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动作筛查在大学生投掷项目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2016-02-05 06:16李萍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田径受试者筛查

李萍



功能动作筛查在大学生投掷项目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李萍

摘要:投掷项目的学习需要安全的动作模式以及强有力的躯干肌群作为上下肢能量有效传递的枢纽,避免在投掷类项目学习中出现代偿动作和运动损伤。功能动作筛查作为一项既安全可靠又能全面评价人体基本运动能力的预测系统,能及时的发现大学生错误的动作模式以及运动损伤发生的风险,以更好的为大学生投掷项目的学习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

大学生;功能动作筛查;投掷项目

1. 前言

功能动作筛查(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ing,简称FMS),由美国矫形训练专家Gray Cook等人在20世纪90年代设计并提出的一套既简单、直观又能全面评价人体基本动作能力的测试方法[1]。功能动作筛查测试作为一项有效的预测系统在我国竞技体育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从备战伦敦奥运会后,功能动作筛查已成为众多训练队设计训练计划的必要前提。该测试通过7个动作检测受试者的身体基本的灵活性和稳定性等情况,达到筛查功能不良、动力链薄弱和预防运动损伤的目的。

田径选修班投掷项目的学习包括铅球和标枪的学习,这两个项目的学习对于学生的爆发力、躯干部位的力量和稳定性以及自身自下而上的用力顺序要求极高,更需要学生具有安全有效的动作模式,才能保障自身能量的不泄漏和避免代偿动作的发生,有效的提高学习质量和减少运动损伤。基于此,对投掷学习班的大学生进行功能动作筛查以更直观全面的发现大学生自身动作模式存在的问题,为投掷项目的教与学提供一些理论和实践依据。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北京体育大学2015级田径选修班,共20名学生,男20名。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以关键词为“功能动作筛查”和“投掷”进行搜索,共30余篇,外文文献共24篇,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2.2 问卷调查法

对田径选修班的大学生进行问卷发放,统计大学生的基本信息、运动损伤和训练年限,并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

2.2.3 实验法

运用功能动作筛查(FMS)的七个动作以及三个排除性的测试对20名大学生进行实验,根据研究对象完成动作的情况进行评分,通过计算总分对每一名大学生进行检查和评价。

2.2.4 数理统计法

对大学生的功能动作筛查结果利用excel和spss22.0进行统计处理, P值小于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与分析

3.1 田径选修班大学生的基本信息

表1 大学生基本信息(N=20,男=20)

3.2 功能动作筛查(FMS)预测系统

功能动作筛查有7个动作,1深蹲:主要检查受试者肢体的灵活性、身体控制能力以及躯干部位的稳定能力;2过栏架步:主要检查受试者身体位移和加速以及身体躯干部位的稳定性和控制能力;3前后分腿蹲:主要检查受试者身体核心部位适宜的初始稳定性以及各种减速动作和变化方向的能力;4肩部灵活性:主要检查受试者肩部的活动幅度;5主动直膝抬腿:主要检查受试者保持身体核心部位稳定性情况下的分腿能力;6躯干稳定性:主要检查受试者执行封闭运动链上对称的撑起动作中,矢状面上稳定脊柱的能力;7转动稳定性:主要检查受试者在上下肢联合动作中,身体核心部位和肩带在多个平面上的稳定性能力,以及神经肌肉协调性[2]。能够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动作的得3分,略有不足的完成动作得2分,不能完成并出现严重代偿动作的得1分,出现疼痛的0分。

其中还包括3个排除性测试,包括肩部灵活性的排除性检查、躯干稳定性的排除性检查和转动稳定性的排除性检查,执行这三个测试不评分,是为了观察疼痛反应,其中任何一项测试出现疼痛的话,在计分表上记录为阳性(+),此项测试为0分[3]。

3.3 功能动作测试结果分析

3.3.1 功能动作筛查(FMS)与大学生身体质量指数的关系

身体质量指数(BMI =体重(kg)÷身高^2(m))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根据我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BMI的评分标准,BMI在17.9-23.9为正常,其余小于17.9和大于23.9都视为不正常,具体见表2。

由表2数据可以发现,尽管BMI正常的学生功能动作筛查得分比BMI不正常的得分偏高,但是并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

表2 FMS和身体质量分数指数的关系(N=20)

3.3.2 功能动作筛查(FMS)与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关系

表3 FMS和损伤的关系(N=20)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统计大学生以往的运动伤病史,以了解大学生基本的身体状况,在正式测试过程中,凡是出现疼痛的动作立刻停止测试,即为存在损伤。根据测试的结果和问卷统计的情况将大学生分成两组,损伤组和正常组,具体见表3。

由表3数据可以发现,20名大学生中有5名学生存在运动损伤,相对于其他15名正常组的学生FMS得分较低,P值=0.006<0.05,说明两组具有显著性的差异,即FMS得分与受试者存在运动损伤有显著相关性。分析可知,存在运动损伤的受试者在7个动作的测试中由于疼痛会出现阳性结果,即得0分,相对于其他正常的受试者来说分数较低,这充分说明了功能工作筛查在预测运动损伤方面的积极意义。

