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业变革时代传统出版社图书编辑的应对策略

2016-02-06 00:44张立武重庆出版集团重庆400061
出版科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传统出版移动阅读媒介融合

张立武(重庆出版集团,重庆, 400061)



出版业变革时代传统出版社图书编辑的应对策略

张立武
(重庆出版集团,重庆, 400061)

[摘 要]媒介融合给出版领域带来深刻变革,读者对内容的个性化、生活化和时效性需求,要求编辑工作增加技术含量、策划的选题更贴近生活并提高工作效率。但传统出版社编辑工作存在效率低下、缺乏创新意识以及编辑人员技术储备不足、版权意识不强等问题,无法有效满足这些新要求。因此,编辑必须加强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产业意识,加强业务技能学习,提升编辑力。

[关键词]传统出版 编辑 媒介融合 移动阅读 编辑力

Suggestions about Response to the Challenges in the Changing Era for the Editors of the Traditional Publishing House

Zhang Liwu
(Chongqing Publication House, Chongqing, 400061)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deep changes in the publishing field brought by media convergence,and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traditional editorial work. Then, it puts forward many suggestions, including learning the theory of editing to enhance the editorial force, learning computer skills to strengthen the editorial ability.

[Key words] Traditional publishing Editor Media convergence Mobile reading Editorial force

《编辑之友》2015年2月刊总结了2014年新闻出版业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关键词——改革方案、资本融合、跨界融合、众筹出版、实体书店转型、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版权保护、移动阅读、童书出版。显然,出版业跨界大融合大发展时期已经到来。特别是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台的《深化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推动下,出版业跨行业、跨媒体、跨国融合的发展态势已粗具规模。例如,长江传媒旗下的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与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合并成立山东长江水浒文化传媒公司,凤凰传媒开始投资影视业,时代出版社与安徽大学联合成立影视中心。同时,随着互联网、有线网、移动网络的融合,读者从传统意义上的消费者转变成信息传播者,传播领域发生巨大变化,2012年《三联生活周刊》就惊呼“自媒体时代”已然到来。出版业面临的这一系列深刻变化,给传统出版社的图书编辑工作提出新要求,图书编辑人员必须去除工作中的积弊,积极应对,才能充分发挥已有的优势,提高工作效率,履行传播知识和传承文化的使命。

1 出版业变革对传统出版社编辑工作的新要求

自2001年9月17日我国签署“入世”协议以来,传统图书出版社一直面临着一系列或大或小、或明或暗的挑战。通过转企改制等改革举措,传统出版社成功地应对了这些考验,竞争实力不断增强。但随着近几年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及三网融合,移动阅读成为主要的阅读方式和消费方式,读者成为传播的核心,这就要求内容生产者更加重视目标读者因素和优势内容资源。因此,如何围绕读者需求第一时间获取资源或开发出新选题,做出更有个性、更贴近读者生活、更具时效性的内容产品,成为评价编辑能力和编辑工作绩效的关键指标。

1.1 读者对内容的个性化需求,要求编辑工作增加技术含量

移动阅读时代,读者或消费者更偏爱阅读轻松的图文作品,他们不仅对图片更敏感,而且偏爱轻松的休闲式图片,甚至要求为内容搭配伴奏音乐或穿插视频动画。这就要求传统编辑工作增加技术含量,能够运用各种软件更好地编辑加工图片和音视频内容,为读者提供更适宜浅阅读的内容产品,而且要注重内容的差异化。

1.2 读者对内容的丰富性和生活化需求,要求编辑策划的选题更贴近生活

移动阅读时代,读者采用智能手机、iPad、kindle等移动阅读设备阅读。移动阅读的特点使读者偏爱的内容更丰富、更广泛,从网上传播的内容看,化妆、烹饪、理财、心理、手工拼布、插花、言情小说等与生活密切相关或有利于放松心情的品类较受欢迎。这意味着编辑策划选题必须更多元化,更贴近读者生活。

