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声乐表演专业因材施教的创新型课程设置

2016-02-05 03:27
北方音乐 2016年17期
关键词:高师声部因材施教

秦 婷

(湖南衡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

高师声乐表演专业因材施教的创新型课程设置

秦 婷

(湖南衡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

本文通过对高师表演专业声乐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总结出因材施教灵活多样的课程结构设置,是创新与实践声乐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高师声乐;灵活多样;人才培养

随着课程教育改革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尤其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构建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专多能的创新型,复合型声乐表演与教学人才是适应社会需求与发展的主要目标。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环境提出更多要求,致使高师表演专业声乐人才培养模式开始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有效的革新,转变教育理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成为当下高师表演专业声乐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模式转变的必然措施。

一、因材施教灵活多样的课程结构设置,是声乐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高师表演专业声乐课程,根据不同教学要求和目标,按照教学形式分为:声乐单人课、双人课、小组课、集体课四种方式,通过因材施教的教学特点结合四种不同教学形式,实现高师表演专业声乐教学综合性,全面性发展培养目标。新生入学后,进行声乐,钢琴,视唱练耳,基本乐理的摸底考试,根据学生的声音风格特点,声乐基本功和乐理视唱练耳基础,进行课时分配:

(一)单人课

这种声乐受课方式,它主要采取一对一面对面的授课指导,以发展个体为主,以技能课训练为主。优势在于教师能全面深入了解所教学生的专业现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通过专业摸底考试,把演唱和视唱练耳基础相对比较好的学生,可以安排上单人课,每周一节课,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模式,效果非常显著。上单人课的学生,还可以进行双向选择,即学生先选老师,老师再选学生,双选的先进性就在于能深化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师生素质。调动教师不断进取和积极工作的责任心,最大限度的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音乐教育学科教学良性互动与学科建设,努力营造音乐教学的良好学风与教风。双向选择的制度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秀的教师也能从双选的巨大挑战中带来机遇,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双赢”。

(二)双人课

这种授课方式既保留了小课的专业性特点,又体现了高师的师范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把教师的讲解、示范,同学的改错过程,看的非常清楚并能充分的思考“回味”,学生在逐步提高自身演唱水平的同时,也学到了丰富的教学方法,这就是高师的师范性所在。即学会了如何唱又学会了如何教。通过摸底考试把钢琴和基本乐科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安排上双人课,每周一节,在教学形式上充分发挥学生钢琴,基本乐科基础好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即兴伴奏能力,自弹自唱能力。双人课学生可相互弹伴奏,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教师应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要求学生认真分析歌曲的曲式、调性、和声,根据歌曲的不同风格特点配以恰当的节奏型及和声支体,久而久之学生的伴奏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为毕业后走上教学岗位打下实用扎实的教学基础,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小组课

这种教学模式能有效地克服高师音乐专业,学生人数大规模增加所带来的弊端,并且在实践教学中,对学生的演唱能力和基本声乐知识的掌握,及教学能力的培养有着较强的优势性。小组课通常由4-8人组成,同时上课。教师可更具学生的演唱基础、音色、声部及接受能力等,把同一声部,基础相近的学生安排在一起上课,便于演唱起来互相不干扰,解决共性问题时容易操作,同时利于曲目的选择。声乐小组课的训练模式通常多样化,比如:对唱、重唱、小组唱等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克服上台紧张的心理因素。同一组学生还容易产生你追我赶的学习劲头,从而显著的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小组课授课,主要解决学生发声过程中容易犯的通病,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借鉴,相互促进。从而有效地避免了重复教学,节约教学成本,很好的缓解学生多教师少的供需矛盾,声乐小组课突出了师范教育的特点,利于更好的完成地方师范院校的教育宗旨,这种教学模式值得高等师范院校不断研究、推广。

(四)集体课

声乐集体课是高师表演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之一,声乐集体课,可根据人数划分为20人至40人不等的班级上课。开设声乐集体课的主要目的是要解决声乐小课重技巧,轻理论的问题。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讲解歌唱发声原理,让学生了解发声器官。还可开展声乐艺术赏析课,内容包括中外整部歌剧及歌剧咏叹调赏析,世界著名歌唱家介绍,各声部特点及对应的各声部经典咏叹调及世界著名声乐教育家声乐讲座,还可穿插二声部,三声部甚至四声部的合唱练习,主要提高巩固学生的听辨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声乐集体课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声乐小课的补充,它与个别课并行不悻,相得益彰,分层次有计划地安排集体课,在高师声乐课教学中的优势与必要性是非常突出的。声乐集体课能够很大程度的弥补学生在技巧课之外的理论知识摄取,高效的拓宽了学生知识面的宽度与广度,为高等师范院校学生走上教学岗位提供了优势。

二、结语

高师表演专业创新型,实用型声乐人才的培养,决不是一篇论文能够说清楚的。高校声乐教师应该多下到基层中小学调研,了解中小学音乐课程开设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根据中小学人才培养对师资需求特点,调整改变我们的培养观念,声乐教育不仅仅要培养优秀歌手,培养更多会听,会弹、会唱,能教、能解决问题的音乐教师更为重要。创新型声乐教学人才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创新”二字,到底怎样更好的创新?需要我们课题组成员更多的思考调研与研究。相信,在我们和广大高校声乐教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不久的将来,一定能探索出属于高师音乐表演声乐专业的革新之路。

[1]高亮.声乐小组课在声乐教学中的优势[J].艺术教育,2014,(2).

秦婷(1980—),女,湖南衡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讲师。

本文2015年湖南省衡阳师范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音乐表演专业 声乐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YKT201527)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高师声部因材施教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小学中低段合唱中声部配合的有效教学
合唱的音响效果之我见
对高师钢琴教学模式创新问题的思考
因材施教,拓宽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之路
从高师视唱练耳学科角度出发探讨“内心听觉”——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体系
多声部视唱训练研究——以《铃儿响叮当的变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