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度过化肥行业洗牌淘汰年
——湖北肥企绿色转型危中寻机

2016-02-06 14:55
中国化肥信息 2016年12期
关键词:高塔合成氨复合肥

行业要闻

如何度过化肥行业洗牌淘汰年
——湖北肥企绿色转型危中寻机

2016年,对于化肥行业来说,增值税、运费、气价、电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逐一取消,大多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产能过剩矛盾突出、产品结构亟待调整、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节能环保和资源利用水平不高,这些都是目前化肥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的突出问题。”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信息部副主任王莹近日在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六届八次常务理事会上提出,今年将是化肥行业的洗牌淘汰年,成本高、亏损严重、资金困难的企业或将难逃厄运。

笔者了解到,面临如此严峻的形势,湖北一些重点化肥企业积极应对 “大环境疲软”,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放松,危中寻机,加大技改力度,研发高端产品,发展循环经济,不断适应农业发展、满足生态环保要求、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变化。

升级改造装置,不断提高利用率

“合成氨煤气化装置升级改造后,不仅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效率,厂区环境也将大为改观,宜昌厂区将建设成为花园式厂区。”湖北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成氨产业升级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杜祥华满怀期待地说,为响应国家 “三去一降一补”政策,宜化集团去年11月就开始谋划对下属相关子公司的合成氨煤气化装置进行产业升级改造,采用目前世界最先进的水煤浆洁净煤气化、耐硫宽温变换、低温甲醇洗、液氮洗、蒸汽驱动离心压缩、低压氨合成等技术。

低碳环保也是竞争力。杜祥华说,升级改造后吨氨煤耗下降约200kg,吨氨综合电耗下降约400度,劳动生产率可提高50%,吨氨成本下降约600元,此举将进一步提升宜化集团在合成氨领域的竞争力。

据合成氨产业升级指挥部副指挥长朱月介绍,宜化集团将先期对宜昌区域子公司合成氨煤气化装置进行技改,把宜化宜昌区域打造成核心技术研发中心,再到全国各地各子公司进行推广,本次改造合成氨装置总规模达到200万吨/年,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装置投产后年可新增现金流约15亿元。此举将对国内重化工的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我们充分利用在高塔工艺复合肥上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掌握的核心技术,加强自主创新,通过技术升级和工艺优化,降低高塔生产成本,并推出多种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差异化产品。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设备,积极开发新品种,提高产能利用率。”湖北沃裕化工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余章成说。?

谈及技术创新带来的成果,余章成意犹未尽:打破了高塔工艺对配方的束缚,拓宽高塔产品品种,比如低氮、高磷配方;打破高塔工艺对原料的苛刻要求,使之能适应各种原料正常生产;解决了复肥产品结块问题,用新型无机材料替代传统包膜防结块方式,降低包膜成本、提高产品品质;改造和引进先进设备,优化工艺流程,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对15万吨/年尿基复合肥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升级烘干系统,产品更加多样化。

研发高端产品,不断增强竞争力

与传统肥料、常规肥料相比,新型肥料、高端肥料具有更大发展优势,必定会增强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市场呼唤新型肥料、高端肥料,这也是化肥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湖北华强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赵鹏程告诉记者,该公司已形成了尿基、硝基、硫基复合肥多元并进的产业格局,复合肥年生产能力突破100万吨大关,复合肥生产在具备高塔造粒、转鼓造粒、喷浆造粒和氨化造粒4大生产工艺的同时,可生产120余种复合肥配方的能力,极大程度上提升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我们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随着创新产品的相继问世,不断增强了市场的竞争优势。”赵鹏程介绍说,2015年9月,日产近400吨缓控释长效多肽尿素一次投料生产成功,缓控释长效多肽尿素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优势;2015年9月22日,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合作,研制生产日产400吨的锌腐酸新型尿素成功投产,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特色品牌;2016年1 月10日,日产300吨的甲醛尿素一次投料生产成功;2016年3月新建的年产能6万吨大颗粒长效碳酸氢铵生产线经过近2个月的建设也将于3月20日开车生产。