1.3 读者对内容的时效性需求,要求编辑工作提高效率

身处大数据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读者随时在获取身边的热点信息内容,他们的兴趣会被不断冒出的新观念吸引。这就要求编辑工作提高效率,编辑策划要具有前瞻性,要借助新媒体推送新奇的内容和经过全新编排的经典内容。同时,要随时捕捉消费者对内容的反馈信息。还要及时获取竞争对手的产品方向、定价策略、宣传活动等信息并采取应对措施,以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2 传统出版社编辑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传统出版社的编辑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效率低下、同质化、线性化、前瞻性不足等局限,无法充分满足出版业变革对编辑工作的要求。

2.1 编辑工作效率低下

传统编辑工作流程漫长,效率不高。其一,不少出版社在规划选题的方向和规模时没有经过充分论证,很多选题不成熟,加之后期工作未落到实处,实现率较低。其二,编辑同时负责选题策划、文字处理、编务、财务核算、市场宣传推广等多种工作,往往很难在有限的时间里把各项工作做到尽善尽美,甚至影响内容加工质量,导致有些产品差错率超标,缺乏创意,产品同质化,退货率高居不下。其三,审核流程严格,审批程序较多,一本书从策划选题到编辑、印刷、成书入库、终端上架通常需要审批签字数十次,历时几个月。

2.2 缺乏创新意识

传统出版社的编辑工作受纸质出版环境的束缚,思维定格在“来稿加工—印刷出版—宣传”模式里,对图书的编辑停留于审读导向和文字差错把关,创新性深加工做得不够,图书宣传文案的推敲也有待锤炼,对作品更深入更立体化的多维开发,如开发游戏、动漫和影视,更是远远不够。

2.3 编辑人员技术储备不足

传统出版社编辑人员尽管学历都在本科以上,硕士、博士不少,但多是传播、编辑、中文、财经等人文社会科学专业毕业的。很多新编辑在编辑理工科类图书时,还有很多编辑规范标准要熟悉;在面对以互联网与移动智能系统引领的新技术出版传播提出的挑战时,操作更显力不从心。如果编辑能掌握对图像的编辑处理技术、数字存储技术、电子防盗版等方面的技能,很多经典读物或许会在移动阅读时代重新焕发生机。

2.4 编辑人员版权意识不强

编辑人员版权意识不强主要体现在对网络热点小说的版权跟踪做得不够,忽略引进版图书的插图和电子版权,出版物的电子版权保护以及相关作品电视、电影版权的占有意识不强等方面。此外,封面版权、插图版权及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授权手续不完善、前瞻性不够,电子版图书的防盗版意识有待加强。

3 传统出版社编辑人员应对出版业变革的策略

面对新技术、新媒体对出版业的颠覆性挑战,传统出版社的编辑应该抓住机遇,充分认识到编辑工作的本质即内容加工。编辑工作是基于作者原创的再创作,是一种体现差异化、增加内容附加值的工作。尽管传播媒介在更新、传播向度在变化、传播环节在缩减,但“内容+传播”的规律没变。因此,编辑应该正视挑战与不足,积极应对挑战。

3.1 加强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其一,编辑人员要提升政治觉悟,树立职业荣誉感,做文化产业守夜人。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作为文化产品内容的选择者、策划者、加工者和推荐者,编辑在推动中华文化伟大复兴中,肩负着总结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任,对文化传播的方向和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编辑应该以此为荣。其二,编辑人员要认识编辑工作的重要性,开拓视野。媒介融合时期,编辑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编辑要树立大文化、大编辑、大媒体的理念,用更加宽广的文化视野,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履行文化使命。文化产品的生命力在于质量,出版物的质量首先是内容质量,而内容质量主要由编辑环节决定。其三,增加创意性,严把内容关,有所为有所不为。移动阅读时代,传统出版社的编辑应该适应的是传播方式改变的挑战,对内容进行适应性编辑加工,但不能被读者牵着走,应该创意性地实现内容的图文化,增加内容的趣味性和贴近性,创新性地针对“深阅读”与“浅阅读”推送差异化产品,杜绝“三俗”内容。