3.3.3 功能动作筛查(FMS)与大学生训练年龄的关系

田径选修班的大学生大都是教育学院的学生,他们的专项训练大都集中在高中阶段,和竞技体育学院的学生相比专项训练的时间较少。根据问卷调查统计田径选修班的学生的训练年龄,具体情况见表4。

表4 FMS与大学生训练年龄的关系(N=20)

表5 FMS与大学生训练年龄的关系(N=20)

由表4可知,训练年龄不同,受试者的FMS得分的平均值不同,但P=0.408>0.05,说明大学生专项训练年龄与FMS得分没有显著性的差异。

3.3.4 功能动作筛查(FMS)与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关系

根据2014年修订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20名大学生的50米加速跑、立定跳远和1分钟引体向上三个指标进行了测试,并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各项指标的评分标准分成及格组和不及格组,具体情况见表5。

由表5可知,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及格组与不及格组的平均值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1分钟引体向上测试中及格的比例60%,50米跑测试中及格率为75%,立定跳远测试中及格率为85%,力量素质是及格率最低的一项。

3.3.5 功能动作筛查(FMS)得分的总体情况

对20名大学生的功能动作筛查的得分进行整体分析,具体情况见表6。

表6 田径选修班大学生的FMS测试结果(N=20)

由表6可知,田径选修班的大学生FMS测试中肩部灵活性和俯撑的得分是满分,但是转动性稳定性测试的得分存在明显的差异(P=0.029<0.05),且平均值是7项测试中最低的一项,这说明大学生的转动稳定性以及身体上下肢的协调性较差。在7项测试中田径选修班的大学生左右侧的得分未出现显著性差异,不存在左右不对称的现象。

3.3.6 功能动作筛查(FMS)得分的结果评价

7项测试中除了转动稳定性测试之外其他6项测试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其中左右两侧的得分也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转动稳定性测试中没有得满分的学生,其中左侧转动稳定性测试中得2分的有12人,得1分的8人;右侧转动稳定性测试中得2分的10人,得1分的10人。这说明田径选修班大学生的躯干力量较为薄弱,这对于学习投掷项目是很不利的。铅球和标枪的学习需要较强的躯干力量和上下肢的协调性,只有这样下肢的力量才能顺畅的传递到上肢直至手指的末梢,最后有效的作用于器械上,达到最佳的出手效果,实现人与器械的完美配合。

另一方面,躯干力量薄弱带来学习的另一个困扰就是运动损伤发生几率的上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严重的代偿动作或错误动作,造成身体其他部位额外的负荷。长期下去,这种不正确的动作模式将导致铅球和标枪学习中腰伤、肩伤、脚伤等损伤的频繁出现。因此,在大学生投掷项目的学习中适当的采用一些发展学生躯干力量的手段,会对学生技术学习以及运动损伤预防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田径选修班的大学生功能动作筛查(FMS)得分与大学生的身高、体重以及身体质量分数没有显著性的相关。

4.1.2 田径选修班的大学生功能动作筛查(FMS)得分与大学生存在的损伤有显著性的相关;与大学生专项训练年龄没有显著性的相关。

4.1.3 田径选修班的大学生功能动作筛查(FMS)得分与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没有显著性相关,但是大学生力量素质是三项素质测试中及格率最低的一项。

4.1.4 田径选修班的大学生功能动作筛查(FMS)7项测试中没有左右不对称的现象,但是转动稳定性得分具有显著性的差异,且平均值最低,说明大学生躯干肌群的力量和稳定性相对薄弱,上下肢协调性相对较差。

4.2 结论

4.2.1 重视功能动作筛查在大学生投掷项目以及其他项目中的应用价值,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以及运动损伤的风险,以提高大学生技术学习的效果和自身的运动能力。

4.2.2 重视对学生技术学习中身体素质的发展与提高,既要重视专项素质又要重视大学生全面身体素质的发展。

[1] Gray Cook著,张英波等译,动作—功能动作训练体系[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

[2] 胡鑫,李春雷等. 功能性测试(FMS)及对短跑技术的理论应用研究[J].运动.2011,25:22-23.

[3] Kiesel, K., Plisky, P., & Butler, R. (2011). Functional movement test scores improve following a standardized off-season intervention program in professional football players. Scand Journal of Medicine Science and Sports, 21(2):287-292.

[4] 陈兴.人体核心部位稳定性练习在体院标枪普修教学课中应用效果的实验研究.西安体育学院.2010.5.

[5] 郑亚平,周玉斌,章柳云对投掷项目最后用力躯干三维运动特征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 24 (2) :274-276.

[6] Gray Cook. Athletic body in balance [M].Human Kinetics,2003.

李萍(1990.11-),女,汉族,山东淄博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育学院。

10.16730/j.cnki.61-1019/g8.2016.02.028

猜你喜欢
田径受试者筛查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点赞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NRS2002和MNA-SF在COPD合并营养不良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智力筛查,靠不靠谱?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