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家庭护理研究

2016-02-06 04:41王晓令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33期
关键词:低血糖胰岛素血糖

王晓令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河南安阳455000

老年糖尿病患者家庭护理研究

王晓令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河南安阳455000

糖尿病是老年人常见慢性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糖尿病患者也在逐年增加。糖尿病已成为继艾滋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危害人类健康的第四大疾病,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极大的危害。老年糖尿病患者大部分时间在家中治疗,对家庭依赖性极强,患者需要长时间的家庭护理及自我保健。由于老年人记忆力减退,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下降,加上主观意识增强,治疗护理方案难以长期坚持,需要护士对糖尿病患者本人及家庭给予一定的指导。现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家庭护理内容进行综述。

糖尿病;老年人;家庭护理

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老年糖尿病患者数量正逐年增加,且患病率随年龄升高而增加,有明显的年龄依赖性,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卫生问题。糖尿病早期症状轻微,病情进展慢,但并发症多。如心血管疾病可能导致患者死亡,糖尿病足、视网膜病变是患者主要致残原因。糖尿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根治的可能,但是通过家庭用药,合理饮食、坚持运动,积极预防并发症等,可以延缓病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糖尿病防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老年患者自理能力减退,记忆力下降,治疗护理过程需要家属的配合参与。有研究表明老年糖尿病患者居家健康护理表现并不理想,自护能力差,具体表现在饮食结构不合理,运动强度和个人身体机能状况不符,家庭成员对老年患者的监督及支持不足,另外有多数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差,对糖尿病并发症的自我重视程度不够[1]。现将老年糖尿病患者家庭护理措施整理如下。

1 合理饮食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在糖尿病病程中各个阶段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是饮食控制的关键,家属要了解控制饮食的重要性,做好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的监督员及备餐员。糖尿病患者所需要的热量按照三餐分配,一般早餐占1/5,中餐2/5,晚餐占2/5,或各占1/3[2]。对于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患者,建议少吃多餐,可每天加餐2~3次,加餐食物应是正餐分出的部分,保证一天总热量不变。食物应搭配均衡,谷类,肉类,水果,蔬菜应全面,并且定时定量,以利于增加胰岛素的释放。患者家属应了解食物搭配及食品能量转化法,合理选择食物种类,制定个性化食谱。备餐时尽量选择所含热量较低,可使血糖水平维持较低水平的食物。如水果可选择苹果、梨、桃、橙子、柚子、荔枝、樱桃、西红柿等;五谷杂粮类可选小麦、燕麦、荞麦、小米、玉米等;水产类可选择青鱼、泥鳅、蚌等。限制各种甜食,可食用含山梨醇,麦芽糖醇,木糖醇的食物满足甜味的需求。同时注意定期检测血糖水平,根据结果及时进行调整。

2 运动指导

运动锻炼是糖尿病防治的重要措施,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营养物质代谢,改善心脑血管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减缓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可以使患者身心愉悦,从而提高生活质量[3]。运动方式以有氧运动为主,根据个人性格爱好及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锻炼项目,如散步、骑自行车、打太极拳、慢跑等。运动强度以活动后患者心率达到个体60%的最大耗氧量,可以根据公式计算:心率= 170-年龄[4]。适宜运动后应有微汗,自我感觉轻松愉快,虽感疲乏,肌肉酸痛,但食欲睡眠状态良好,疲乏症状休息后可消失。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和运动后的状况随时调整运动量。运动不宜在空腹状态下进行,以免发生低血糖。可选择饭后1 h进行,持续约30~40 min,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逐渐延长时间。运动期间注意补充水分,并随身携带糖果,当出现心慌,头晕等低血糖症状时及时食用并暂停运动。尽量选择空旷、人多的地方进行运动,并随身携带写有姓名,住址,电话和疾病的卡片,以便意外发生时能够及时得到帮助。运动结束后至少做5 min的整理运动,使心率缓慢恢复。在运动过程中还要注意患者双足的保护,选择合适的鞋袜,运动后检查双足,适当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3 家庭用药指导

糖尿病防治强调长期坚持用药,并根据患者血糖指数以及自身症状综合用药。因并发症较多,患者用药种类复杂,比如口服降糖药,胰岛素,降脂药,营养神经药物,防治心脑血管病变的药物等。老年人记忆力减退,经常会出现由于忘记而漏服药物,也有很多老年人对所用药物了解很少。在家庭护理中首先应向患者讲解所用药物的种类,剂量,作用及坚持用药的重要性,提高其用药依从性。