3.2 树立产业意识,做合格的出版人

其一,培养效率意识。编辑管理应该实施项目制,让策划能力强的编辑提升策划效率,让精于文字的编辑静心做好内容差异化设计与文字处理,这样才能各司其职,既把好质量关,又激活创造力,提高编辑工作效率。其二,培养成本意识。编辑应对所策划图书的成本效益进行仔细预算,做好创收节支工作,同时要有一定的风险意识,以大胆创新的内容为风险作支撑。其三,培养前瞻性思维。大数据时代数据是丰富的资源,编辑可以根据有效的数据分析,获取关于社会热点、读者兴趣、竞争者策略、科技发展新成果、网络人气作品及潜力作者等信息,及时作出前瞻性预测,为图书编辑出版作好前期策划。其四,提升法律意识。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出版行业也不例外。在自媒体时代,大量图片、作品在微博、微信、QQ上传播,但多数内容是有版权的。编辑人员要有高度的版权意识,在选取享有版权的图片等作品时应该根据正规程序向版权所有者购买版权,在向目标读者提供自己策划的有潜力的内容作品时,要有完善的授权手续,文字内容、图片或约稿绘画的插画都应有权利授予条款,推送内容应谨防抄袭、盗版等。

3.3 加强业务技能学习,提升编辑力

编辑应在具备获取、分析、加工信息的能力和装帧审美能力、组织执行策划能力等传统编辑力之外,补充发现力、取舍判断力、决断力、呈现力等新的能力。一方面,编辑要加强业务能力学习,提升职业敏感度。策划编辑应该多关注市场,分析优秀图书的畅销案例,归纳出可以复制和创新的经验,比如内容加工、宣传活动、推广渠道策略、具有力度的促销活动、畅销书榜的内容特质等。多向民营书商、成功的出版社、优秀的编辑学习。此外,应大胆实践,积极参与编辑部与项目部的策划编辑实践,与同事分享心得,交流经验,一起成长提高。另一方面,编辑要积极参加在职业务培训,掌握更多新技术。无论是策划编辑还是文字编辑,都应积极参加出版社安排的培训课程,向老师、行业精英及专业领域的技术专家学习和请教,特别是参加有关计算机知识如办公自动化(ERP系统)、计算机图像处理、数字存储、内容传输、防盗版技术等的培训课程。

4 总 结

三网融合对传播内容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传统出版社的编辑,应该认识到挑战中的机遇,坚定职业荣誉感,积极应对。应加强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学习新的数字和图像处理技术,提升编辑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前瞻性思维、立体思维。应创造性地整合内容资源,增加内容的趣味性,把好内容质量关,做优秀的内容加工者和知识传播者。

参考文献

[1]杨明,陈少志.数字出版人才策划能力构成及其培养模式分析[J].出版科学,2014,22(6):27-30

[2]肖东发,卞卓舟.2014年出版产业十大关键词解读[J].编辑之友,2015(2):5-9

[3]张文鸯.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出版社的发展路径[J].出版发行研究,2015(1):32-34

[4]马振贵.移动阅读:内容才是王道[J].上海信息化,2013(9):42-44

[5]黄晓燕.数字出版时代编辑职能探析[J].出版科学,2015,23(1):27-28

收稿日期:(2015-04-07)

[作者简介]张立武,重庆出版集团科韵公司编辑。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5853 (2016) 01- 0039- 03

猜你喜欢
传统出版移动阅读媒介融合
试论融合创新思想对新时期图书策划和营销的指导作用
推进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
“互联网+出版”的融合发展路径探讨
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生读者移动阅读初探
初探移动阅读与图书馆延伸服务
自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移动阅读行为特点研究
我国传统出版在数字出版冲击下的生存与发展
手机阅读平台用户体验影响因子分析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2011—2016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