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战略对医疗卫生行业的影响

2016-02-06 06:49黄凯陆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上海200137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10期
关键词:移动医疗供应链大数据

黄凯,陆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上海 200137



国家互联网+战略对医疗卫生行业的影响

黄凯,陆敏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上海200137

[摘要]阐述国家互联网+行动战略对医疗卫生行业带来的变革,包括改善患者就诊体验,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的开放、融合;帮助建立健康生活和居家养老的解决方案;推进医药分开以及完善供应链和集中采购机制;开发挖掘医疗卫生机构大数据的价值

[关键词]互联网+;移动医疗;大数据;医药分开;供应链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要求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大力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加快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健康、养老等新兴服务。国家“十三五规划”中也明确指出,要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互联网深度广泛应用,带动生产模式和组织方式变革,形成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产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概念正式上升为国家意志,它与传统医疗卫生行业的融合,也将带动医疗卫生产业形成革命性的变化。在医疗卫生行业突出的几个主要矛盾上比如医院利益分配、分级诊疗、医药分开、改善医患关系、医患匹配等,近几年进展缓慢,“互联网+”的全面切入无疑提供了一个突破口。

1 优化就诊流程,提升患者满意

不久前在北京某著名医院发生的“女孩怒斥号贩子”事件引起全国热议,国家及各地卫生计生委迅速做出反应,相继出台了各项措施,规范诊疗行为,打击号贩子。此事件的爆发是患者“看病难”的集中表现,源头还在于医疗资源的稀缺和信息的不对称。“互联网+”与医疗卫生行业的结合为群众就医提供了高效、便捷的解决方案。在预约挂号环节,患者可以通过挂号平台、医院官网、手机APP等实现实时挂号,并预估时间前往医院就诊,减少排队等候的时间;同时医院根据挂号预约的情况甚至气候、气温的变化,提前配备医生,进一步减少患者候诊时间,提升患者就诊体验。在缴费环节,通过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APP,患者能够避免到窗口重复排队缴费的麻烦。在查取报告环节,患者无需在医院等待打印,可在手机上直接查询相关报告,节省时间、节约资源的同时也避免了报告的遗失。在院外康复环节,医生和患者之间通过微信、QQ等方式可以及时沟通病情、了解康复情况,给予患者全方位的关怀。“互联网+”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的另一个方面体现在在线医生咨询类平台的涌现。患者以手机APP、网络平台、电子邮件等形式,通过描述症状、提出疑问,同时附加图片或检查报告文档等,让医生了解病人基本情况从而提供基础性的诊断意见和健康建议。通过远程即可解决1/3的问题,减少患者无效去医院的次数,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改善医疗服务效率,提高医疗质量。患者也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向全国的医生进行咨询,从而获得更便捷、更有针对性的医疗服务。

2 促进医疗卫生行业开放、融合

在医疗卫生行业,医院卫生机构的信息化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必要路径。但是由于体制的原因及对数据信息认识的差异,各家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开放共享明显不足,信息孤岛、数据壁垒现象较为普遍。首先医院内部错综复杂的信息系统间互不相连。常见的HIS系统与检验系统、影像系统、手麻系统等互不相连;OA系统、财务系统、统计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等也不对接。看似医院有很多信息化的处理方式,实质是各自为战,互不连通,对于工作效率的提升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反而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在相互衔接上,无法有效改善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质量,提升管理水平提升。其次是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没有标准和体系。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是融合不同厂商开发的不同系统,信息系统架构缺乏整体规划,数据结构化程度很低,各家医疗机构之间信息无法共享。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卫生行业,必须建立全员的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而这些又必须由行业主管部门建立医疗数据共享交换标准体系。在互联网与医疗卫生行业的相互融合中,顶层设计是重中之重,只有建立了相应的标准体系,方能实现各级医疗服务、医疗保障与公共卫生服务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在各家医疗卫生机构都基于同一套标准体系开展的信息化工程之后,根据自身的情况,加入区域性的医疗网络信息平台并逐步覆盖至全国。未来的患者通过分级诊疗转诊至其他医院时,相应的病历信息直接能通过互联网传送,无需重复做检查,降低了支出,提升了医疗的质量。