面对肥料市场出现的产能严重过剩,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把新型、高效、水溶性复合肥料以及精细磷化工、己内酰胺下游产品等作为主攻方向,延伸产业链,发展高端产品,实现传统产品的升级换代。

“我们以己内酰胺项目建设为中心的转型发展,主动作为,适应化肥行业发展新常态,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发展。”三宁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万清说,投资20多亿元的年产20万吨己内酰胺一期工程,产品不仅可以替代进口、填补省内空白、带动地方化纤纺织产业的兴起,更重要的是,成功地实现了由传统化肥行业向高端精细化工行业的转型。投资10亿元的60万吨硝硫基复合肥项目。与其它传统复合肥相比,硝硫基复合肥具有 “高氮高钾、配方合理、可溶性好、肥效迅速,有利磷、钾等养分的吸收,肥料利用率高,避免或减少植物中亚硝酸盐积累”的特点,属于优质高效、绿色环保、无公害的新型复合肥料。

发展循环经济,不断延伸产业链

如今,落户在猇亭区的兴发集团宜昌精细化工园,随处可见绿树环绕、绿草如茵、循环生产流程井然有序,行走其中犹如置身公园。

“这些得益于园区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构筑了较为完善的资源与生态、产业与技术、企业与城市互相促进的循环产业链条,黄磷和硫磺制酸能耗获全国重点行业能效领跑第一名。”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舒龙说,黄磷尾气净化清洁生产工艺攻克了行业重大技术难题,废水实现了“零排放”,废气综合利用率达到96%,废渣和余热全部回收资源化再利用,被工信部确定为全国样板项目在全行业推广;在各个园区,利用不同产品间的共生耦合关系,通过各工艺之间的物料循环,使每一道工艺的产品和副产物都成为下一道工艺的原材料,所有物料在园区内首尾衔接,形成循环往复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

据舒龙介绍,猇亭园区盐化工的副产品氯气,用于生产草甘膦;草甘膦的副产物氯甲烷,又成为生产有机硅的重要原料;有机硅生产的废弃物盐酸,又可循环用于生产草甘膦,每一个产品的副产物都是下游产品的原材料,所有进场原材料在整个园区内循环往复,最终都形成产品。因此,以草甘膦为主线的循环工艺也被国家环保部确认为全国资源综利用样板项目在全国推广。

“目前,我们已形成了煤化工、磷化工、石油化工 ‘三大板块’相互支持、紧密衔接、复合成网的循环经济产业链,16类53种主要产品之间可以相互调节,循环经济比重占到公司产值的36%,实现了 ‘有效益’生产。”李万清说。

李万清还表示,在转型发展中,三宁公司坚持把产业链和产品链的延伸作为主攻方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产己内酰胺的主要原材料合成氨、烟酸、氢气等 “老厂”可以提供,副产品硫酸铵又可以作为复合肥的原料,循环经济带来的是成本的降低;二是硝硫基复合肥的主要原材料硝酸铵属于合成氨的延伸产品,既可以调整煤化工板块的产品结构,实现合成氨的多渠道运用,同时硝硫基复合肥的高塔也可以生产其它高塔复合肥,使复合肥产品链更为丰富;三是为了满足己内酰胺工程的生产用氨,淘汰了氮肥厂碳铵生产装置,实施了20万吨合成氨节能技改项目,使该公司总氨生产能力突破130万吨。(陈传武)

猜你喜欢
高塔合成氨复合肥
安徽昊源35万吨合成氨产品结构调整项目竣工环保验收
陕西黑猫8万吨/年合成氨项目将于今年建成投产
2022年7月复合肥零售价格
2022年8月复合肥零售价格
2022年1月复合肥零售价格
流翔高钙系列肥 新型液体复合肥
高塔上的长发公主
高塔越“长”越高 产能越来越大高塔肥还有空间吗?
高塔设备风振失效原因分析及改善措施
HOLLIAS—MACS—V6系统在合成氨装置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