3.1 口服降糖药的指导

服用口服药时要严格遵医嘱坚持长期服用。磺脲类药物在早餐前30 min服用,应特别注意用药后及时进食,避免发生低血糖。双胍类药物因其可引起恶心,厌食,可从小剂量开始用药或在餐后服药。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常存在高血脂,高血压,需长期使用降脂降压药物。在使用他汀类调节血脂药物时,需要定期检查肝功能,一般半年一次。高血压者需长期或终身应用降压药,血压降至理想水平后仍需服用维持量,以保持血压相对稳定。服用降压药物后避免突然站立或长时间站立,以免发生直立性低血压。患者还可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梗塞。老年患者记忆力差,家属应协助患者通过建立服药卡片、顿服药盒、定时闹钟等提醒口服药的用药时间及剂量。

3.2 注射胰岛素的指导

注射胰岛素患者应教会其及家属注射方法,提醒其按时注射并在注射后记录以免漏用或重复使用。注射时严格无菌操作,每次注射均需更换针头,按计划更换注射部位,以免造成局部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局部硬结。未开封胰岛素必须放冰箱4~8℃冷藏保存,开封后正在使用的胰岛素无需放入冰箱,室温下可保存30 d左右。但要避免过热和剧烈晃动,以免蛋白质变性失效。注射剂量应严格按照医嘱调整,不可随意增减,以免发生意外。

4 并发症的防治

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多,一些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各种手段进行并发症的健康宣传,引起患者重视,以便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4.1 预防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血糖<3.9 mmol/L时即为低血糖,但也有个别患者血糖不低于此值也会有症状。指导患者熟悉常见诱因并注意避免。空腹低血糖常由于胰岛素过多或者胰岛素拮抗激素缺乏,比如口服药物过量,或者口服药物和注射胰岛素同时使用等。餐后低血糖多发生在夜间,多见于2型糖尿病餐后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低血糖发作时症状多有心悸、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头晕,视物不清步态不稳等,教会患者识别症状,一旦发生应尽快给予口服糖类食品缓解症状。同时告知患者及家属不能随意调整药物剂量,餐前用药后应及时进食,避免剧烈运动。

4.2 预防糖尿病足

告知患者每天检查双足,观察足部皮肤状况,有无感染及皮肤颜色温度的改变。每天用温水清洗足部,水温适度,与体温接近即可,避免烫伤。及时修剪趾甲,但要避免太短,与脚趾平齐即可。选择合适鞋袜,鞋子应宽大柔软,袜子应选择柔软,弹性好,透气性强的棉质袜子。冬天注意保暖,每天通过散步和按摩促进足部血液循环。避免赤脚走路,穿拖鞋走路时防止踢伤。关键要控制血糖水平,消除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

4.3 防治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常见有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动脉粥样硬化,如冠心病,心梗,脑梗等。微血管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肾脏病变,视网膜病变等。英国一项研究结果证明严格控制血糖可以减少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但是不能降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在控制血糖同时还应积极控制引起大血管病变的其他因素。老年糖尿病患者在高血糖、高血脂的同时往往还伴有高血压,而高血压同样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同时,还要积极控制好“三高”。保持健康规律的生活方式。合理安排饮食,少食多餐,控制总热量;戒烟限酒,坚持运动,但要避免激烈的活动;心态保持平和,情绪稳定。定期监测血糖、血脂、血压、血小板,血粘稠度、体重等指标。选择降糖药时尽量选择对心脏无损害的药物,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内。空腹血糖控制在7 mmol/L以下,餐后血糖控制在11.1 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7%。平时在饮食,用药,运动时注意预防低血糖。控制血压,注意老年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控制血脂水平,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控制在2.6 mmol/L以下。严格控制体重,将体质指数(BMI)保持在22~25之间。男性糖尿病患者超过50岁,女性超过60岁,应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