3 服务健康生活、养老

《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提出,开展“健康中国云服务计划",积极应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推动惠及全民的健康信息服务和智慧医疗服务,推动健康大数据的应用,逐步转变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可穿戴设备在短短几年内已经走入了千家万户,搭载健康中国的计划,越来越多的人更关注自身和周围亲人的健康状况。通过可穿戴设备,用户已经可以在移动平台中看到自己每天的步数、睡眠时间及质量等,也可以与好友进行比拼。未来,监测体温、血糖、血压、心率等人体健康指标都无须去医院即可完成,随时随地都能了解身体的状况。另一方面可穿戴设备厂商建立大数据健康管理平台,提供长期跟踪、预测预警的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并整合各种可穿戴设备中的数据,全方位为用户提供身体各项指标的数据信息。最后将用户的数据同步至医疗卫生机构数据库,实现患者与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之间的互动。如果用户突发意外,可以通过智能穿戴设备立刻发送求救和地点信息到急救机构;到医院就诊前,医生提前从数据库中提取患者各项健康数据进行分析并做好相应的准备。是养老健康中国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方向。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特别是独生子女这一代都将面临一个家庭赡养4个老人的困局,工作及生活压力与日俱增。互联网医疗的出现,将有效解决这两大难题,一方面远程医疗解决了基层养老的困境,提升了基层的医疗水平,取得老人们更多的信任;另一方面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实时监控功能,不但可以预防及控制疾病发生发展,更为照护老人力不从心的子女提供了监测与沟通的工具。“互联网+”养老的终极目标是实现老人足不出户即可居家养老的状态。现今智慧养老主要包括以下两个体系:①以远程咨询、远程会诊、远程监护以及远程手术等医疗操作为主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和养老社区,依托大医院的医疗资源,打破地域的限制,实现随时问诊,及时处理突发情况,解决老年人不便远走等问题,提升养老服务的能力和水平。②以智能手表、手环、血压计、血糖仪、老年人摔倒报警等产品为主的远程监测服务体系。通过移动端或者健康管理平台,老人们能够观察并跟踪到自己身体指标的连续变化情况,从而能够更好地判断自身的健康状况。更为欣慰的是,上传到云端的数据可以被子女或者亲人实时看到,子女可以及时提醒父母测量血压、服药或者就医等,客观上降低了子女尽孝的难度,减少了压力,也能更好地健康生活。

4 推进医药分开,完善供应链与集中采购

目前医疗服务价格机制还没有理顺,现行模式下“看病贵”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药品和卫生材料价格的过高。由于“以药补医”的政策,医疗卫生机构对于高价药和高价卫生材料“情有独钟”。随着全国逐渐实行的药品零加成及降低卫生材料进销差价,面对有针对性的考核指标,医院有动力主动降低药品和卫生材料的价格。“三明医改”成功实现了“腾笼换鸟”,将药品和卫生材料在流通环节的水分挤压,对于降低患者的负担,提升医务人员待遇有明显作用。国家主推的“带量采购”,医疗机构通过联合集中采购的方式,以量换价,重新梳理整个药品和卫生材料行业的供应链,压缩流通环节的水分,减少医疗行业灰色地带的空间。互联网和医疗机构在供应链结合,会对传统的医疗卫生机构的整个采购、运输、存贮、结算等流程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医药企业可以提供移动终端药学信息服务,指导临床药学和合理用药;可以提供冷链服务,药房的药品温湿度的控制;提供院内物流信息系统的管理功能升级,流程优化,物流人员的派驻。一方面是让利于患者,另一方面提供自己的管理水平,减少浪费,控制成本,提高医院的效率。同时随着网售处方药政策的逐步放开,医药分离的状况众望所归,通过互联网销售的药品种类和数量都将迎来大幅增长,医药电商的购药方式将会影响用户的购药习惯,为用户提供更舒服的购药体验:医药电商企业可以提供7×24 h不停歇的咨询和服务,随时随地响应患者的需求。患者在查询药品信息的时候可以获得药师的全方位指导,线上药品通过缩减中间流通环节以及数量的优势,带给患者更优惠的价格。对于即刻需要送药上门的患者,电商也可以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满足不同类型患者的需求,将选择权交给了患者。

