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康复护理对预防脊柱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分析

2016-02-05 11:02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24期
关键词:满意率脊柱下肢

综合康复护理对预防脊柱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分析

陈培英

目的分析综合康复护理对预防脊柱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脊柱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对比不同护理实施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疼痛发生率、下肢肿胀度及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骨折术后结合应用综合康复护理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效果显著。

综合康复护理;脊柱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

深静脉血栓多出现在骨科手术后,且临床统计表明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威胁着患者术后正常生活及工作,不利于患者身体健康的早日恢复,会增加家庭以及社会负担[1]。因此临床应对脊柱骨折术后并发症发生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预防深静脉血栓发生。本次研究中,提出脊柱骨折术后实施综合康复护理,评价其对于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在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4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取86例脊柱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男25例,女21例,年龄为32~69岁,平均年龄为(62.14±1.05)岁,腰椎骨折17例,胸椎骨折18例,颈椎骨折11例;观察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为31~67岁,平均年龄为(62.20±1.00)岁,腰椎骨折15例,胸椎骨折16例,颈椎骨折9例。经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研究。

1.2 方法

两组患者手术均实施全麻,术后常规预防性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治疗10~14 d。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做好准备及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做好输液的护理和饮食指导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具体方法为:

1.2.1 心理护理 患者因骨折伤病后长期卧床,多表现为担忧、情绪低落、易怒,因此,护理人员应有针对性地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耐心倾听患者主诉,了解患者心情以及担忧,针对性疏导并对患者耐心解释,缓解患者的焦虑担忧,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告知患者关于疾病发生原因,有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最大限度促进患者身体健康恢复。

1.2.2 术前给患者采用足底静脉充泵 按摩双下肢改善下肢的血液循环。足底静脉泵为一种从脚踝、小腿到大腿的一系列完整的序贯加压装置,应用过程中通过增加下肢静脉血流速,更有效将静脉中淤血排空,且搏动性血流可起到改善下肢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发生的效果,一天2次,每次30分钟。

1.2.3 术前健康宣教 告知患者饮食应以低脂、高维生素、高蛋白为主,禁食辛辣刺激,保持排便顺畅。患者入院后待疼痛缓解后,引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详细对患者解释术前积极活动以及术后早期锻炼对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意义,提高患者的配合度,从而实现主动锻炼。

1.2.4 术后当天护理 取平卧体位,双下肢适当提高,利用重力原理实现,静脉回流以及向心性按摩双下肢的作用,每次持续0.5 h,每2 h一次,双下肢用足底动静脉冲泵,此外还可借助静脉袜的压力作用预防血栓,鼓励患者睡觉时穿上压力袜。待患者从麻醉中恢复后,科学引导患者坚持进行双下肢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每2 h一次,每次10~20下,具体锻炼强度要考虑患者的身体。常规实施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连续注射10~14 d[2]。

1.2.5 术后第1天继续按摩 并结合静脉泵治疗,督促患者坚持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一天3~4次,每次20~30下,同时,还应指导患者做双下肢直腿抬高的交替锻炼,起始高度为10°~20°,一天3~4次,每次10~20下,根据患者身体可耐受情况而决定,循序渐进,不断增加活动量,并让患者继续坚持穿弹力袜。

1.2.6 术后第2 天 继续坚持第1天的锻炼内容,并增加高抬腿锻炼,每次20~30下,不定时进行下肢股四头肌等长收缩,以患者身体可耐受为度。

1.2.7 术后第3~7天 直腿抬高高度从30°~50°提高到70°,增加锻炼强度,增加到每次50下左右,但具体锻炼情况要考虑患者的身体情况。抬腿锻炼同时进行悬空下肢屈伸锻炼,可在防止深静脉血栓同时预防下肢肌肉萎缩,这些锻炼要一直坚持到患者可下床活动[3]。

1.2.8 预防性抗凝治疗护理 早期给予患者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2 500 U,每12 h进行一次皮下注射,术后持续时间用药时间最少为10~14 d。注射用药过程中腕部用力以及按压力度得当,注射后不能进行热敷,防止血管扩张而导致出血。注射后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局部出血情况,并注意观察消化道、皮肤黏膜有无出血。脊柱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大,应采用抗凝剂防止术后出血发生,且术后24 h要注意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密切观察,根据医嘱测定血常规以及凝血酶原时间。