4.4 防治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致终末期肾病的原因,尚未出现肾脏损害的糖尿病患者应注意控制血糖,保持血压正常,避免使用可能损伤肾脏的药物,如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物、造影剂等[5]。定期检测,评估有无肾脏损害。对于已出现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应尽早到肾科就诊,及时地控制肾脏病病情,修复受损的肾脏功能,阻止肾脏纤维化的进程。饮食上应限制蛋白质摄入,每天摄入量以0.5~1.0 g/(kg· d)为宜。对已经有大量蛋白尿、水肿和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应以摄入少量优质蛋白为主。食物选择上以动物蛋白如瘦肉,鱼肉,奶制品为主,也可选择豆制品,可以提供必需氨基酸、钙、各种维生素、异黄酮等有益健康的物质。只是选用豆制品时应适当减少肉蛋类,防止蛋白质总量超标[6]。在低蛋白饮食时,必须保证总能量充足,以维持正常生理需要。可以选择一些含热量高而蛋白质含量低的主食类食物,如粉丝、芋头、土豆、藕粉、、白薯、菱角粉、山药、南瓜、荸荠粉等;也使用高淀粉类食物如:麦淀粉、山芋淀粉等。

4.5 防治糖尿病眼病

糖尿病眼病是患者致盲的主要原因,及时治疗非常关键,对糖尿病早期患者应注意预防。首先应注意控制血糖,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检测血压,延缓疾病发展。同时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当发现有眼底视网膜微血管病变时,就应听从医嘱尽早使用胰岛素。早期使用胰岛素治疗可以明显降低糖尿病眼病的发生率[7]。此外患者平时应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看电视、手机、熬夜等。也可通过做眼保健操,促进眼部血液循环,降低发病率。

5 自我管理与病情监测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是治疗的基础和关键[5],可采取演示训练的方法指导患者学会自我管理的技能。内容包括自我检测血糖,血压,熟悉常见并发症如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心血管病变、糖尿病足等的表现,定期进行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眼底检查,发现症状及时就医[8]。掌握口服降糖药的用法和不良反应,注射胰岛素的技术以及低血糖反应的判断和应对方法。正确安排饮食,坚持体育锻炼,生活规律,戒烟戒酒,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做好足部的护理。并学会记录每天病情,包括进餐种类和量,所服药物,有何不适等,以方便对病情变化进行分析,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6 心理调适

老年糖尿病患者常有两种心理状态,部分患者认为糖尿病是“绝症”,需要终身用药,生活了无乐趣。也有部分老年患者认为糖尿病是小病,除了血糖高无其他明显不适,不需治疗,自然也不重视饮食控制和运动。对于前者我们要多与其沟通,并鼓励其与其他糖尿病病友交流,使其认识到糖尿病虽然不能完全根治,但只要配合治疗控制疾病发展,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一样可以达到临床治愈,保证生活质量。而对后者需要向他们详细讲解糖尿病的发展过程,尤其是并发症的危害,可以通过一些实例向其说明不积极治疗的严重后果。另外抑郁,焦虑等情绪影响疾病的治疗护理与转归,在家庭护理中,家属要多些陪伴和交流,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协助其进行心理调适和调节,使其保持身心健康[9]。按照目前增长速度,预计到203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达到5亿,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通过医护人员的有效宣传,使患者及家属掌握家庭护理的技能,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检测,积极预防并发症,对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1]张力,李则宾,等.居家老年糖尿病患者家庭护理现状调查[J].河北医药,2010(24):25.

[2]贡浩凌,戴莉敏,刘媛,等.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的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4 (4):110.

[3]许成华,俞年塘.我国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现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12):116.

[4]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5]张镇陵.2型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2010(4):106.

[6]刘荣.老年糖尿病肾病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18):111.

[7]王金霞,曾婷.糖尿病眼病患者低血糖原因分析及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20):77.

[8]刁小梅.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2):114.

[9]冯正仪,戴宝珍,贾守梅,等.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生命质量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02(1):121.

Research on Family Nursing of Senile Patients with Diabetes

WANG Xiao-ling
Henan Nursing Career Academy,Anyang,Henan Province,455000 China

Elderly patients need the long family nursing and self-care,due to the memory loss of senile patients,decrease of ability to learn new knowledge and enhancement of subjective awareness,the treatment nursing plan is difficult to insist on for a long term,which needs nurses to give a certain guidance for the diabetes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y,and the paper elaborates the family nursing contents of senile patients with diabetes.

Diabetes;Senile;Family nursing

R473.2

A

1672-5654(2016)11(c)-0186-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33.186

2016-08-26)

王晓令(1984.11-),女,河南安阳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护理学。

猜你喜欢
低血糖胰岛素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您对低血糖的这些看法 原来都是错的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餐前门冬胰岛素联合睡前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
临床常用胰岛素制剂的分类及注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