5 开发大数据的价值

大数据的数据体量惊人,数据类型繁多,处理速度快,价值密度高,只要合理利用数据并对其进行正确、准确的分析,将会带来很高的价值回报。目前我们医疗卫生机构存有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包含病人的病例就诊记录,治疗检查的报告等病例信息,也有医院财务、资产、物流等管理信息,涵盖着方方面面的数据。这些数据其实是一个宝库,国外有公司在搜集比如影像的信息,基于大数据分析基于不同影像给予的治疗方案,可能会超出传统医学的概念,实现精准医疗。国内由于缺乏数据的整合平台,不重视数据的作用,仅仅当作档案保存着。基于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如果能将这些数据的价值深度挖掘出来,对于医学无疑有重大的作用。同时一些管理学上的数据也能帮助我们真实了解医疗卫生机构运营的现状,在制定相应的政策以及国家投入时也能更有的放矢。

随着“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于健康的需求,推动医疗、养老等领域非基本公共服务加快发展,丰富服务产品,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个性化服务方案。“互联网+”对医疗卫生行业的影响已经在逐步体现。改善诊疗流程和医疗规范,提升医疗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解决患者“三长一短”等问题都已经有了实质化的进展。同时“互联网+”战略推进公共数据的开放,打破行业信息孤岛,促进医疗卫生行业的信息开放、融合,倒逼主管部门加快出台行业的信息化标准和体系,有利于分级诊疗、多点执业等政策的实施,并可以提升全国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缩小地区间医疗水平的差异。“互联网+”对供应链和集中采购的整合,将会打造医疗卫生行业生态圈,增加医疗卫生行业的透明度,提升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参与医改的积极性,提高经营水平和绩效水平。在国家的政策背景下,传统的医疗卫生行业模式必将会被颠覆,未来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医疗服务,基于互联网的虚拟诊疗技术,基于基因检测、人工智能、3D打印技术的精准医疗技术已经萌芽,只有走在互联网前端的医疗卫生机构才能在这场变革中占得先机。

[参考文献]

[1]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5.

[2]十三五规划纲要[EB/OL].2016.

[3]国务院办公厅.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2015

[4]马化腾等.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5]孙国强,由丽孪,陈思,等.互联网+医疗模式的初步探索[J].中国数字医学,2015(6):25-28.

[6]王晶,朱慧颖.“互联网+”重构医疗五大产业链的分析[J].互联网天地,2015(8):1-5.

[7]李烨,马瑞青.健康管理系统和移动医疗的现状与前景[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5(4):63-67.

[8]唐超.重构中国互联网医疗模式[J].中国医院院长,2015(15):68-74.

[9]胡建平,高晓飞,刘娟,等.移动互联网医院信息安全与监管平台[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5(1):18-23.

National Internet+ and Strategy brings Changes to Medical and Health Industry

HUANG Kai,LU Min
Seventh People,s Hospit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Shanghai,200137 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demonstrates National Internet+ and strategy brings changes to Medical and Health industry,including improving patients visiting experiences and increasing satisfactions,enhancing opening Medical and Health industry information and fusion.It helps building healthy life and home-based care,pushing separating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servicesand improving supply chain and centralizing purchasing,developing Medical and Health Institution big-data values.

[Key words]Internet+;Mobile medical;Big data;Separating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services;Supply chain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6)04(a)-0006-03

DOI:10.16659/j.cnki.1672-5654.2016.10.006

[作者简介]黄凯(1984.10-),男,上海人,本科,会计师,研究方向:医院管理、财务管理、预算管理。

[通讯作者]陆敏(1976.6-),女,上海人,本科,会计师,研究方向:绩效管理、预算管理。邮箱:lumin0607@126.com。

收稿日期:(2016-01-07)

猜你喜欢
移动医疗供应链大数据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糖尿病的移动医疗分析
医院移动助医APP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互联网+”背景下医学信息学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面向移动医疗的私有云平台设计与实现