1.2.9 疼痛护理 术后疼痛是脊柱骨折术患者常见现象,在应激状态下,患者的躯体免疫力会受影响,出现凝血功能异常,从而影响正常的活动,做好减轻术后患者疼痛,有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防止因疼痛而影响护理实施依从性,而达到有效预防血栓的效果。

1.3 观察指标

1.3.1 统计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根据Homan试验判断[4],若试验结果显示为阳性,表现为下肢突发疼痛肿胀,腹股沟及大腿内侧等处压痛明显,浅静脉充盈显著,深静脉行径压痛。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为静脉管壁毛糙、充盈以及血流减缓丛象,管腔中有实性中等回声。

1.3.2 统计下肢疼痛发生率。

1.3.3 测量下肢术前、术后15 d周径,并计算差值为下肢肿胀度,并统计住院时间。

1.3.4 临床护理满意度,根据医院自拟的护理满意调查表,满分100分,划分为4个等级,非常满意≥90分,满意为80~89分,一般60~79分,不满意<60分。满意率为非常满意率、满意率以及一般率之和。

1.4 统计学分析

收集研究的所有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 19.0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以及疼痛发生情况

对照组4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9例(19.6%),下肢疼痛15例(32.6%),观察组4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5.0%),下肢疼痛4例(10.0%),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两组的下肢肿胀度以及住院时间

对照组下肢肿胀度为(3.25±0.83)cm,平均住院时间为(19.45±6.12)d,观察组下肢肿胀度为(2.03±0.61)cm,平均住院时间为(13.42±4.25)d,观察组的下肢肿胀度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对比

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78.3%,非常满意11例,满意18例,一般7例,不满意10例。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2.5%,非常满意19例,满意12例,一般6例,不满意3例。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临床骨科疾病中脊柱骨折比较常见,下肢深静脉血栓为脊柱骨折的常见并发症。分析其发生原因,脊柱骨折术前、术后均需较长的卧床时间,下肢活动量大大减少,肌肉萎缩且静脉血流减缓,而且手术治疗会引发血管损伤以及应激反应,机体抗凝功能下降,血液会持续存在高凝状态,在上述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较高的发生风险[5]。

临床为了有效预防脊柱骨折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了相关方面的试验与研究。根据临床护理实践,并借鉴相关研究经验[6-8],临床提出可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应用综合康复护理的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下肢疼痛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下肢肿胀度以及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表明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脊柱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缩短疗程,而且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率优于对照组,表明综合康复护理可提高临床护理水平。

综上所述,脊柱骨折术后结合应用综合康复护理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效果显著,可更好地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1]张应华. 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综合护理研究[J].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9(3):195-196.

[2]耿亚琴,丁红霞,吴国霞. 综合护理在改善多发伤病人负性心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27(26):2917-2918.

[3]王国云,陈蕾. 康复护理对髋部骨折术后功能的作用与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12):234-235.

[4]杨宏. 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进展[J]. 基层医学论坛,2014,18(19):2562-2564.

[5]纪双宝,陈红,王亚真. 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循证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6):93-95.

[6]倪伟. 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研究及护理[J]. 中国社区医师,2015,31(19):127-128.

[7]王春昕,赵颖,郑爽,等. 脊柱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干预措施[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29):5664-5666.

[8]邱倩. 股骨干粉碎骨折术后整体康复护理研究[J].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2):173-174.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Preventing 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Lower Extremity After Spinal Fracture

CHEN Peiying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Xiamen Fujian 361000,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preventing deep vein thrombosis of lower extremity after spinal fractures.MethodsEighty - six patients with spine fracture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Forty - six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and forty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ResultsThe incidence of deep vein thrombosis,pain incidence,lower limb swelling,hospital stay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The combined use of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easures to prevent the 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the lower extremity after spinal fractures is effective.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Spinal fractures,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lower extremities

R473

A

1674-9316(2016)24-0210-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6.24.121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福建 厦门 361000

猜你喜欢
满意率脊柱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如何保护宝宝的脊柱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提高96659热线服务满意率实施方案
中医药辨证治疗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