转向国外,转向更加广阔有影响力的文化艺术交流,弘扬大埔广东汉剧。

广东汉剧在大埔为群众喜闻乐见,更具有一批艺术水平较高,较为稳定的汉剧艺术骨干人才,我们相信汉剧在大埔有着传统深厚,根基牢实的群众基础,再加上通过这次文化体制的改革工作和大埔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埔广东汉剧一定得以继承和发展,使之更加枝繁叶茂、源远流长。

猜你喜欢
大埔县汉剧民声
民声入耳 民生落地
民声
1949年以来汉剧表演艺术资料述论
民声
广东汉剧的文化解读探讨
梁素珍广东汉剧旦角表演艺术特色简析
大埔县陶瓷企业在广交会上签约9007万美元
民声岂能无回声
“楚腔汉调——汉剧文物展”在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